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青岛|茂腔:戏曲之花,开在文学之巅
碧海潮生是故乡
--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第四部分·非遗文化
38
茂腔:戏曲之花,开在文学之巅
自清代以来,京剧在传统戏曲里被称为“大戏”,占据剧场主流,相对应的地方小戏在赶集、赶会、平民剧场等场合表演,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茂腔就是山东地方小戏的代表,根据“中国非遗数字博物馆”记载,茂腔是流行于青岛、潍坊、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据说是因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而得名。“肘子鼓”发展出一系列地方小戏,茂腔在其中影响力较大,被誉为“胶东之花”。
■茂腔精品剧目《秧歌乡的故事》剧照。 王 雷 摄
茂腔大约在清代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流传过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形成“本肘鼓”,意指本来的肘鼓子调,也可理解为本地流行的肘鼓子调。1865年左右,苏北人“老满洲”沿临沂向北演唱,将柳琴戏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这种唱腔,当地群众称之为“打冒”或“打鸣”,取其谐音,“本肘鼓”逐步衍变成“茂肘鼓”。1949年青岛解放,胶东文协进入青岛,在整理规范民间戏曲时把“茂肘鼓”定名为“茂腔”,这一名称被各地接受,出现了十多个茂腔剧团。
茂腔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多个戏种的特点。茂腔在本肘鼓时期只有鼓、钹、锣等打击乐伴奏,茂肘鼓时期开始使用柳琴伴奏,后来受京剧、梆子等的影响,采用京胡为主奏乐器,按京剧二簧定弦,并用二胡、月琴配合,陆续增添了唢呐、笛、笙、低胡、扬琴等民族乐器。在行当方面,茂腔起初只分生、旦、丑,后来根据京剧行当划分角色,分工更加细致齐全。
据《茂腔发展概述》介绍,茂腔吸收了胶州大秧歌、胶州八角戏、诸城秧歌等唱腔特点,适合演绎大喜、大悲的剧目。
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东半岛居民的喜爱。茂腔中女腔特点尤为明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妇女们的共鸣,和柳腔对妇女们的吸引力类似,茂腔也被俗称为“拴老婆橛子戏”。在茂腔140多个剧目里,以《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罗衫记》、《玉杯记》、《风筝记》、《钥匙记》、《火龙记》、《丝兰记》、《绒线记》、《蜜蜂记》等“四大京”、“八大记”最为知名。一出好戏,往往吸引四里八乡的爱好者观赏,出现“村村皆有茂腔声”的盛况。胶州一位秀才曾为茂腔撰写对联:咋来一听,酥一阵、麻一阵、难受一阵,速速拔腿就走;听上两天,生也好、旦也好、唱得也好,问问哪里接台。(接台,即下一场演出的场所。)对联虽不甚工稳,却传神描摹出乡村士子对茂腔从惊异、疏远到接受的过程。
从乡村到城市,从村头到剧场,解放后,茂腔迎来了新的发展,李玉香、李兰香、宿艳琴、曾金凤等著名艺人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光明剧团、金光剧团等专业剧团也把茂腔带到了全国多个城市。百年来茂腔深植民间,也深深影响了民间。著名作家莫言把茂腔化为“猫腔”,写入了他的代表作《檀香刑》里。《檀香刑》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为故事背景,这一年代背景恰好与茂腔的发展黄金时期相重合,因而在《檀香刑》里“猫腔”的戏份特别重,因得罪德国人而惨遭檀香刑的孙丙,本身就是个猫腔艺人。莫言在《檀香刑》后记里写道:“我在这部小说里写的其实是声音。”小说中里的重要角色往往本身自带“戏份”,如书中的大清第一刽子手赵甲,他唱着茂腔《走马调》登场,而女儿孙眉娘哀悼亲爹孙丙,唱的是茂腔《大悲调》。茂腔与小说剧情的融合丝丝入扣,茂腔这朵曲艺之花,在莫言的笔下登上了文学之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茂腔与其他地方戏种一样也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低谷和新世纪的事业焕发期。如今,对于茂腔的整理、传承工作正在茂腔多个流传地展开,而茂腔博物馆、茂腔艺术节的出现也让茂腔艺术得到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发扬光大。从胶州、黄岛到日照、高密等地,茂腔韵传四方,源远流长。(青报全媒体记者 米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