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烟火人间》汇报演出在青岛大剧院举行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25日讯 “初八二十三,海水两头干,挖蛤蜊去喽”……伴随着一声吆喝,邻居们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排队上茅房、借粮票换鸡蛋、公共水龙头洗菜,舞台上满是百年老里院的烟火气息。11月25日晚间,《烟火人间》荣获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原文华大奖)汇报演出在青岛大剧院歌剧厅举行。载誉归来的青岛市话剧院主创团队把这部获奖佳作搬上青岛舞台,与岛城观众一起回望上世纪改革开放年代,在市井生活的背景下感受普通人相互扶持、彼此守望的温暖生活。市话剧院院长傅维表示,“我们这部戏主打的是‘舞台上的烟火气’,就是要写人民、写老百姓,要是从生活中来、走到人民当中去。正如一位观众所说:从《烟火人间》里看到了亲情、友情、爱情、邻里情,各种情感像交响乐一样交织在一起,很温暖,这也正是今天我们的舞台所需要的。”

设立于1991年的文华奖也是中国专业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项,本届文华奖竞争激烈,428部作品进入终评环节,最终15部作品获得“文华剧目奖”,其中话剧作品只有3部。《烟火人间》是山东省唯一一部获此殊荣的作品,也是青岛市继2013年舞剧《红高粱》、2019年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之后又一次获得“文华大奖”。话剧院方面介绍,“文华剧目奖”是青岛市话剧院建院以来首次获得的最高殊荣,对于后续青岛市话剧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向意义。

作为聚焦民生、反映真实的城市更新过程的现实主义题材实景话剧,《烟火人间》以老里院为背景,劳模杨老十、干部胡文进、烧锅炉的秦师傅等老邻居上演了形形色色的悲喜剧,该剧将时代宏大叙事与个人命运起伏相结合,打造了一台平民史诗。截至目前,《烟火人间》分别在北京、重庆、桂林、济南、青岛等地共演出43场,勾起了观众的集体记忆。傅维表示:“《烟火人间》一路走来我们收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评价,这么多观众在戏里找到了温暖的回忆,也泛起对邻里真情的呼唤。我们听取了观众意见,一路演一路在修改,真是应验了那句话:十年磨一戏。经历了整个打磨过程,好戏确实是改出来的。”
回到青岛舞台,《烟火人间》让青岛观众重拾里院生活的记忆:屋檐下晾晒着干海带、蓝白格床单,黑白电视机里放着“燕舞”广告,大金鹿自行车穿梭来往,卖糖球的跑到院里“要账”……总导演黄港表示:“这部戏里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剧情,就是一些家长里短锅碗瓢盆的故事。一位女观众拉着‘娇娇’说‘嫚儿你演得真好,你考了29分,我小的时候也不好好学习,我妈也不让我看电视,你演的真好啊。’还有80后的妈妈带着孩子来看,给孩子介绍地瓜干、蜂窝煤,他们说:‘通过看《烟火人间》,我才知道我们的父母也有年轻浪漫的时候。观众在剧场里看到自己父辈的身影,这份共鸣让我们更加坚信:艺术的根必须深植于生活的土壤。”(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文 王雷/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