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2022  建筑  2023  /峰会/  文化产业  /佟涛/

艺术微光融入生活日常

  当艺术画作融入家居日常,学校课堂搬至展览现场,还有那些尚未读过卡夫卡全本的年轻人背上一个印有卡夫卡语录的帆布包时,艺术的微光以更为日常且亲切的姿态照拂着每一位内心向美之人,它变得能看懂、可掬怀而拥有着更为广泛的受众。正如王尔德所言:“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人们尽可能地在日常场景、生活细节中向艺术无限靠近。

  “微光”——艺术与空间·于新作品展

  艺术与空间相互交融

  近日,青岛本土当代艺术策展人林竹发起了一个全新的展览:“微光”——艺术与空间·于新作品展,别出心裁地将艺术画作融入家居展陈空间,艺术家作品与生活空间互融,步入其中,即可一眼看到“艺术点亮生活”的绝佳诠释。

  位于朵致当代艺术空间的这一展览呈现,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空旷展厅,艺术画作置于白墙之上,虽有射灯聚焦,但全然是一幅只可远观不可亲近的冷峻模样。相反,场景化的展览让艺术家作品在不同的生活空间中呈现出更为多元的解读。

  “微光”所展出的作品,是岛城艺术家于新十余年来创作的精品,创作时间跨度从2007年到2024年,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于新在不同时间段的艺术探索,“从最初的较为严谨的创作表现手法到逐渐轻松找寻属于自己创作风格的一种渐变过程。”于新的作品多以女性为主角,他喜欢将作品中人物的脖颈拉长,“或许代表欲望的延展,或许代表渴望的伸展。生命中有很多‘方向’都在召唤我们,而这些‘方向’恰巧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存在着、影响着我们。”于新还喜欢用明黄色表现每张作品的面部,因为在他心中“每个象征生命存在的面容都应该有她灿烂存在的价值,哪怕一点点的光亮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微光”。这也是他把个展命名为“微光”的缘由。

  不止于此,这道“微光”更折射出了艺术、艺术家与受众的距离。空间内,艺术家于新的作品,依据色彩关系、空间关系,被陈列在“卧室”“书房”“客厅”“餐厅”等不同的家居场景中,那些隐藏在普通观众心中、难以表述的对艺术品的喜爱,被这场展览明明白白“落地”展出。“全方位考虑作品与日常陈设的情景互融,于无声中提升生活日常的美学意味。”林竹说,让艺术品走出专业展馆,走进市民生活,这种“艺术与空间”交融式展览正在国内兴起。对此,朵致当代艺术空间主理人薛波也表示认同,“我记得曾有一位艺术大师说过,如何让艺术融入生活,是艺术价值最直观的表达,从专业的画廊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不过是把艺术品与生活的关系真实、直观地呈现出来。”

  “蔚蓝视界·驻青高校优秀美术毕业作品联展”

  卸下高冷承载生活质感

  如果说“微光”展览是对传统展陈空间嬗变的一次试水,那么从装置艺术的意识表达到艺术市集上售卖的文创产品,跨越的则是从“无用”到“实用”的藩篱。日前,由青岛市公共空间艺术促进中心、青岛市美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蔚蓝视界·第一届驻青高校优秀美术毕业作品联展”在青岛市雕塑馆正式开展,集中展出驻青高校毕业季学子们的优秀美术成果,共有来自青岛大学美术学院、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四所驻青高校艺术院系的130位学生参展,展出作品137件,涵盖雕塑、装置、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等艺术种类。参展毕业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展示着创作者对生活、艺术和未来的理解与表达。而在展厅的落地玻璃幕墙之外,则是熙攘的艺术市集——命名为“雕塑馆之夜”的这场活动以“创意市集”“音乐专场”等形式,推介驻青高校毕业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衍生品交易。

  “我不想做高冷的艺术家,更想用我的艺术表达热情地拥抱生活”,青岛大学环境设计系本科毕业生王小坤以玻璃幕墙为界,区分着自己的身份。展厅内,她的装置艺术作品《坠落》以传统的黑陶瓶悬挂于细绳之上的姿态展现出摇摇欲坠之感,旨在表达空间与意识上的坠落,“现代装置艺术手法与传统黑陶艺术相结合,以及铺陈在地板上的破碎陶片,意在打破这些黑陶瓶子只能放置于桌子上的陈旧观念,希望通过这一作品颠覆认知,给予传统以打破和新生。”谈及创作理念,王小坤侃侃而谈,但她更为在意的却是一旁市集小摊上那些手作的文创作品是否受到大家的欢迎。王小坤坦言,虽然人人都想成为大艺术家,“但我更希望我的艺术作品可以卸下高冷,承载更多的生活质感,比如我的小画可以装点生活,我烧制的盘子可以盛放热餐饭,这可能比苏富比的大手笔更令人欣喜。”“Z时代”的准艺术家们以更积极的“入世”姿态经营着他们的艺术理想。

  “卡夫卡的帆布包”

  “一只帆布包”微光燎原

  从具象生活场景中的艺术展品到生活化的艺术产品,艺术的微光点亮的正是日常美学。今年的6月3日,是弗朗茨·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的日子,这位因为“人变甲虫”而被尊为现代派文学鼻祖的文学大师却以“人变帆布包”而再度走红——卡夫卡是出生在捷克的德语作家,这位保险公司小职员从20世纪初开始写作,著有《变形记》《城堡》《审判》等小说。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看似荒诞实则深邃,并奠定了他表现主义文学先驱的地位。而卡夫卡的其他作品,主题也基本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孤独。

  卡夫卡的著述并不易读,但无碍那些援引自他作品中的文字风行一时:“在生活面前,我们都是孤独的;在孤独面前,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世界里的。”“我们称之为路的,不过是彷徨。”“工作结束了,就像个未经治疗的伤口自动愈合了。”……印有这些语录的帆布包也被称为是“卡夫卡的帆布包”随之热卖,在购物网站上输入“卡夫卡”的关键词,帆布包比《变形记》更早弹出,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文创小店就有3000+的销量,青岛本土书店良友书坊的相关文创也受到特定群体的关注。包身以暗夜黑为主色调,呼应卡夫卡小说的凝重沉郁;手绘寒鸦图案,还原这位伟大文学家的自喻;签名取自1984年德国老邮票上的卡夫卡手稿字迹,“K”这一文学幽灵永生不死,始终渴望着那永远无法进入的城堡。包身上印制的“我唯一做到的,就是成功地独处”,则希望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仍有人能在阅读中葆有一份独处的能力。

  青岛籍出版人刘悦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出版界的朋友们聚在一起,经常会自我嗔笑正在借势卡夫卡卖包,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艺术仍有着无可替代的力量,即便文字阅读被读图、被短视频的喧闹所遮掩,出圈的语录无不承载着这些艺术大家们的心灵哲思,凝聚着他们的人生智慧和社会洞察。“尽管抢购卡夫卡帆布包的这些年轻人,可能并没有完整地读过卡夫卡的一部作品,但如果因为一句话而去翻开他的一本书,那么,‘卡夫卡的帆布包’无疑更有意义了。”

  “在最适当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趋向于期望以善、真、美的标准折射自身,都在对相关的社会环境产生积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高冷、抽象的艺术以“一只帆布包”的姿态融入日常,照亮日常,继而影响日常,这等“微光”燎原,未来可期。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