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2022  建筑  2023  /峰会/  文化产业  /佟涛/

青岛:那些年一起追过的老字号

      大鲍岛,在青岛人心中是一块守望民族精神的神圣之地。它犹如一块具有强大磁力的吸铁石,把“胶济铁路上大大小小的市镇和形形色色的市场产品拉进自己的辐射半径中”。于是,商业街区逐步形成,大小店铺鳞次栉比。时间是最好的筛选器,它把一些拥有年代传承的商店、产品,根据诚信、技艺、服务等,划分出了具有良好口碑的优秀品牌,老字号便诞生了。

      青岛:那些年一起追过的老字号

     “身穿谦祥益、头戴盛锡福、吃饭春和楼、看戏去中和、看病宏仁堂”,这是上世纪30年代,老青岛人之间流传的民谣。五句话五个老字号,而每个老字号又不仅仅是这个行业的代表。其实,还有一个顺口溜:“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手戴亨得利,吃饭劈柴院,有病宏仁堂,听戏上华乐(中和)”。简单的几句话,把在街里的老字号根据功能进行归类,足以说明这里商业之繁华,可谓吃喝玩乐,几天都不重样。

      不久前一大早赶到老城区,居民和街区一样,刚刚睡醒,生活节奏缓慢,年轻人打着哈欠走向公交车站,手里提着在四方路购买的早餐,老人三三两两来到市场买菜。如果时间充足,大可以到德县路馅饼粥吃顿早餐,馅饼、家常饼、荷叶饼、粥。这是一座清真饭店,成立于1936年,特色菜系有八宝粥、它似蜜、东坡肉等,冬日涮羊肉的“共和锅”一度成为特色。65年前,也就是1950年,这里曾举行过盛大的仪式,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的幼子、也是著名京剧演员尚长荣,在这里拜吴富瑞为师,青岛名伶吴素秋参加了仪式。馅饼粥的经理铁子珍与尚小云是好友,还是尚长荣的义父,凭借这层关系,馅饼粥得以承办这次盛大的仪式。

     青岛:那些年一起追过的老字号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吃在大鲍岛是最为享受的事情,鲁菜首选春和楼,粤菜可以选择英记酒楼、广安隆、广聚隆(三家后合并为广州食堂),另外,顺兴楼、元惠堂、聚福楼都可以让人吃得体面又美味。“三代人都在顺兴楼等地宴请过:以王垿为代表的逊清遗老,梁实秋、杨振声等组成的酒中八仙,还有赵太侔等人组成的后八仙”,鲁海生前曾对自己没有去过顺兴楼感到遗憾。

      若不去大酒楼,小吃也有众多不错的选择,比如十乐坊锅贴,比如李家饺子,86岁的名医朱震教授小时候住在台东,和母亲逛街最为开心的便是吃一顿老街里的锅贴,“再也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锅贴了”。包子当属苟不理包子,“当年在其旁边还有家津津社,两家竞争,记得津津社还曾出过一个对联,只有上联‘津津社的包子津津有味’有奖征对,一直没人对上来”,鲁海说。

     青岛:那些年一起追过的老字号

      如果要是吃零食,可以去海滨食品店,这家金字招牌曾并入了万康、万源永等食品店,万康的股东之一是吴振亭的爷爷吴元龙,吴振亭告诉记者,食品店后来发展为“泰康”,并从国外引入了饼干生产线,生产的“灌装金鸡饼干”数十年为青岛人津津乐道。“现在想起来都馋得慌”,鲁海说。其实,提到糕点,上年纪的都知道万福临,“送礼不送万福临,就不上档次”,这是老青岛人共同的理念。

      当年,主要的饮料不是西洋的咖啡,而是传统的中国茶,瑞芬茶庄人尽皆知,老居民单志先最爱里面的茉莉花茶,“经济实惠”。能够让瑞芬成为老字号的不仅仅是他家的特色茶叶,还因为他们对服务员近乎严苛的要求:“男服务员必须剃光头,女服务员不准涂雪花膏,不准出现香料,怕串味”,鲁海说,这种规定在现在不可能出现,也是瑞芬能够胜出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