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文化产业导刊 》青岛编辑部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秦始皇观海台什么样?琅琊台遗址首次考古发掘工作启动

来源:青岛早报   时间:2019-11-07

随着一个个探方被打开,尘封2000多年的琅琊历史,将慢慢揭开神秘面纱……10月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对琅琊台遗址展开考古发掘。记者了解到,琅琊台遗址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处于大遗址保护勘探阶段,许多历史谜团尚未揭开。2019年首次正式对琅琊台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意味着秦始皇三巡琅琊台的千年之谜,将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慢慢还原历史真相。

发现秦代“排水系统”?

因为是首次对琅琊台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考古队员从进入遗址现场开始,就显得异常兴奋。根据先前的勘探结果,考古发掘分3个现场同时进行,其中两个发掘现场在琅琊台景区山上,一个发掘现场在山下的台东村附近。“这个地方发现了大小不一的瓦状遗留物,推测可能是一处秦汉时期完整的排水系统。随着发掘的深入,这一推断或将被证实。”现场的考古人员介绍,目前,发掘工作才刚刚开始,探方内的“排水沟”或将为揭开琅琊台历史真相提供重要线索。

琅琊台遗址考古现场发掘的陶水管

在琅琊台另一处考古现场,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对一处陶水管遗迹进行发掘。探方内已经现出真容的陶水管,在2000多年后,依然排列整齐,厚重结实,大小口紧紧相扣,彰显出古人非凡的智慧。这些排列在一起的三根陶管,推测是琅琊台遗址秦汉时期庞大的排水系统。随着发掘的继续深入,这条完整的排水系统将重见天日。而排水系统与秦始皇当年三巡琅琊台的关联或将被揭开冰山一角。

秦始皇行宫或将再现琅琊台

在琅琊台考古现场一个探沟内的发现,让考古人员又一次兴奋起来。除了先前发现的陶水管外,这个探沟内发现了大量的瓦当碎片和完美的石条,高台之上还出现了夯土层。

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记者了解到,在这些瓦当碎片中,还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千秋万岁”瓦当,根据精美的长方形石条、瓦当碎片以及夯土层,不难推测,这处高台上很可能存在有一处秦汉时期的建筑。而考古发掘中出现的宋元时代的瓷器碎片,可以推测,这处秦代的建筑可能在宋代时,已经被破坏,淹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依据对琅琊台遗址的首次考古发掘情况,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年秦始皇在琅琊台巡视求仙时声势浩大。这处散落在半坡的建筑碎片,很可能就是当年为秦始皇建造的一处空中亭台,或者是观海台之类的建筑。精美的石条和瓦当,联系庞大的排水系统,足以想象琅琊台当年的气势恢宏。有了排水系统,是否可以找到秦皇当年的行宫、宾舍等遗迹?

已发现10多处文化遗迹

自从1973年对琅琊台遗址进行全面普查以来,先后发现秦汉时期或以前的文化遗迹地点10多处。1983年,为配合工程施工,对发现的一处夯土层进行了抢救性清理,从断面可明显看出夯筑痕迹。这些夯土层夯筑细密,层厚6厘米,推断为秦代筑台遗迹。1997年,在琅琊台登山道路工程建设施工中发现陶管两处,这些陶管东西向排列,推测为秦代输水管道。

2007-201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胶南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琅琊台遗址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全面普查,在距琅琊台东侧约1500米处,台东村海边发现了巨大的夯土层遗迹,并在离底部约3米处坚固的土层中发现了大小不一的瓦状遗留物,初步断定是秦汉时期的物品。2012年11月,琅琊台遗址和东侧新发现的小台遗址,抢救清理了夯土台基东侧的一处陶水管遗址。2015年4月,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黄岛区博物馆,对琅琊台遗址大台基和小台基进行了详细勘探,基本探明了大台基及小台基的分布范围,并获取了大台基的一组夯土迹象剖面。

 

看点

青岛考古10多年成果斐然

6日,由山东省考古学会、山东大学主办,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和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承办的第九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将在青岛开幕。来自河南、安徽、陕西、山西、河北、江苏、山东等7省和国家文物部门的140多名专家学者相聚青岛鳌山湾畔,互补互鉴,共同分享交流各地考古成果。为期两天的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将参观正在发掘中的琅琊台遗址考古现场。记者了解到,10多年来,从数万年前的旧时器时代到明清时期,青岛考古成果斐然。

记者了解到,青岛作为海岱历史文化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少已有5万年的人类生存发展历史,古代文化的发展序列比较完整,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青铜时代的岳石文化和珍珠门文化,商周时期先后归属莱国、齐国和越国,秦汉时期又有著名的东方重镇琅琊郡、即墨郡和胶东国,唐宋至清朝,青岛地区便是重要的海运贸易港区,近代以来,青岛更是全国闻名的工业大市。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地上地下丰富的文化遗存——青岛既有以东岳石遗址、三里河遗址、北阡遗址等为代表的史前文化遗址,也有以琅琊台遗址、即墨故城遗址、土山屯墓群为代表的商周秦汉时期古城和墓群,宋元时期,还有北方唯一的市舶司板桥镇遗址,明清以来的金口港及至近代建筑和工业遗址等也多不胜数。

2005年,青岛市又成立专门的考古机构——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并设立了以“探源青岛”“海上丝绸之路与青岛”的课题研究,组织开展了包括即墨北阡遗址、平度即墨故城遗址和六曲山墓群、黄岛琅琊台遗址和土山屯墓群在内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2018年,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获得了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质。

自2005年以来,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共承担各项田野考古任务百余项,涵盖了配合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考古调查、勘探,配合基本工程建设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以科研为目的的主动性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方面。

2012年3月16日至4月7日,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生物研究所等专业机构组建联合考古队,在莱西大沽河流域开展调查,发现了多处疑似旧石器地点,并收集了200多件有人工打制痕迹的疑似石器标本。

2013年10月-11月,对该遗址进行了一次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在面积约30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编号标本1400余件。根据植物标本碳-14科学测年数据,该遗址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偏早,距今约4.5万年以前。

发掘出土的汉代原始青瓷器

2007年-2013年,又对该遗址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2300平方米,遗址包括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周代三个年代。发现灰坑、墓葬、房址、窑址、环壕、墙基等遗迹,出土有陶器、石器、骨角器、铜器、蚌器等大量文物。北阡遗址的发掘对深入研究胶东地区文化序列、社会发展、族群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

黄岛区土山屯墓群发掘出土的汉代玉器、琉璃器、琥珀器

近几年,对黄岛台头遗址、胶州赵家庄遗址、胶州三里河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了解了遗址大致范围、遗址地层堆积和文化内涵。

 

亮点

考古让青岛文化底蕴更厚重

大沽河流域、平度东岳石遗址、即墨故城遗址、李沧古城顶遗址、李沧河南庄遗址、城阳财贝沟墓群、胶州周王庄遗址、胶州市西皇姑庵遗址、黄岛土山屯墓群、黄岛唐家莹遗址、黄岛廒上村西汉墓、平度六曲山墓群、城阳后桃林汉墓、胶州板桥镇遗址、平度八里庄汉墓……从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直到秦汉以后,青岛考古人经过10多年的不断勘探,慢慢让青岛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加厚重。

黄岛土山屯墓群发掘现场,考古队员在研究出土文物。

其中,黄岛土山屯墓群发掘项目荣获国家文物局“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奖、中国社科院“2017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奖、“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奖”“山东省优秀田野工地”等奖项。

发掘出土的汉代精美漆器

从2011年到2019年,在土山屯墓群进行了5次发掘,共清理封土10座、墓葬220座,出土文物1000余件套。经历次发掘,厘清了土山屯墓群封土、墓葬的年代、性质、空间分布、层位关系等基本问题,全方位揭示了墓葬和封土的营建方式;封土前发现砖构平台,有助于研究汉代的祭祀制度;出土大量漆木器、纺织品等有机质文物,在北方地区实属罕见;发现的原始青瓷器、漆器等,为研究汉代不同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资料;2枚墨书玉印的发现,补充了汉代用印制度的资料;自铭为“玉温明”的葬具的出土,有望终结关于“温明”的学术争议;遣册和“上计”文书等出土资料,为研究汉代名物制度、政治制度、行政司法等提供了原始资料。

土山屯墓群,与附近的祝家庄遗址(考古调查发现的汉代居住址)、琅琊台遗址(秦汉皇家祭祀遗址),一起构成了规模宏大的遗址群,为进一步探寻秦汉琅琊郡的地望提供了重要依据。

平度八里庄考古发掘项目

平度八里庄小光顶封土墓出土的陶俑

位于平度市古岘镇八里庄村北的岭地上的八里庄墓地,相距六曲山墓群约4公里;墓地东南方向为即墨故城,相距约10.5公里。2016年,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平度市博物馆,对潍莱高铁平度段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基本确定八里庄墓地上的封土墓应为汉代墓葬等相关信息。八里庄墓葬的发掘是西汉胶东国墓葬区域的首次科学发掘,此次发掘对研究西汉胶东国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封土及墓葬形制,为研究汉代胶东区域的丧葬制度、社会制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出土的铜器、玉器和陶俑等精美文物,对研究汉代胶东国区域的手工业、物质文化提供弥足珍贵实物资料。八里庄汉墓考古发掘项目荣获“2018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奖”。

 

链接

琅琊台遗址

琅琊台风景区秦始皇群雕像

琅琊台遗址位于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夏河城村东南5公里处的琅琊山上,是一处性质单纯、建筑规模气势宏伟的秦汉时期高台遗址。据 《山海经·海内东经》,“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盖海畔有山,形如台,在琅琊,故曰琅琊台”。

《史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五巡天下,三次巡视琅琊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登琅琊台,在勾践筑台的基础上建构琅琊高台。琅琊台遗址现存秦汉时期大夯土台基、小夯土台基及陶水管多处。

2013年,琅琊台遗址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琅琊台遗址保护规划》获得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目前已基本编写完毕,报送至国家文物局,等待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