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2022  建筑  2023  /峰会/  文化产业  /佟涛/

文化“两创” 和声悠扬 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搭建起“四个一”工作体系

  早报7月1日讯 崂山区沙子口街道锚定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探索中逐步搭建起“四个一”工作体系,一部村史激发治理能量、一项产业带动村民就业、一堂课程丰富文化体系、一台“村晚”比拼文明新貌,让文化“两创”深入人心,滋养着这片深植于大美崂山的沃土。

  一部村史传承文化瑰宝

  在沙子口街道,有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山清水秀的文脉之村——大河东村。据史载,明嘉靖初年,姜、朱两姓先祖先后从即墨迁此定居,村建大河以东,故名大河东村,建村至今500年左右。沙子口街道以党建引领,扎根丰厚的历史积蕴,让文化“两创”浸润大河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河东村传承朱氏先祖朱熹的廉洁思想以及姜朱不分的乡风民俗,建成启用大河清韵馆,全面提升游客文旅新体验,构建传承本村文化、激活记忆、增进乡情、留住乡愁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大河东村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内的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舞蹈排练室都成了村民休闲的好去处。不仅如此,通过发动村里文化爱好者,先后成立了合唱队、太极拳队、舞蹈队等,从而丰富了居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村里的文艺团队被评为“崂山区二级群众文艺团队”,多次获得街道和区级荣誉,让文化“两创”之花处处绽放。

  一项产业演绎文化新篇

  文化与产业相生相伴、相辅相成,文化“两创”离不开产业兴盛提供的强力支撑,同时也反哺于乡村发展,涵育一方水土。沙子口街道依托崂山风景名胜区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助力擦亮“崂山好品”品牌,以建设特色农旅文化园为目标,开发“崂山茶+崂山水”品牌休闲农业,以山林风光为资源基础和平台,进行乡村旅游村庄建设,按照景区化村庄的总体功能布局,打造了集鲜果采摘、农耕文化、田园观光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

  崂山茶、运输业、采摘业、农家宴、特色民宿等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旅游旺季期间,吸引8万余名游客前来,旅游年收入1000万余元,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大河东云泉春茶场占地约400亩,年产值1000万元。以大河东村为例,该村重点围绕崂山茶手造产业优势,保护开发优秀产品制作、传承工艺,建设“山东好品,河东有礼”项目库和产品名录,塑造崂山制茶手造品牌形象,打造大河东传统手工艺品牌的高端化发展模式,提供文化“两创”助力乡村振兴的“沙子口样板”。

  一堂课程送知识到社区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的底色,也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沙子口街道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各社区(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精心策划系列活动、精准提供贴心服务,为居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端午小长假期间,沙子口街道在汉河瑞源社区、董家埠社区、大河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分别开展“悠悠艾草香 浓浓端午情”我们的节日·端午文明实践活动,活动邀请艾灸讲师为辖区百余名居民开展中医艾灸养生健康讲座,让人们亲身领略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仅如此,沙子口街道还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和课堂,润物细无声地走入青少年心灵,让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翻花绳、滚铁环、丢手绢、抬花轿……这些伴随爸爸妈妈整个童年的经典游戏,如今成了沙子口孩子们课余最“时髦”的活动。在街道辖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两创”探索出一条接续传承的新路子,让学生在每个年龄段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两创”记忆。

  一场晚会展示文化风采

  2024年2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沙子口街道大河东村成功入选。沙子口街道大河东“村晚”暨景村融合联合晚会,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生动展现着乡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晚会节目均由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职工和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节目贴近群众,老少皆宜,进一步丰富了游客、村民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景区与村民的互动,共同唱响时代主旋律,展现“文化崂山、魅力山海”的精彩与厚重,热热闹闹的“村晚”为春节增添浓浓“年味儿”。

  沙子口街道以此为契机,深化“四季村晚”,推动“村村有好戏”新时代文明新风尚吹入千家万户。4月6日,伴着醉人春风、梨花似雪,“崂山花朝节暨登瀛梨雪”隆重开幕,该活动作为“四季村晚”的关键板块之一,通过“村晚”进景区、进社区的形式,精心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崂山风景区“春季村晚”,有力推动“村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勃勃生机。沙子口街道积极做保护传承加法、赋产业发展动能、扬时代文明新风,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文化力量。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姜丹宁 通讯员 吕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