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文化产业导刊 》青岛编辑部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文化生态理论视角下昆曲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余召臣(华中师范   来源:文化产业导刊   时间:2019-11-29
        《文化产业导刊》2019第4期

        《文化生态理论视角下昆曲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余召臣(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摘要:

        昆曲流传600年间,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昆曲在环境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不断交融中形成了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同时昆曲在历史变迁和演进过程中遭遇着社会环境的更迭、多元审美的冲击、消费主义的异化和传承发展危机,昆曲文化生态的平衡被破坏,整体性和持续性被隔断。因此,必须从文化生态理论的角度全面认识昆曲文化生态的结构体系,才能在当代对昆曲进行系统性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实现昆曲的创新和繁荣。

 
  关键词:

        昆曲 文化生态 返本开新 传承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关于继承弘扬优 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也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作出了新的判断,指明了新的方向。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十八大以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强调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同时,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担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责任。昆曲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演出范式,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加强对昆曲的传承和保护有利于缓解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昆曲作为我国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多维度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赓续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脉。
 
  一、文化生态理论的内涵及特征
 
  (一)文化生态理论的内涵
 
  1955年,美国人类学新进化学派学者朱内安·海内斯·斯图尔德发表论著《文化变化理论:多线性变革的方法》,标志着文化生态学正式诞生。文化生态学是在生态学的理论根基上衍生出的新的理论成果,最初研究自然环境对文化在变迁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文化生态理论是研究文化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关系、探讨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发展模式的文化系统结构的基本框架,[1]是用生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化研究文化环境、文化资源、社会环境、文化变迁等因素的关系。随着人们社会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及文化发展形态的不断更迭,文化生态受到各种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文化生态理论通过分析文化发 展形态,探索文化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要素构成及运行机制和平衡与协调发展规律。[3]
 
  (二)文化生态理论的特征
 
  文化生态理论是由影响文化产生、文化发展、文化更替因素以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变量构成的完整体系。文化生态理论涉及到文化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交互关系以及文间不同形式的互动关系。[4]文化生态理论的主要特征:
        (1)整体系统性,文化生态理论强调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将各文化生态因子看做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文化的生态的整体协调是维持文化发展的关键,统一于文化生态体系的文化的产生、发展、变异的过程以及文化自身的生长和衰亡的内在规律需要整 体化、系统化的发展,才能为此文化生态的稳定。所以,文化生态的整体系统性把影响文化的观念、结构、意识形态等文化因子作为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动态共生性,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共生性是指文化诸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共生的观念最初是生态学里重要的观点,即物种的进化与环境的演进会作用于其他生物的变化,并且反作用于相关物种的演进,从而促进各物种协同进化。文化生态学引入了动态共生性的观点,主要阐释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会与外部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及自然环境进 行有机的融合,以适应新的发展形态。

        (3)多样平衡性,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平衡性是指文化生态系统内内不同文化主体、不同文化生态环境以及不同演进过程的相互作用平衡。文化的多样性是维持文化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文化种类越多,文化生态系统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就越强,有利于更多富含文化基因的载体平衡的发展。同时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能够促进文化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4)活态持续性,文化生态系统的活态持续性主要在于在保护人文生态,延续文脉、保存承载文化基因载体等方面上有着完成的体系化的传承脉络。不同的文化形态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承载着不同时代的记忆,维持文化的文化生态是创新文化发展动力体系,优化文化生态发展环境,推动文化生态的系统演进的重要因素, 有利于保持文化的动态传承,保障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昆曲的文化生态溯源与变迁
 
  昆曲的历史发展变迁是动态发展的过程,经历了从起源——繁荣——衰落——赓续的演进。昆曲发展萌芽在元末明初,传统正剧“北杂剧”演出式微,南戏迅速兴起,并且吸取北曲杂剧的艺术特点,形成了“传奇”新戏剧体裁,这些传奇剧的剧目文本也成为后来昆曲的主要演出剧本。明代嘉靖年间的文人魏良辅“愤南曲之讹陋,尽洗乖声,别开堂奥,调用水磨,拍捱冷板”。[5]集南戏、北曲所长,花费十余年,变弋阳腔与海盐腔,创水磨调昆腔。这种新腔的旋律细腻委婉,唱法讲究咬字、归音、气息运用等,风格典雅缠绵,人们称其为“水磨腔”。嘉靖末年,昆山文人梁辰鱼用改良后的昆山腔创作了首部昆腔剧本《浣纱记》,昆曲具备了完整的演唱体系和演出剧目。明代中叶到后期,手工业的发展以及商品的流通,市民阶层的壮大,推动了江南地区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随着商业的发达、人口的流动推动了江南地区文化艺术的繁荣,昆曲在这一时期不仅受文人雅士阶层所喜爱,亦受到广大民众阶层的欢迎。在万历年间,昆曲的影响力由发源地吴中地区扩展到江南各区域以及北方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使得文人雅士阶层的家乐和民间班社争相演出昆曲,出现了“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繁荣盛景。自清乾隆后期起,昆曲逐渐衰落,这一时期,昆曲在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词藻华丽,结构冗长松散,从内容到形式都因受到各种束缚而变得越来越僵化,传统剧目反复搬演,新剧目补充少。昆曲发展的后期仅出现了《长生殿》和《桃花扇》两部代表性剧目。与此同时,新的戏剧形态蓬勃发展,新戏曲采用有别于昆曲曲牌体的演唱方式,创新性的使用板腔体的音乐形式,使得演出结构更加灵活,戏剧化的张力更富有表现力。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和以京剧为代表的花部乱弹经过数回合的竞争,彻底被花部乱弹取代。1921 年,由贝晋眉、徐镜清、张紫东三人为保存昆曲火种,发起创办昆曲新科班——昆剧传习所,以保留昆曲火种。[6]后因经营困难,由上海棉纱巨商穆藕初出资接办。昆剧传习所延请已解散的昆班全福班的艺人,培养了昆曲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传字辈”昆曲艺人。也正是这一批“传字辈”艺人使得昆曲不至于消亡,使昆曲艺术传入了新中国,培养了“继” 字辈、“承”字辈、“世”字辈、“盛”字辈及昆大班、昆二班等优秀演员。
 

 
  三、昆曲的文化生态系统发展状况
 
  昆曲延传至今,其文化生态结构受物质形态、社会形态、文化形态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其传承和发展受到当代文化审美、思维方式、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冲击。
 
  (一)社会环境变迁下的发展异化
 
  昆曲的文化生态系统是由不同昆曲表演程式要素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形成的有机体。昆曲的百年演进积蓄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昆曲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昆曲600余年演进发展的积淀,是世界戏剧艺术的瑰宝和审美艺术的典范,是中华民族艺术有别于其他国家艺术形式的鲜活典范,其独具特色的艺术表演风格对繁荣世界戏剧文化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昆曲兼具文学、诗词、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因素的综合艺术,其文本创作、表演程式对后世的艺术形式有着重大的借鉴作用。但是,昆曲在当代发展中其生态系统出现了异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昆曲在传承发展中,出现不容程度的认识偏差,其中最主要的偏差就是将“创新剧目”作为与昆曲传承和发展的主体,将国 家“梅花奖”的评选硬性规定演员都要有创新剧目才能入围参评。昆曲60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完备的行当体制和程式系统,昆曲的许多技巧和绝活及诸多表演程式是以传统剧目为主要载体,如果不把传统剧目作为传承发展的主体,对昆曲保护传承的根本性的误导和伤害。加之戏曲界不当的评奖导向,导致一大批根本不懂昆曲的导演及剧作家介入昆曲的创作及剧目的创新,其目的已经完全不是保护和传承昆曲,而是为了官员的政绩、演员的获奖晋升等利益。另一方面,则是罔顾昆曲的发展特点,在消费主义文化浪潮鼓荡之下,一味地强调市场化或产业化,进行文化产业化的运营。昆曲的主要功能是社会功能,具有公益性特征,其艺术创作遵循艺术准则,其常演常新的有限即兴性表演形式具有不可复制性,很难作为商业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二)文化生态多元下的审美冲击
 
  昆曲的文化生态的平衡是基于 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 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共生性的关系,是完全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态。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娱乐方式更为多元,大量的西方现当代舞台视听艺术涌入国内,西方强势文化对我国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艺术欣赏等形成的冲击正在加速消解我国本已濒危的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尤其是西方戏剧文化和电影观念的强烈冲击,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向着更加追求视觉刺激转变,传统的表演形式面临着威胁。昆曲作为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昆曲是将中国优秀文化中的留白艺术做动态化展现的演出形式,是诗和画立体的展现。演员借助一桌二椅就能达到“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表演效果。因此,昆曲舞台的传统舞台布景是简单化、留白化、虚拟化的美学。然而,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观众的观赏习惯已经被现代影视的叙事方式所同化,人们看惯了光影艺术的变换,也习惯了高科技带来的各种视觉冲击,再来看昆曲舞台,难免感觉枯燥乏味,部分剧作家或导演打着“实验昆曲”的旗号,受到西方话剧艺术剧本规制的影响,以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趣味为口号,罔顾昆曲的家门行当及表演程式,抛弃昆曲的表演形态中的折、出、场文本结构的固有方法,使用舶来的话剧的表演形态和文本创作手段,在根本上背离了戏曲表演程式和艺术化创作的传统,对昆曲传统艺术价值带来不可消弭的负面影响。
 
  (三)经济环境世俗化下的传承和发展危机
 
  昆曲的文化生态易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也是不断向经济化、世俗化转向。清末“花雅之争”以来,昆曲失去繁荣的社会生存环境,昆曲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成为延续至今的问题。世俗化转变有其益处,能够推动昆曲向普罗大众普及。但是,过度的世俗化则影响着昆曲文化生态的失衡,导致人们审美能力的降低。昆曲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文本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唱腔用词典雅,行腔用字与当代的使用方式有别,因此需要欣赏者具备相对高的欣赏水平。当今时代,年轻观众对昆曲艺术缺乏足够的认知,缺乏昆曲欣赏能力和观赏习惯,昆曲观众老化问题逐渐突出。同时,昆曲在经典的传统剧目传承方面,也面临着科学化、系统化的培养体系。昆曲经典剧目的传承需要老一辈艺人的口传心授和年轻昆曲演员的耐心学习和领会。但是昆曲老一辈艺人却逐渐老去,20世纪20年代苏州昆剧传习所培养的四十多位传字辈艺人已经所剩 无几,蔡正仁、张继青、汪世瑜这辈人真正得到过传字辈老艺人真传的在昆曲界也为数不多。当代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曾说道:传字辈昆曲艺人所会折子戏有800余折,到了他们这一批艺人所会折子戏有400余折,而到当今青年演员所会经典剧目不足200折,昆曲经典剧目的传承问题形势严峻。年轻演员能戏日益变少,昆曲老艺人亟需向青年演员口传心授绝活折子戏,培养昆曲青年后备人才。
 
  四、文化生态理论视角下昆曲的未来发展策略
 
  昆曲的文化生态系统整体系统化、平衡共生化的发展,必须从昆曲的文化生态动力体系、文化生态的发展环境和文化生态的演进等方面,构建昆曲生态的传承发展机制,让“姹 紫嫣红开遍”的昆曲再次“花谢重开月再圆”。
 
  (一)创新昆曲的文化生态动力体系
 
  昆曲的文化生态创新发展的驱动力是社会与经济动力,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群体发展对昆曲文化生态的演进有着不同的影响。随着90、00后新的年轻一代消费主体的崛起,消费形式、消费观念不断更新,这一年龄层的人群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文化消费的观念较强,对传统文化接受能力较高。昆曲这一古老剧种要想获得新生,必须以新的风格、新的水准来满足年轻观众的审美。昆曲文化生态的创新动力必须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 方面做优化,内部要有足够的艺术造诣和艺术水准,外部要有专业化的运营团体和演出品牌。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作为江苏省昆剧院的女小生其独特的的演出风格成为其独特的标志,受到观众的喜爱。2011年,成立石小梅昆曲工作室,策划“春风上巳天”品牌演出,成为昆曲界最优质的演出品牌。石小梅昆曲工作室以独具创意的演出策划,萌潮可爱的推广风格,使古老精湛的昆曲艺术走进了年轻人的审美圈层。2017-2018年,“春风上巳天”策划《桃花扇》演出,以“一戏两看”形式在全国巡演。每年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进行演出,同时,每年出版一部制作精良的昆曲蓝光光碟,目前已出版《桃花扇》、《白罗衫》、《牡丹亭》系列。2018年“一脉相承”戏曲传承工程石小梅专场,四个徒弟颜艺双绝,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走入剧场,在昆曲界形成“饭圈文化”,古老精湛的昆曲艺术为年轻人的偶像文化提供了优秀的崇拜对象。2019年策划的年度演出精华版《牡丹亭》 演出系列、“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系列、 “世说新语折子戏”系列演出,都体现了昆曲在内外部因素的优化下,鲜活的生命力。昆曲的文化生态的创新,必须借助外在力量激发其内生动力。
 
  (二)优化昆曲的文化生态发展环境
 
  昆曲的文化生态健康发展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多元审美的冲击以及观众群体的老化等背景下,昆曲必须要适应在当代的发展环境,推动昆曲的新形式传播以及年轻观众的培养。在当今移动互联时代,必须借助网络视听新平台、新业态,加大昆曲的宣传力度,运用创新手段带动更多青年人群走入戏曲世界,拉动线下演出票房,构建系统完整的昆曲生态体系。同时,加大对年轻群体的培养,年轻观众是昆曲未来的市场,早在20世纪初,北大校长蔡元培让昆曲作为一个专业在大学生根,著名的曲学大家吴梅在北京大学和国立东南大学的课堂上讲授和教唱昆曲,开创曲学研究的风潮,培养了一大批非常著名的词曲专家,为昆曲文化的保存与赓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当代多种艺术形式的爆发,使得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要改变昆曲凋零的命运,就需要培养年轻观众,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主力。
 
  “昆曲义工”白先勇曾说: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戏剧艺术,曾经有过如此辉煌的历史,我们应该爱惜它,保护它,使它的艺术生命延续下去,为下个世纪中华文化全面复兴留下火种。[7]昆曲在当代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可以追溯到2004年,白先勇与苏州昆曲院合作的青春版《牡丹亭》是推动昆曲复兴极其重要的力量,以青春为主打、以大学校园为阵地大力推介昆曲,由于这一系列的宣传,使年轻人重新认识昆曲真正成为昆曲的观众,青春版《牡丹亭》不仅在全国各大高校演出,也走出国门在海外高校进行巡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被称为“一出戏普及了一个剧种”。同时昆曲专业院团也要承担起培养昆曲观众的重任。上海昆曲团每年组织100多场进校园、社区活动,20年锲而不舍的市场培育,吸引了大批年轻的观众,打破了以往把艺术与生存、市场与管理相对立的弊端,提供了有效的借鉴经验。通过新媒体的多元传播、青春版演出形式的策划以及进校园进社区下基层的宣传都有助于昆曲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化和传承发展条件的改善。
 
  (三)推动昆曲的文化生态系统演进
 
  昆曲的文化生态多样平衡发展,就必须把握在动态演进过程中对昆曲文化资源的进行有机的挖掘、保护与发展,集成优秀的传统演出剧目,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返本开新,对昆曲进行创造性转化合创新性发展。昆曲的经典剧目需要从昆曲文本创作规律及场上演出形态进行继承,要在传承的基础上除粗取精,除芜存菁,遵循昆曲特有的表演行当和程式,经过不断的加工提炼,使其具备特定的古典文化气质,尽量保持其原汁原味的演 出。江苏省昆剧院的《白罗衫》就是在传统剧目《看状》一折的基础上,经过石小梅和张弘夫妇的艺术化的再创造,把寻常的清官断案戏演绎出了古希腊悲剧式的惊心动魄,赋予了这一传统文本人性的光辉与现代的光晕。[8]同时,石小梅的原创昆曲折子戏《铁冠图·观图》、《二胥记·哭秦》、《春江花月夜·乘月》等都是遵循传统昆曲的表演程式再创作的典范。上海昆剧团自建团以来,抢救、整理演出了近300部精品传统折子戏和近70部整本大戏,原创、改编了众多优秀作品。[9]在昆剧《长生殿》的重排,在传统折子戏的基础上,依托原著,恢复捏合从未传承或演出过的三十余折戏,重新焕发了《长生殿》的生命力。在汤显祖逝世400之际,上昆复排了完整的《临川四梦》,成为剧团的经典演出剧目。上昆还在尊重经典的基础上创排《司马相如》、《琵琶记》、《班昭》、《景阳钟》 等优秀剧目,打通传统文化与现代观众的审美阻隔。在昆曲的返本开新中, 还要注重对昆曲全本戏创作的重视。折子戏的演出传统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从传统的全本大戏中撷取的最富有戏剧性的出目,在形式和内容上最能体现昆曲的艺术特征,人物形象生动,情节安排别出心裁,唱念做打也最能展现演员的功夫,故而最能吸引和赢得观众。然而,昆曲的文化生态平衡发展还要注重全本剧目的创作和演出,昆曲全本戏承载着剧种的文学厚度和审美形态,文学性和思想性是折子戏无法取代的,所以要加强对全本剧目的恢复和创作。
 

 
  五、结语
 
  回顾昆曲的文化生态的演进概况,探究昆曲的传统艺术特色,目的在于从理论与实践中, 把握昆曲艺术的发展规律,从而使昆曲未来的发展走向更为明确的目标,旨在以昆曲为例深入探寻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面临着两种不同的命运选择,一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怀着悲戚感走进历史博物馆。另一种是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返本开新,挖掘传统艺术文化的精髓,去粗取精,不断扬弃。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下,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艺术方式有机结合,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传统艺术进行创新性发展,既能有效促进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理解与接收,又能进一步推广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祎。文化生态变迁:一种跨文化传播理论建构的框架[J].传媒观察,2018年第6期。
  [3]黄正泉。文化生态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5]沈宠绥。度曲须知[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6]周传瑛。昆剧生涯六十年[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
  [7]白先勇。我的昆曲之旅[J].万象,2001年第7期。
  [8]岸青青。一杯苦酒,敬那个从残本里走出来的“大男主”——昆曲《白罗衫》观后[N].中国艺术报。 2018年12月。
  [9]刘玉琴。从上海昆剧团看改革开放40年昆曲的传承创 [J].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