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2022  建筑  2023  /峰会/  文化产业  /佟涛/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文化产业导刊》2020第3期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作者 :郭小蝈 烹小鲜联盟剧研社主理人


     编者按:看不尽的华夏好风景,讲不完的中国好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由于历史的变迁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化,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呈现出区域文化百花齐放的盛景。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土壤,孕育了风味各异、色香俱佳的影视作品,且带有独树一帜的地方文化特色。


  一面是不同国家风格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一面是密集林立的陆家嘴摩天大楼,奔腾的黄浦江将这座城市的古早与现代紧紧连在一起,将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在它血液里。在这繁华都市里,《三十而已》刚刚落下帷幕,上海滩边、黄浦江畔,孙艺荷、Karen、丁丁、任染就谈论着《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一起举杯庆祝“分手快乐”。
 
  当下不少都市剧将背景放在上海,涉及女性、职场等题材的尤其多见,于是,有人觉得“海派剧”的味道淡了,还有人认为这样的都市剧都不能称之为“海派剧”。那么, 究竟什么是“海派剧”,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味道?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从字面意思来看,“海派剧” 就是有上海味道的剧,作者梳理了1985 年以来弥漫着浓浓上海味道的剧集(不完全统计),发现上海作为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见证者,期间味道复杂多元,上海剧的味道也不止一种。
  
       风起云涌 ·年代味
 
  近代以来,中国的每一次重大变革,上海都走在前列。
 
  在上个世纪风起云涌的年代,上海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一边战火纷飞,一边灯红酒绿,海内外各种复杂势力在上海混战博弈。第一部登上中国内地荧屏的“海派剧”恰恰就是以民国时期上海为背景的年代剧。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音乐响起,黑风衣、小礼帽、白围巾的许文强和梳着两个麻花辫的冯程程就跃然纸上,一个上海滩黑帮大佬,一个法租界大亨千金小姐,成为无数观众对那个年代上海的念想。
 
  1985 年,这部在香港创下收视神话的《上海滩》,正式被引入内地, 很多人第一次在荧幕上看到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风起云涌的上海,它不仅成为“海派剧”的开山之作,更成为一代经典,对此后华语剧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个世纪 20-40 年代末,是国内谍战剧背景的主要时间段。如果说谍战剧是中国近代史上各地不可或缺的文化表现形式,那么发生在上海,把上海元素融入剧集中的谍战剧,则成为“海派剧”发展史上的重要存在。看重庆的谍战、看东北的谍战,再看上海的谍战,大到事件背景,环境风貌、小到服装道具、群演状态,流露出的地域味道其实都不一样。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枪战、黑帮、酒吧、舞厅、情报、间谍、租界等都是上海的典型标签, 因此各种势力交错的上海也成为各种谍战剧的背景地。据了解,约 40% 的谍战剧都以上海为背景,《暗算》《红色》《伪装者》《黎明之前》《麻雀》《胭脂》《远大前程》等优质谍战剧成为“海派剧”的代表之作,蕴含着浓郁的“海派”风味。
 
  在这些谍战剧中,“海派剧”的味道不仅仅体现在城市景观上,不少作品更是将上海独有的特色放大凸显出来。《伪装者》中从影楼、咖啡厅的沪派装修风格,到西服、婚纱等多种流行元素的汇聚,再到人物的整体文化素养都是开风气之先的上海才有的味道。在《胭脂》里“双妹牌”的彩妆产品,不仅是土生土长的上海本土品牌,更是上海名媛们的心头好。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与此同时,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新中国大时代变迁也成为“海派剧”年代味的一大表现。《大浦东》从 1986 年冬天,纽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访华,收到邓小平先生赠送的珍贵礼物,一张上海发行的股票开始, 在金融改革深化的大背景下,通过上海年轻的金融人才成长、实践的故事, 展现上海浦东开发的进程,新中国金融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史。

       吴语弄堂 • 家庭味
 
  语言和民居是一个地域最具特色的存在。就像说到北京,京腔、四合院是绕不开的地道京味代表一样,谈到上海,上海话和弄堂同样是海派独有的风韵。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上海话是海派文化的重要根基, 它汇聚了吴越江南语言文化的精华, 承载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回音、文化血脉、历史记忆。
 
  1995 年,极具海派特色的家庭伦理剧《孽债》在上海电视台以沪语播映, 创下了 42.62% 的超高收视率,此后, 被多家省级电视台转播。同年,“海派”室内情景喜剧的经典之作《老娘舅》开播,该剧以石库门居民区为背景,以上海市民生活的变化和矛盾为创作素材,以“老娘舅”这个在江南地区备受人们尊敬和热爱的人物为偶像载体,讲述了正直善良,热心有威望的长者老娘舅因为爱管闲事,惹出一连串笑话的故事。因为着眼于上海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在上海、苏南、浙北等吴语区受到了极大欢迎。
 
  不过上海方言地域性太强,这也限制了该剧只能在吴语圈层火爆,虽然从首播到收官,这部作品有 900 多集,长达十二年,成为了史上最长“海派剧”,但依旧无法像当时京味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一样火爆全民。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从语言层面来看,方言地域特色凸显,用在家人之间交流亲切,但囿于理解难度较大,很难破圈。虽然语言上没能破圈,但《老娘舅》里的弄堂却成为众多“海派剧”体现上海文化的独特存在。
 
  弄堂,作为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 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建筑特色,构成了千万普通上海人最常见的生活空间,构成了近代上海地方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痕迹,又或多或少地带有外来的建筑影响,成为近代上海历史的最直接产物。无数经典故事,不少名人志士,几代人的记忆,与石库门、与亭子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人说, 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更没有上海人。
 
  《重返石库门》《儿女情长》《居家男人》《老房有喜》等讲述上海弄堂里普通人家故事的电视剧成为了一代人的童年回忆。这其中红遍大江南北的《婆婆媳妇小姑》不仅成为上海弄堂家长里短的代表作,更是成为弄堂里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时至今日还有网友表示:“《婆婆媳妇小姑》真的太有上海味道了,就是弄堂里鸡毛蒜皮的事情。” 此后,一大批聚焦普通家庭婆媳关系的作品持续涌现,《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辣妈正传》等不同时代的家庭味“海派剧”,都让既精致、娇小,也精明、讲究的上海人形象深入观众内心。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婆婆媳妇小姑》

 
        时尚创新·都市味

  弄堂里是最接地气的上海味道,而作为中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上海在各种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尚都市味道。弄堂里的鸡毛蒜皮是上海,十里洋场的车水马龙同样是上海。
 
  从旧时的大上海,到如今的魔都, 上海的都市味与生俱来,也深入到了骨子里。上世纪 30 年代,上海是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得风气之先,世俗化、商业化也成为文学创作的一大特点, 彼时海派文学有一股浓浓的商业味, 涌现出了一大批主要以描写都市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叶灵凤的《紫丁香》、张爱玲《倾城之恋》等都成为其中的代表作。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情深深雨濛濛》
 
  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作家的笔下依旧描写着只有沪上才有的“都市男女”。于是在“海派剧”里我们能看到《情深深雨濛濛》里的痴情男女,《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与范柳原的复杂爱情,《长恨歌》里王琦瑶因为片场试镜开启的“沪上淑媛”“上海小姐”的日子。
 
  可以说上海的都市味道,从来没有因为战火而中断,因此也有人说:“慌乱是不属于上海的,何时沪上都有一份自矜。”不得不说大上海,从骨子里就带着浓浓的都市小资情调。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上海是个神奇的地方,这也注定“海派”都市剧不仅仅有老上海的情情爱爱,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同样极具创新,不仅诞生了青春满满的《十六岁花季》,开启了中国青春剧的先河, 还将时代最前沿的思考展现出来。
 
  2009 年,上海房价飙升,改编自作家六六同名小说的《蜗居》率先将大都市“买房难”摆在了观众面前, 直击社会痛点;今年的《安家》从房产中介的视角,再一次将大都市困惑推至我们面前。
 
  2003 年的《粉红女郎》,让我们看到了“结婚狂”“男人婆”“万人迷”“哈妹”四个单身女性的精彩生活,彼时可能在我们还没意识到的时候,聚焦都市女性的“海派剧”已经悄然崛起。近几年都市独立女性题材剧集作品更成为当代“海派剧”的代表。从关注职场的《上海女子图鉴》到聚焦晚婚的《谁说我结不了婚》,再到 30+ 女性重新出发的《三十而已》,关注都市女成长的《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 这些率先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显露出的社会现象,被剧集作品体现出来, 本身就是“海派剧”都市味的创新与发展。
 
  或许每一个国际大都市都可以拍这样的作品,但就像《北京女子图鉴》与《上海女子图鉴》,虽然同样聚焦职场女性,新时代独立女性不甘平凡的心如出一辙,但奔向北京的陈可, 与留在上海的罗海燕注定是不同的, 她们遇到的人不同,她们一个利用众人际关系获利,一个单枪匹马向上攀登,这期间绝不仅仅是女主性格的不同,而是不同地域“人情味”的一种折射。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兼容并蓄·融合味
 
  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上海从近代到现在,一直是各种文化碰撞交融的地方,兼容并蓄也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大特点。与北京的兼容并蓄不同,上海不是历史名城、也不是千年古都, 少了一份政治文化带来的厚重感,多了一份南北“碰撞”的差异化和东西“合璧”的洋味道。
 
  聚焦国内,我国地大物博,南北差异较大,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江南水乡和辽阔北方滋养的人从性格上来看天然具有差异化。“海派剧” 里展现南北差异的作品,将国内不同地域间的文化汇集在一起,观念的差异、性格的不同,都让剧集作品看点十足。
 
  2011 年开播的《双城生活》, 一个北京大妞与一个上海小伙喜结连理,粗枝大叶的北京姑娘和生活讲究的上海婆婆上演了一幕幕因为南北文化差异带来的故事;2017 年, 由袁姗姗、郑恺主演的《国民大生活》则将新一代年轻人身上体现的南北差异表现出来,北京小爷王舒望爱啤酒撸串、手工匠人,随性洒脱;上海姑娘陆露,努力执着一根筋,当北京小炮儿遇上上海“作”女,两人爱情本就因为文化差异需要互相包容, 而两个家庭的加入,又让南北文化激烈碰撞。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放眼国际,不少“海派剧”又是本土味道与西洋味道的融合作品。不少二三十年代的谍战剧中,女子喜欢穿洋装,结婚也效仿西方穿起了婚纱, 中西合璧的味道早已与大上海这片地域相融合。今年上半年的《安家》, 更是将上海极具特色的老洋房带火了, 而细心的网友也发现《三十而已》里钟晓芹租的房子尽然就是《安家》里价值 1.5 亿的老洋房。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与此同时,海派文化在时光流转中的传承发展也通过剧集展现出来。就比如《我的前半生》,虽然是当代都市剧,但剧中画着精致妆容、住在传统弄堂里的薛甄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仅他的精致在女儿子君身上得到了传承,上海人骨子里的那股执着劲,在母女二人身上也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多元共生,“海派剧”不止一面
 
       结语
 
  物换星移,起步就带着“外来” 味道的“海派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发展。见证了解放前到解放后中国所有的风起云涌,经历过“婆媳”大战的家庭碰撞,带着与生俱来的都市时尚味道,不断在历史的长河中融合、创新、发展。
       
       如今的“海派剧”,已经不仅仅
江南温柔,也不仅仅是弄堂深处家长里短,它更是时代发展的创 新引领。总之,“海派剧”不仅仅只有一种味道,它是多元融合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融入“海派剧”的味道也会越来越丰富。
 
  问世人对上海的认知,100 个人心中有 100 个哈姆雷特,十里洋场、繁华都市、滔滔黄浦……不如让我们从多样的“海派剧”开始,感受魔都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