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2022  青岛  文创  建筑  2023  文化产业  /峰会/  /佟涛/

非遗青岛丨泊里红席:千年技艺织就地道民俗

  碧海潮生是故乡

  --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第四部分·非遗文化

  39

  泊里红席:千年技艺织就地道民俗

  “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这句流传于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一带的民谚,反映的正是当地延续2000余年的一项特殊的年节旧俗:铺红席。

  至今,泊里、大场一带的老席匠还流传着有关当地红席的最古老的传说:距今2000多年前战国孙膑遭庞涓陷害,曾漂泊寓居于泊里一带,身无长物,生活穷困,见当地百姓广泛种植高粱,秸秆(秫秸)弃之无用,便将其劈成篾子,编成席子铺在地上做炕当被。秫秸原为白色,因孙膑被施膑刑后膝伤未愈,编席时血流入席的纹理,遂染成了红白相间的颜色……

非遗青岛丨泊里红席:千年技艺织就地道民俗

非遗青岛丨泊里红席:千年技艺织就地道民俗

■红白两色高粱秆儿,经纬分明,编织绵延两千年。

  西海岸新区文化馆、泊里镇宣教文卫中心供图

  红席之名的由来,当然与孙膑的膝伤无关。通常用作原材料的高粱秆都会取红白两色,交叉编织出不同的花纹,自然就具有了红的色泽。红色,不仅指代花样之丰富,也寓意红火和喜庆。不过,为纪念这位名冠中西的军事家和思想家,泊里人习得并传承孙膑的方法编席铺炕,编织红席的手艺和在炕上铺席的风俗,由此流转绵延两千年。

  可别小瞧这种传统的纯手工编织的秫秸席,它的制作工艺独一无二,制作工序从去根、剔稍、捆坯子到破刮篾子、编隔子,多达20余道。

  青岛手工艺协会会长鲁汉曾专门去到泊里采风,对泊里红席的技艺和民俗了然于心。“先将红、白高粱秸秆在水中浸泡8个小时,再劈成3至4毫米宽,这一环节俗称打半子,把里面的瓤刮净、刮平,修成平滑、光亮的篾子,白色的篾子还要用硫磺熏;编席时要用比席子宽度长40厘米左右的篾子起头,以经纬为基础,按照一定规律挑上压下,构成花纹,编制成席。一领普通规格的红席,从起头到编成,一个好手从早编到晚也要五天时间才能完成……”

  据鲁汉说,为了保持高粱秸的柔软度,编席子的屋子必须保持湿度,所以,要在一种半地下的房子里进行,还要时不时往地面洒水,屋里的炉子也不敢太旺。冬季潮湿阴冷的环境和长期蹲坐在地上编席,许多老艺人都因此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

  一领红席,凝结的是勤劳坚忍的青岛人的智慧巧思,也保有了一份青岛人对老祖宗民风民意的恪守之心。

  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起伏连绵的丘陵土层薄,多砾石,粗松的质地和微酸性的土壤,让这里非常适合高粱这种高秆作物生长,泊里红席编织用的高粱茎秆就取自人们日日耕作的田野。擅于在身边日常生活中就地取材、获取灵感,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大智慧,拥有此等大智慧的民间老席匠同时也兼具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技。20道工序后高粱茎秆终于“脱胎换骨”,变身色艺俱佳的民间特色手工艺品。如今泊里红席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西南部的泊里镇,及其周边的张家楼、琅琊、大场、海青、藏马、大村等镇均有生产,泊里因为编席人员众多,又是著名的红席集散中心,而被冠以“红席之乡”。

  新中国成立初期,泊里红席作为名优特产品,进京参展。《胶南县志》记载,1958年,泊里红席年产20万领,此前的1955年高产时,年产51万领。到了1986年,泊里镇种席高粱8000亩,全镇除少数沿海村外,几乎村村从事编席业,投入劳力1.5万余名,只编席一项收入,镇人均达到100元。1987年,原胶南市在泊里镇建立了“红席市场”,使这项传统手艺以家庭为单位得到进一步推广。

  如今,泊里镇相继成立了泊里红席协会和青岛泊里红席生产专业合作社,组织了编席技艺大赛,选拔出了红席技艺传承人,专项扶持奖励之外,还成立了红席专业推广公司,不断引进高水平工艺美术公司,辅导提升红席品质,实行个性化定制……越来越多的匠人重拾这一古老技艺,使泊里红席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的传承和新生。

  在位于新区泊里一路西段的“泊里民俗博物馆”,有超过600平方米的研学体验馆,供市民游客与编织匠人们面对面交流学艺,穿越2000年,红席织就的这一老青岛的地道民俗从未真正远离青岛人尤其是泊里镇周边老青岛人的生活视线。(记者 李 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