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文化产业导刊 》青岛编辑部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青岛现有瑜伽馆超千家,不少男性通过瑜伽提高柔韧性

来源:青岛日报社   时间:2021-06-25

在当今的健身江湖,瑜伽大有“杀出重围”之意,正在成为体育消费市场的新宠。据《2021中国健身趋势》报告,在2021年全球健身趋势排名榜中,瑜伽排第15名。在最新发布的《2021中国瑜伽行业报告》中,2021年中国瑜伽场馆规模达到42350家,延续多年的增长趋势,相比2020年,增长9.1%。其中包括青岛在内的15个新一线城市,总共拥有瑜伽场馆10817家,占全国瑜伽馆规模数的四分之一。

青岛现有瑜伽馆超千家,不少男性通过瑜伽提高柔韧性

在刚刚过去的第七个国际瑜伽日,包括Lululemon万象城店、青岛万怡瑜伽在内的多家专业瑜伽品牌、瑜伽馆相继组织了户外瑜伽活动,无论是爽朗清晨还是炎炎午后,繁华商圈还是开阔海边,每场活动参与者都有近百人。

一个空间,席地而坐,将脊柱挺直,双手自然垂放,伴随着呼吸节奏的变化姿势,这个曾经只在小众圈层流行的体育健身运动已然在岛城由小众走向大众。

从“一人一馆”到千家专业瑜伽馆

伴随着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商业健身房的萌芽,瑜伽练习开始稳步进入大众视野。青岛第一股瑜伽健身风是从哪里刮来的?在记者采访中,多位受访者将时间锁定在2000年初。

彼时,瑜伽在青岛还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健身产业,专业的瑜伽馆更是屈指可数,但已经出现一定数量的瑜伽馆供健身爱好者选择。Lululemon青岛门店大使、有着17年教龄的瑜伽老师惠惠在谈及青岛起初的瑜伽行业时,多次提到“社区店”,她口中的社区店,即开在小区居民楼内的“家庭作坊式”瑜伽馆。无固定职工,“一人一馆”几乎是最初社区瑜伽的经营模式。

青岛现有瑜伽馆超千家,不少男性通过瑜伽提高柔韧性

今天,点开大众点评、美团等生活类app,搜索“瑜伽”,在大众点评上有关本地瑜伽馆的搜索结果多达2500个,更有“青岛瑜伽排行榜”等可供参考的榜单。记者浏览后发现,榜单中的瑜伽馆大多都具有一定规模,包含各类瑜伽特色课和多位瑜伽老师信息介绍。在美团的“青岛瑜伽销量榜”中,记者看到,截至6月23日,月销量第一的瑜伽馆已经销售59笔,其网上门店列出了8位门店瑜伽老师的相关信息可供消费者参考,其中6人从业5年以上。

相较于十几年前,在青岛,瑜伽这项健身运动在瑜伽馆数量、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民众接受程度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

惠惠和青岛此间瑜伽合伙人周懿翎在谈及青岛瑜伽的转变时都提到伴随着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信息获取方式,青岛本土瑜伽老师开始走出青岛到北上广等地学习,专业的瑜伽老师也进入青岛培训,这让很多新兴的瑜伽流派进入青岛。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日益加深的重视程度,入门简单、男女老幼皆可练习的瑜伽成为不少人健身项目的首选。

在今天,青岛大多数瑜伽馆通常以主场馆和私教区配置为主,门店面积逐步扩大、场馆经营趋于专业化,全职教练成为大多数瑜伽馆的首先,在用户更加注重沉浸式瑜伽体验下,瑜伽内容的细分化也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青岛现有瑜伽馆超千家,不少男性通过瑜伽提高柔韧性

但不能否认的是,非商业的居民区场馆依然不在少数,而线上瑜伽则成为很多人接触瑜伽练习的第一步。

谁在练瑜伽,谁在教瑜伽

瑜伽一直被视为体育产业中“她经济”的典范产业。近些年,瑜伽发展的一大变化在于越来越多的男性走进瑜伽课堂。在青岛,练习瑜伽的男性也不在少数。据周懿翎介绍,在他们两家门店2000多名会员中,男性占比达到1/10。周懿翎说:“男性走进瑜伽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缓解工作压力,二是运动损伤后来做康复。”在惠惠接触的会员中,男会员占比接近20%。记者在6月19日Lululemon热汗活动现场见到了几名男性瑜伽爱好者,32岁的王先生说:“我是各项运动的爱好者,为了增强身体的柔韧性,作为其他运动的补充训练,2个月前开始接触瑜伽,想通过瑜伽训练身体柔韧性。”

当然,女性依然是瑜伽练习的主要受众群体,Keep内容产品总监马东雯曾在采访中表示,从女性身体特性来说,瑜伽在入门期运动强度低,可获取拉伸完的舒适感。从心理层面,瑜伽对很多人来说是难得的独处专注的时间,可缓解日常压力。由此,瑜伽已成为众多30+的女性用户运动首选。在青岛此间瑜伽馆,年龄30+的宝妈和年龄50+的女性退休人员占到会员总数的80%。

与前几年相比,瑜伽用户群另一显著变化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瑜伽课堂。惠惠说:“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睡眠障碍、情绪焦虑这些心理和生理上的亚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身上。他们需要的不只是身体层面的练习,更需要心灵的减压。”有3年瑜伽练习经验的25岁阚女士说:“练瑜伽让我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向生活。瑜伽对我而言不是一项运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瑜伽加速驶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中,瑜伽爱好者已然将这项健身运动视为一种“悦己”的生活方式。但对很多尚在“门外”观望的人而言,瑜伽依然面临着高消费、对柔韧度要求高等认知标签。

当爱好者对于瑜伽课程的需求在增长,瑜伽老师也在迭代调整。据《2021中国瑜伽行业报告》显示,相比健身教练,瑜伽老师在整个画像构成上有很多不同。性别分布上明显更趋近于女性,男性的占比只有12.2%。年龄层面,主要集中在中青年,其中31-35岁占比最高。在教授瑜伽流派的选择上,能让更多爱好者入门的哈他瑜伽占比最高,达到69.3%的比重,其次是同样属于入门级的流瑜伽,占比56.1%。普适化的瑜伽流派教学成为更多瑜伽老师的教学选择。

在瑜伽由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中,岛城瑜伽的发展与大多数城市步伐一致,本土瑜伽市场日渐扩大。有业内人士将2019年看作青岛瑜伽行业的“元年”,“疫情让青岛瑜伽市场迎来了一次洗牌。消费者更加重视健康,趋向挑选专业、有效的瑜伽品牌,从业人员有了危机意识,提升专业性的同时具有了职业感,经营者更加注重正规化、团队化、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