疫情期间“宅文化”的新发展
《文化产业导刊》2020第3期
《疫情期间“宅文化”的新发展》
作者 :董钰欣 山东师范大学
摘 要:由主动到被动,由小众到大众,疫情使得人们对“宅文化”有了新的理解。本文通过对“宅文化”溯源、发展状况分析,进一步地把握了疫情之下这一领域的新发展,认为坚守文化本体是“宅文化”及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疫情期间“宅文化”的新发展》
作者 :董钰欣 山东师范大学
摘 要:由主动到被动,由小众到大众,疫情使得人们对“宅文化”有了新的理解。本文通过对“宅文化”溯源、发展状况分析,进一步地把握了疫情之下这一领域的新发展,认为坚守文化本体是“宅文化”及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宅文化;疫情;文化本体
2020 年初疫情隔离期间,足不出户的人们通过网络媒体了解信息、学习工作、娱乐生活。相当长时间的一段宅家生活也给人们新的体验,大众对于“宅文化”也有了初步接触和深入体验。
2020 年初疫情隔离期间,足不出户的人们通过网络媒体了解信息、学习工作、娱乐生活。相当长时间的一段宅家生活也给人们新的体验,大众对于“宅文化”也有了初步接触和深入体验。
一、“宅文化”的源起
“宅文化”可追溯至 1983 年日本漫画家中森明夫作品中的“御宅族”,当时主要指以全身心投入、沉迷于动漫、游戏等的一个群体。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生活设施便利化,“宅” 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加上生活压力、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宅文化”在青年人群体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和长远的发展。
“宅文化”由“宅”和“文化” 两个部分构成,“宅”是从空间层面而言,即家庭、住所等私人空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宅”、“家” 两字的字源共同的一个构成元素便是房屋建筑的框架,《玉篇》记载:“宅, 人之居舍曰宅”,《尚书》有云:“今尔尚宅尔宅,畋尔田。”“宅”字从“住宅”之义引申为“居住、处于”, 在空间范围上都是限定一隅的。“宅” 所涉及的私人空间内蕴在西方也有渊源,根据汉娜 ? 艾伦对公共领域的研究,“私人领域”并不仅限于空间范畴,而指一种个人不受干扰、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基于私人财产权的确立和人身自由的获得,而“宅文化” 中所指的私人领域更侧重的是个人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宅”还包涵着交际上的自我封闭之义。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中,交往行为对于客观世界、物质世界和主观世界三者之间的地位和关系具有协调作用,涉及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交往的合理性当中蕴含着语言性、互主体性、程序性等特点,但交往行为是开放的,所以也具有暂时性、可误性,生活世界中的客观化、技术化使得人们对交际逐渐防备。但当人们的私人空间受到侵犯, 他们就会选择封闭自己的世界。这是“宅”的心理层面内涵。
“宅文化”中的“文化”侧重指“亚文化”。根据美国学者波普诺和澳大利亚学者盖而德对其涵义的界定, 亚文化指相对于主导文化而言,它既包含于主导文化之中,又与之区别, 具有特定群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要素。但亚文化涵义较为普遍,涉及群体也十分广泛多样。“宅文化”也是一种亚文化,互联网技术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也推动了各种文化关系的调整。微信、微博、抖音、B 站等开放式、自由化的媒介,为宅文化群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相较于主流媒体,网络媒介消解了现实主体性和权威性, “数据”“图像”“多媒体视频”等生成了一个虚拟仿真的世界。“宅文化”由日本、韩国传入中国,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对自己了解信息、培养和发展兴趣爱好,能够在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获得心灵的安全感与宁静。因此“宅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基于自由、宽容的空间和独立、自足的精神追求。
二、宅文化的两面性
“宅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两个不同的方向,其合理积极的一面是带动了“宅经济”的发展,消极局限的一面是在网络运行机制尚未得以健全保障之前,对人们性格、心理导向具有负面影响。
“宅文化”群体日产生活的维持离不开相关产业提供的便利。“衣” 有网购,“食”有外卖,快递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正是在衣食消费动力下形成的经济增长点。“玩乐”有各种在线娱乐项目,网络游戏、网络节目等行业力求出新的探索使得人们在信息通讯发达的时代娱乐方式网络化、多样化。当然,“宅文化”最重要的是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如上述所提到的空间和精神层面的自由也使得人们能够将更多时间集中在自己的兴趣,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有在一种自如的状态下才能够被充分地激发。很多“宅”群体都是自由创业者,通过开网店、写博客、开发软件等获得不菲的收入,能够兼顾生活、娱乐、工作。博客、论坛等都是能够交流想法的平台,人们通过强大的搜索引擎和海量的资源分享获得的信息更全面综合, 交流机会也更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宅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小觑的问题。首先,由于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宅”群体出现亚健康症状。长期久坐电脑前且缺乏运动的不良生活方式使得“宅”群体过早地患有颈椎病、腰椎病等,本常见于五六十岁人群的病症提前出现在普遍范围的年轻群体身上。其次,长久的封闭使得人的精神和心理也出现问题,一些人群出现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期沉浸于网络虚拟世界往往使人与社会脱节。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与虚拟世界的自足是一对愈演愈烈的矛盾,现实世界中孤僻自闭与虚拟世界中的积极活跃越来越普遍地集中在一个个体身上,类似精神分裂的症状成为很多人共有的症状。最后,个体的退缩与封闭也会造成人与人之间较为普遍的信任危机。网络在为人们提供真实与隐匿的选择权以设置自我保护屏障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的欺诈提供了途径。基于各种网络诈骗案例的曝光,人们的心理防线不断加固, 社会群体之间的信任危机加深,裂痕加大,久而久之将很难修复。
随着“宅文化”与社会发展逐渐协调,人们对它的重视度提高的同时也在引导着它往积极的方面发展,比如“健身环大冒险”等体感游戏机对于宅在家中不愿出门的人群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而网络实名制等网络安全保障制度的健全也在改善人们网络交际的环境。
三、疫情下的“宅文化”
2020 年的春节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宅家隔离成了举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的关键举措。春节时期本应是实体经济迎接新的一轮增长点的机遇,但人们不能如往常一般走街串巷,访亲问友,电影院、商场等公共场所被叫停,学校、用人单位也贯彻国家抗疫政策,人们的消费娱乐、学习工作等生活方式都转移到线上。即使是“被动”的选择,但全民的隔离生活使得人们对“宅文化”有了新的体验和认识。
(一)“宅文化”与心理
“宅文化”在社会正常运行时期是人们的自主选择,基于内心的兴趣爱好选择一种逃避、封闭的生活方式。疫情期间的“宅文化”群体扩大,开放性增强,从个人到全家,家庭娱乐形式趋向丰富。一方面,之前的宅群体关注对象由虚拟转向现实,诸如《传染病》、“瘟疫公司”等疫情相关题材的网络资源热度飙升,更有各种疫情科普、医疗救援等相关视频传播着人们共同面对灾难的勇气和毅力。相较于之前对现实的逃避,疫情期间的“宅文化”与社会现实有了更多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原本对“宅文化”、“宅群体”不甚了解甚至嗤之以鼻的一群人开始重新认识“宅文化”,各种线上娱乐形式的丰富也拉近了他们与“宅群体”之间的距离。
疫情期间公众情绪需要正确的引导,人们怀着“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的希冀与病毒、灾难奋战。日本学者宇野常宽认为:“作为人类,我们如果未曾想象到某件事,那么我们自然无法去对待它。这是一场巨大的、压倒性的社会动荡,就像命运一样,超出了我们的控制。”公众对“吃野味”、“红十字会卖物资”等话题的关注和斥责也彰显其积极主动的社会关怀。当人们长久处于封闭的环境,同时被疫情相关讯息的包围,难免会有不安焦虑等问题,因此更需要“宅文化”所传达给人们的健康适宜的内容,帮助人们形成一种审慎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稳定的情绪。
(二)“宅文化”与经济
当社会由于意外突发事件而不能如常运行时,人们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供应也会受到影响。2003 年非典时期淘宝应机而生,正是由于人们遇到困难时各种需求的迫切。疫情防控对实体经济运营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居家隔离期间“宅文化”也推动了“宅经济”发展。物流配送、线上学习和办公等需求壮大了线上经济的力量。数据显示,1-4 月全国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 8.6%。虽然人们足不出户,但仍旧存在购物欲望和消费需求。疫情期间,居家学习和办公的要求刺激了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的消费,很多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产业使得文化资源通过信息网络的传播和共享。诸如各大博物馆推出的“云展览” 实现了博物馆的数字化,也能够在疫情之下满足公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疫情给“宅文化”丰富了新内容,诸如云演出、云看展、云旅游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宅文化”衍生出诸如电子书、软件、动漫、游戏、虚拟实景等一系列文化产品,通过点击、转载、推送等传播手段来促进人们的消费。2020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疫情期间线上数字化是维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一股重要力量。疫情期间“宅文化”所呈现的模式多样,数字展览类有全球博物馆举办的“云看展”,网络游戏类诸如“瘟疫公司”等策略游戏,更有任天堂公司的 switch 掌机卖到了断货仍旧继续彪价的热度;影视综艺类更是有各种云录制,电影《囧妈》根据疫情做了决策调整,免费转移到网站小荧幕首播。另外还有诸如各种视频、直播平台、keep 等健身软件也掀起一波热潮。“宅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居家隔离促进了“宅文化”的新发展。
(三)“宅文化”的文化本体
疫情隔离期间大众的对于“宅文化”的认识有所改变,疫情后“宅文化”的发展有更多的思考可能。实体文化场馆及线下传统消费场所被迫寻求线上传播还处于探索期,并未形成成熟的运营机制。伴随着传统线下消费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宅文化” 还面临消费趋势、需求的变化、在线项目业务设计、在线项目运营中战略定位问题等。
疫情防控期间,“宅文化”的群体从小众扩大到整个社会领域,公众也更新了对这一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亚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认知与了解。疫情终将过去,“宅文化” 的发展关键始终是高质量、高水准的内容,客观理性地面对流量经济、市场竞争所带来的社会效应。疫情也给了人们一个重新审视内容、技术、媒介之间关系的机会,在新业态、新需求不断涌起之际,数字创意经济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革新提供助力, 但“宅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仍旧是文化本体,内容创作依然是文化产业的本源所在。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疫情之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关系面临着新的局面,人与文化之间有着建构与被建构的关系。在社会复杂的运行机制中,“宅文化”是人与社会关系演变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精神生产与表达的载体, 人们通过它获得对世界的认知与把握。当人们不能走出门去与世界实际接触, “宅文化”的意义就会凸显,以它特有的方式引导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文化本体是“宅文化”和所有文化产业的一致方向。
参考文献:
[1]孟登迎:《“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外国文学》,2008 年第 6 期 .
[2] 肖华 , 刘秀珠 , 林轩东:《宅文化的影响及存在根源与对策》,《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年第 21 期 .
[3] 叶凯:《御宅文化的经济空间》,《同济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2 年第 23 期 .
[3] 叶凯:《御宅文化的经济空间》,《同济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2 年第 23 期 .
[4] 金晶:《我国宅文化的发展及社会对宅文化的认识》,《今传媒》,2012 年第 20 期 .
[5] 李文明 , 吕福玉:《“宅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引导策略》,《学术交流》,2014 年第 11 期 .
[6] 季成蹊:《日本“宅文化”消费市场商机凸现“御宅族”助推经济引人关注》,《上海商业》,2016 年第 6 期 .
[7] 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的本质——重建文化产业的认知维度》,《山东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年第 3 期 .
[8] 胡娜:《疫情之下,中国文化产业数字化的自我审视》,《中国文化报》,2020 年 6月6日。
[9] 徐拥军 , 王露露:《疫情防控时期宅文化的发展趋向》,《云梦学刊》,2020 年第41 期 .
上一篇: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