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物流、资金汇聚 青岛打造农业“国际客厅”
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打造农业“国际客厅”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将组织实施农业“国际客厅”“4536”工程 (即“四大基地、五大高地、三大中心、六大展会”),加快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打造农业装备技术、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业人才等发展成果展示、路演、洽谈、贸易和交流合作的农业“国际客厅”,争取到2022年吸引国内外客商40万人次来青参展、洽谈和采购,培育形成千亿级农业“国际客厅”产业链,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打造农业转型升级的“国际客厅”。青岛将推动建设中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加快推进以粮油、畜牧、蔬菜、果品为主导的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延伸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高附加值产品、高新技术加工产业链,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和加工科技创新体系。2022年全部建成后,该项目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达到350亿元左右;将推动建设上合组织地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基地,在胶州市规划建设以上合组织国家农产品、技术为特色的农业对外开放试验基地,打造农业“双招双引”支撑平台、农业对外开放政策集成试验平台、农业对外合作服务平台。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引进、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业跨国公司,开展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合作,提升农产品贸易规模与质量;推动建设中国高端农业装备产业基地,加强先进农机装备研发创新、优化提升和验证示范,加快培育本土特色农机企业、农业投入品智能装备制造行业领军企业,引进世界农机巨头、国字号科研院所和农机行业领军企业,支持本土农机企业“走出去”。2022年全部建成后,该项目农业装备产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左右;建设青岛国际种都,出台现代种业发展扶持政策,在即墨区建设青岛国际种都核心区产业基地。建设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立“研发—中试—推广”育种体系。
打造农业科研创新的“国际客厅”。青岛将推动设立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岛研究中心,重点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产业孵化平台、农业交流合作平台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平台;建设中国农机院青岛智能农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建设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研发孵化中心、海水养殖技术装备研究中心和国家级现代农业大数据云服务中心,打造农业机械化云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农业联合创新高地,共建国际智慧农业产业化推广联盟,召开国际智慧农业交流研讨会议;建设海洋渔业科技创新高地,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等高校院所,加强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深蓝渔业工程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单元建设。建设全球首艘10万吨级深远海养殖工船;依托在青高校院所建设国际农业人才交流培训高地,承接援外农业培训、德国“双元制”、互派研修生等中外合作国际化农业人才交流培训项目,建立农业人才国际交流的长效机制。
打造农业流通贸易的“国际客厅”。青岛将推动建设中国农机农事交易中心,规划建设国际农机交流、全球农机展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二手农机交易和世界农机配件集散等功能板块,承接种子、化肥、农药等高端国际性展会,对外输出农业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将建设中国进出口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在西海岸新区规划建设以设施蔬菜为特色的“一带一路”农产品交易中心,依托中国供销北方智慧物流港项目,建设中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平台。在即墨区加快建设以干鲜果品为特色的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在胶州市加快建设以果菜、冻品为特色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在平度市加快建设集农产品批发、冷链物流、仓储加工和农产品检验检疫于一体的中国供销农产品物流园。2022年全部建成后,该项目农产品年交易额达到200亿元左右;建设中国(北方)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在西海岸新区重点建设国际远洋产业区、精深加工区、中心渔港经济区及冷链物流基地,打造辐射东北亚的现代化国际水产品贸易平台。2022年全部建成后,该项目水产品年交易额达到200亿元左右。
打造农业展示推介的“国际客厅”。青岛将争取承办国际海洋相关会议,整合提升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世界海洋科技大会(论坛)、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等涉海国际交流活动,深化海洋领域国际交流合作;计划举办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亚洲农业与食品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业投入品博览会、中国国际乡村产业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