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2022  建筑  2023  /峰会/  文化产业  /佟涛/

老城复兴: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文化产业导刊》2019第5期

  《老城复兴: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作者:徐嘉琳 朱童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时代背景,从青年学者视角探讨了老城复兴背景下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相关议题。在整体分析市北区街区发展优劣势的 基础上,得出了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即“两大目标”:保护延续街区历史文脉、 再现整合街区空间秩序;“四大原则”:整体性原则、原真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五大策略”:政府带头,多方参与,创新改造模式;空间整合,特色规划,打造战略品牌;开 拓思维,创新理念,打造网红街区;案例研究,多方借鉴,吸取经验教训;文化与经济并重,注重增强社区活力。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市北区;老城复兴
 
  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背景探析
 
老城复兴: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图1 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布局
 
  如今,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风貌整体迈向现代化发展的 步伐。一方面,对于城市经济发展而 言,传统空间形态大量占用城市空间, 大量传统建筑存在着老化问题及由此 而带来的功能性和结构性衰退现象, 严重阻碍城市化的发展。另一方面, 大面积的城市化开发加上大规模的旧 城改造,使得传统建筑原貌已经开始 被现代化元素所取代,严重破坏城市 传统空间结构,为城市文化的传承与 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对于城市文 化遗产而言,传统是否一定要以落后 保守为基础?现代化的发展是否一定会影响其文化价值?这样的问题仍然是如何进行保护与更新关键所在。对 于历史文化街区而言,因其保存着优 秀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其面临的保护与 更新问题更为突出。
 
  正是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伴随着 城市过度的更新改造,导致部分城市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风貌遭到破坏,从 而映射出当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 新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政策法规 不健全,保护规划滞后;重视新城建 设,忽视传统保护;只顾眼前经济利 益,不讲可持续发展;注重表象复原, 忽视文化内涵;缺少经费支持,开发 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都严重阻碍 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发展。 基于此,在“文旅融合”与“老城复 兴”的时代背景下,正确处理好历史 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关系是“文旅 融合”发展的基础,对未来历史文化 街区的复兴和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对于青岛市市北区而言,积极推进历 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不仅是市 北区寻求传统旅游模式特色化转型的 突破口,更是城市文化更新与空间再 造的新契机。
 
  二、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分析
 
  (一)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优势分析
 
  1. 文化资源丰富,空间形态多元

  市北区文化资源丰富,有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工业文化、海洋文化、 商业文化等,其中大部分文化资源具 有较高的资源禀赋,如纺织工业文化 遗产、酿酒工业文化遗产等。此外, 文化资源空间布局呈多元化,以“点、线、面、网”等形态分布于各个角落,呈现出丰富的立体网络。既有点状的 红色文化节点、线状的历史文化街区 空间、片状的历史文化片区空间,又 有网状的城市博物馆群落。
 
  2. 保护意识较强,战略布局先进

  市北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开发 意识较强,不仅相继出台了多项战略 性保护政策与更新规划。而且在学术 研究层面具有先进的战略布局。比如 市北区政府率先与山东大学合作成 立山东大学城市文化研究院(青岛), 成功举办第一届城市文化青岛论坛, 为市北区城市文化发展搭建起体系完善、运转高效的智库交流平台。历 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受到了市 北区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为下一步 城市更新进程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 政策基础。
 
  (二)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劣势分析
 
  1. 项目规划较粗,缺乏详细实操方案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打造上, 市北区虽然提出了“个十百千万”工 程等战略性指导文件,但是具体到每 一座建筑、每一条街巷如何开发时却 缺少针对性的实操方案,以至于出现 开发利用不充分、标志性要素稀缺、 经营业态混乱、互动协调性差、宣传 知名度低等问题。比如馆陶路商业文 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为了更加针对 性地解决其军用产区与开发管理的矛 盾,就亟需出台一个由“政府带头、 军方协作、企业运营”的更新规划。
 
  2. 挖掘力度不足,文化特色不够突出
 
  历史文化街区以拥有高品质的文 化遗产为核心特质,其空间格局、特色建筑及遗存的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以及别致的美感,因此才 得以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览。市北区 历史文化遗产类型多样,特色鲜明, 但并未得到充分挖掘与有效开发,在 特色旅游目的地打造方面吸引力不 足,从而导致市北区游客稀少。目前, 市北区仅有青岛啤酒博物馆和台东商 业街等地,在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打 造上初具规模,其他街区的特色吸引 力亟待提升与优化。
 
  3. 社区活力较弱,空间氛围有待活化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过程中,除建筑实体之外,还应重视社 区空间氛围的营造,这是活化利用城 市文化遗产的关键环节。在保护外在 物理空间的时候,往往忽略对内在街 区记忆的维系,“一刀切”全部撤离 原住民,导致原有社区空间趋于“静 态化”。比如,在即墨路街道传统民 居文化街区的更新再造过程中,应避 免将全部原住民迁离,可以通过升级 民居基础设施,有意识地留下一部分 原住民,以维系街区记忆,活化社区活力。
 
  三、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
 
  (一)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目标
 
  1. 文化:保护延续街区历史文脉

  人所生活的环境可以反映一定的 人文性和地方性,如北京的胡同和江 南的小桥流水,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表现和传递着文化内涵。历史文化街 区一个鲜明的特征便是它是在本土文 化中生根发芽,它所传承的文脉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与更新,要体会、把握城市文化遗产 的精髓,考虑街区原有的文化生活模 式,注重街区历史文脉的保护和延续。
 
  在青岛这座城市里,德占时期 的历史记忆在这座城市里随处可见, 如馆陶路上保留下来的德式建筑恰好 是青岛外来文化对其影响的体现。馆 陶路又被称为“东方的华尔街”,它 背后显示出独特的商业文化语境和空 间意义。馆陶路现在仍有银行正在运 营,所以对馆陶路商业文化街区的保 护与更新,一方面是对青岛商业发展 历史的留存,同时也是对馆陶路经济 文化语境的维系。
 
老城复兴: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图2 馆陶路(德国风情街) 

 
  2. 空间:再现整合街区空间秩序

  在保护与延续街区历史文脉的基 础上,也应注意再现与整合城市空间肌理。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空间秩序, 是世代累积形成的宜居环境,本就有 其内在的规律性。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需要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一方面, 根据历史情况,再现街区本身的空间 秩序,另一方面根据现实情况,对空间秩序进行合理整合。
  
  馆陶路商业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停车不便的现实困境,所以一方面在保 护与更新街区历史风貌,再现街区肌 理的同时,也应根据现实需要,对原 有的空间肌理进行优化整合。即可以 充分利用馆陶路与陵县路交叉处的汽 车站空间,优化整合出一处集旅游咨 询、中转停车为一体的街区旅游集散 地,以配套服务街区周边的旅游活动 与社区活动。
 
  (二)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保护单个街区的传统建筑只是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更新中的一个环 节,而保护和研究街区空间结构与街 区周边外围环境的关系才是街区更 新的重中之重。青岛啤酒厂成立于1903 年是青岛市重要城市文化遗产。 为保护工业遗产的整体性,青岛啤酒 厂并没有进行大拆大建,几乎还原了 老青岛啤酒厂的原貌和空间结构,无 论是生产机器还是生产场景都与原有 的啤酒生产空间相同。而且,围绕着 青岛啤酒博物馆,政府打造了青岛啤 酒一条街,实现了内部空间结构保护 和外部文化氛围营造的整体性建设。 这种将内部空间结构与外部环境相结 合的整体打造方式,不仅实现了历史 街区与城市外部的联系,还保证了城 市街区大片区风貌的整体统一性和风 格连续性。
 
老城复兴: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2. 原真性原则

  在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真性”是遗产保护 开发最为重要的前提。街区的“原真性”不仅包括承载着城市文化的物质实体,同样还包括街区中真实而自然存在社会生活方式。始建于明朝的海 云庵道观,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变 迁后,虽然道观只保留下了主体建筑, 周围建筑付之一炬,街区的周边环境 发生改变,但是其建筑风格、空间格 局仍然与过去相统一。此外,海云庵 在民俗文化方面仍保留着海云庵糖球 会,成为目前市民感受传统生活状态、 理解海云庵文化、研究城市发展变迁 的重要文化载体。“原真性”是从文 化遗产中提取和解码城市文化的前提 和基础,比如糖球会便是由青岛地区 渔民出海打渔前吃糖球祈福的传统民 俗演变而来,如今糖球会已经被引入 到海云庵民俗文化片区中,渗透进海 云庵场所空间的物质载体、文化形态 和社会发展结构当中。
 
老城复兴: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3. 参与性原则

  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必须有社会组织和当地群众的参与与反馈,他们的 声音是街区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街区的现代化更新应建立在更为广泛 的社会基础之上。我们在走访海云庵 民俗文化街时,曾与当地的小商户深 入座谈,了解到他们对海云庵片区未 来的打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诉求,他们也很急切地需要一个可以与政府沟通的渠道。这些公众的参与可以带 来对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大力支持与真 诚意见,为政府的下一步更新工作提 供极具价值的参考方向。这就需要政 府在项目开展的初期,有计划地收集 周边群众的反馈意见,并保证更新项 目实施全程的透明性,接受社会群众 的监督。
 
  4. 动态性原则

  维系街区历史文脉、空间格局和社会生活的原真性,并不意味着一成 不变地保留或原貌复制。为了跟进与 适应社会的发展,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应采取动态保护机制,谋求“保护” 和“更新”之间的平衡和联系,从而 实现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比如,馆 陶路目前仍保留着大量的近代历史建 筑,在进行街区更新时并没有原貌复 制。一方面,政府主导修缮“取引所” 旧址、齐燕会馆等旧建筑,还原馆陶 路的历史风貌;另一个方面,市北区 政府与交运集团合作成立青岛道路交 通博物馆和青岛金融博物馆。基于此,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应与城市 整体的“新陈代谢”相适应,针对不 同的街区建筑和空间,评估出历史文 化街区的社会承载力,分阶段分类实 施城市更新,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可 持续性发展能力。
 
  (三)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
 
  1. 政府带头,多方参与,创新改造模式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中,采用“政府带头、企业协作、专 家支持、居民参与”的模式,集思广 益,共同协作,互动创新。首先,政 府要明确自身定位,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将历史文化街区的工作纳入领导责任制。其次,重视企业机制在项目 运营开发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企 业的运营智慧与盈利策略。再次,打 造互动交流平台,搭建社会实践基地, 积极吸引高校智库团队以及青年学者 们的参与。最后,在项目方案的前期 筹备阶段,应积极寻求社区居民的反 馈与建议,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老城复兴: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图4 青岛交通博物馆
 
  2. 空间整合,特色规划,打造战略品牌
 
  一方面,在项目规划的空间形态上采取整合化战略,即“点、线、面、 网”相结合的总体打造策略,统一规 划,全面覆盖,良性联动。具体而言, 包括“点状”即青岛党史纪念馆等红 色文化节点;“线性”即馆陶路等历 史文化街区;“片状”即海云庵等历 史文化片区;“网状”即博物馆群落。 另一方面,在项目规划的方案打造上 采取差异化战略,针对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街区制定专属的规划升级方案,有序规划,彰显特色。根据市北区的 街区文化特色,针对细分市场个性化 打造具有深度的“专题旅游”,比如打造以“青岛百年工业”为主题的工 业文化旅游线路,形成市北独具特色 的工业文化旅游品牌。
 
  3. 开拓思维,创新理念,打造网红街区
 
  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学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的经典理论,比如 “修旧如旧”“有机更新”“生态共 生”等街区更新理论。另一方面,在借鉴经典更新理论的基础上也应注意 跟进前沿更新理念。针对受众的“猎奇”消费心理,打造网红旅游目的地, 比如充分利用即墨路街道的传统民居 空间,打造一个以民国时代为背景的 密室逃脱主题街区。此外,也应注意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宣传渠道与推广逻辑,比如馆陶路“取引”所旧址改造 项目就可以借助抖音短视频平台,“直播”记录整个项目的更新全程,带领受众全方位地跟进一座老建筑的“焕 然新生”。
 
  4. 案例研究,多方借鉴,吸取经验教训
 
  首先,认真回顾研究大师们的经典改造案例,比如吴良镛先生北京菊儿胡同的“有机更新”项目、阮仪三先生福州三坊七巷项目等。其次,积极对标其他地区的知名改造案例,如西安市的传统文化街区、深圳市的城市特色街区、厦门市的经典美食街区等等。最后,也应积极关注建筑师群 体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方面最前 沿的更新逻辑与再造理念,积极跟进他们最新锐的创作想法,不断激发我们的更新再造灵感。

 
老城复兴:青岛市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图5 青岛金融博物馆
 
  5. 文化与经济并重,注重增强社区活力
 
  市北区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 新中,应注重对彰显文化底蕴、人文 色彩、社会风貌的建筑景观的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保护并非是彻底杜绝商业化,而是要研究怎样更多地 保留人文因素,从而达到项目地居住 功能与商业功能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市北区作为青岛市传统的居民区,拥 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浓厚的人文 色彩,这就要求市北区在进行商业开 发时要注意保护人文气息,以此平衡 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打造文化与 经济共进的活力市北。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 护与更新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者应 始终把握好以下三个结合,方能更好 地促进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进程,为城 市文化发展助力。第一,在研究维度 方面,注重文化与空间的结合。存在 于城市空间的历史文化街区,会因文 化特色的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空 间形态。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在具备 文化层面的时间叙事逻辑的同时,还 应具备空间层面的空间叙事逻辑,在 时空的双重维度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的 更迭。第二,在参与主体方面,注重 政府与企业的结合。完善政府与企业 协作的工作机制与业务流程,在发挥 政府带头引领作用的同时,激发企业 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实操智慧。第三, 在发展侧重方面,注重经济与文化的 结合。坚持经济与文化效应的双效统 一,始终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的第一要义。
 
  参考文献
 
  [1]   于红霞 , 栾晓辉 . 青岛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城市规划 ,2014,38(03):65-69.
  [2]   潘德华 《。  老城区发展研究》[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