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市场主体是落实“六保”任务之一。今春以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全方位助力农业农村市场主体高点发力、化危为机、减负增效,实现新发展。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达到2.6万个,实现蔬菜、肉蛋奶销售收入55亿元,基本恢复到去年正常生产水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同比增长11.41倍。
树立平台思维,支撑市场主体高点发力。其中,搭平台方面,今年开工建设青岛国际种都等4个平台,打造现代种业等农字号企业的孵化器、加速器。开工建设全国土地数字化暨华为智慧农业物联网产业园,推进与巴基斯坦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智慧农业合作,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慧农业技术创新与装备智造中心;引平台方面,引进中国国际农机展览会、亚洲农业与食品博览会等4个国家级展会在我市举办,引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汇聚农业“国际客厅”。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国机集团分别建立科创研究中心,布局“半岛田园综合体”、新希望200万头生猪养殖等10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89.05亿元;借平台方面,借助央视、快手、抖音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加大“青岛农品”宣传推介力度,累计触达受众10亿人次。今年我市9个农产品品牌入选全省知名农产品品牌,“青岛农品”荣登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二名。
细分需求差异,拉动市场主体供应升级。一是面向集团群体,变“零售”为“批发”,推动156家蔬菜生产基地、121家规模以上养殖场和121家阳光采购团体合作,推动 “青岛农品”进部队、进学校,满足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二是面向社区群体,变“面对面”为“不接触”,通过益农信息社、微信接龙等线上渠道,实时接收社区居民生鲜农副产品需求,组织100个农民合作社对接100个城市居民小区,打造“便利+生鲜+线上超市+即时达”的新零售模式;三是面向年轻群体,变“实体经济”为“流量经济”,今年截至4月底共组织18场“直播销货”“网红带货”活动,23个农产品实现销售额3000多万元。
坚持对症下药,助力市场主体化危为机。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机关干部与31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一对一”服务包保制度,发放“通行证”4984个,打通农产品和农资运输的“大动脉”,妥善解决滞销蔬菜90余吨、鸡蛋420多吨和扇贝40多吨,为农民增收500多万元;“线上”开展农事服务,开展春季农技“雨露”行动,通过“云指导”“云培训”“云服务”等方式,组织1500名农技人员,服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141个、农户11万人次,解决病虫害防治等问题5000多个;加强动植物防疫减灾,严格防控动物疫情,已集中免疫11.2万个家禽养殖场户,应免家禽免疫率达到100%。
优化要素配置,实现市场主体减负增效。其中,在基础设施补短板、保供给方面,建成4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和40个田头市场,今年前四个月完成市场交易量507万吨,交易额达到182亿元。建成363家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总储存量达到146万吨,为冷藏保鲜、错时上市提供重要保障;在金融支持降成本、强产业方面,发放生猪养殖屠宰企业贷款贴息资金1400多万元,扩大生猪养殖场户贷款贴息补助范围;农业用地去审批、扩规模方面,全面推进告知承诺制和“一事全办”,95%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不见面审批”。
Copyright 2016 - 2021 Qccia.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32-80772108 邮箱:qcciacom@126.com
法律顾问:山东琴岛律师事务所 张炳学 律师
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
备案号:鲁ICP备19052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