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难求!乡村老屋变身网红民宿
本报4月22日讯 五一假期临近,即墨区鳌角石村的“供销人家”民宿预订电话又变成了热线。这家网红民宿曾经是农村闲置房屋。即墨区供销社通过“房屋托管+产业运营”模式,成功打造“供销人家”精品民宿,将乡村“沉睡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实现了村集体、农民和供销社的多方共赢。
每年五一、十一,都是鳌角石村“供销人家”民宿火爆的时候。供销社将“供销人家”多处农家小院打造成为特色民宿,每套小院的日租价格从698元到998元不等,受到游客追捧。民宿负责人表示:“每到小长假前夕,我们的农家小院就早早被预订一空。”
除了住宿,“供销人家”还推出许多创新服务。即墨区供销社利用当地资源,为游客提供农事活动、民俗体验等本地化服务,与当地的“茶芋文化节”“田横祭海节”“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有机融合,丰富游客综合体验感受,根据老年群体需求,设计推出以田园劳作、温泉疗愈、茶道文化为核心的民宿养生之旅。
几年前,即墨区供销社发现部分村庄宅基地闲置率居高不下,由此萌生了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的想法。即墨区供销社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鳌角石村、莲花田园示范片区等地开展老屋活化专项调研,科学制定“以宿活村、以旅兴业”改造方案,创新推出“供销社+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与镇街和村集体签订托管协议,镇街和村集体协助整合闲置房屋资源,部分房屋由镇街负责投资改造;供销社负责统筹资金,对闲置农房进行改造或设施升级;收入按比例返还镇街和村集体,形成农户得租金、集体增收益、供销拓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闭环。通过创新机制,有效破解了农村闲置房屋盘活利用中农民缺资金、村集体缺抓手、社会资本缺信任的难题。
从最初的4处民宿起步,短短两三年内,“供销人家”已发展至18处精品民宿,成为青岛乃至全国民宿旅游的热门打卡点。目前,当地多个街道主动洽谈合作。
即墨区供销社以民宿经济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形成了以宿兴产、以产带富、以富促旅的良性循环。“供销人家”民宿正式营运以来,累计接待各类研学团队200批次、游客近10万人,每年累计为村民增加租金收入20万元左右。民宿经营还解决了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家门口”就业问题,通过提供餐饮服务、保洁等岗位,累计培训20余名村民转型成为“民宿管家”“乡土厨师”。
民宿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茶叶、芋头、蜜桃等农产品的销售,推动了“榼子”、竹编等即墨非遗手工艺品消费,助推当地旅游、餐饮业等配套产业发展,增强了当地村集体经济实力。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