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 青岛市博物馆多奇妙
5月18日,又到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聚焦博物馆的“奇妙”时光。作为地域文明的薪火传承者和优秀文化的弘扬者,青岛市博物馆在此期间,开启新展《黄河从草原上流过——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展》,邀你共享最新的馆藏文物研究成果,还有内容丰富、品质上乘的活动,带你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
240余件(套)珍贵文物呈现“黄河文明”
走进青岛市博物馆,感受黄河文明的灿烂辉煌。《黄河从草原上流过——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展》,16日正式揭幕。展览以历史发展脉络为序,通过“根脉——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滥觞之地”“纽带——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家园——中华大一统观念下的交流融合”三个单元的内容介绍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范围内的古代文明遗迹、遗存和历史文化。
青岛市博物馆策展人周瑞介绍,展览集合了内蒙古自治区8家单位共240余件(套)的珍贵文物,旨在表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内蒙古地区所作出的独特贡献、所展现的文化魅力。重点展品如鹿角金步摇、居延汉简、吐尔基山辽墓出土马具、陈国公主墓妆具玉组佩、耶律羽之墓“万岁台”金花银砚盒等,高贵典雅、精美绝伦,充分展现了精湛的艺术创造力和辉煌的黄河文明。“其中很多展品都与‘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有关,观众可以在观展中细细品味。”周瑞说。
此外,青岛市博物馆与北京大学校史馆、山东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五月的风——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展》也正在展出。
陈介祺旧藏陶文阶段性研究成果首展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青岛市博物馆党总支副书记赵好介绍,契合这一主题,博物馆今年首度向社会公布馆藏陈介祺旧藏陶文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介祺被称为“有清一代金石学之冠”,青岛市博物馆藏陶片共计1730件,其中陈介祺旧藏1592件,其它来历者138件,为博物馆收藏的一大特色。为持续深化文物基础性研究,2023年青岛市博物馆联合山东大学,对这批珍贵陶片藏品进行调查、整理和研究。5月17日,特向社会公布馆藏陈介祺旧藏陶文阶段性研究成果,部分陶文高清影像资料将通过青岛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和馆内文物魔墙对外发布。相关图书将于今年年底出版。
5月18日当天,青岛市博物馆还有多个互动活动,邀请大家以物论史,触摸文化温度。赵好介绍,当天上午9时30分,相关专家坐镇博物馆,将面向社会开展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
此外,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徐思民也在当天上午9时30分开讲《让文物活起来——古代工艺的生命力转移》。国际博物馆日,青岛市博物馆还有山东木版年画制作体验惠民活动,志愿者们进行馆藏基本陈列等多个展厅的定点公益导赏讲解,还有相关文创礼盒优惠等。
丰富社教活动吸引观众进入博物馆
博物馆不仅提供长知识的展览给你看,更有许多社教活动,让你在沉浸互动中穿越时空,了解大千世界。根据中国博物馆协会的解读,2024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目前,青岛市博物馆已有多个社教活动在全国获奖。
让《博物馆奇妙夜》在真正的博物馆里上演。青岛市博物馆开放部主任项顼介绍,自2014年启动的“夜色青博”时尚文旅活动,获得了“2021年度全国优秀文博社教案例”;“博琴雅韵”古琴艺术传承活动项目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博乐伴成长”博物馆特色选修课程进校园社会教育活动,荣获全省博物馆十佳社会教育案例奖项,这是继“东夷探源”和“书的故事”之后,青岛市博物馆又一次荣获省级社会教育案例。“该项目结合馆藏文物和传统文化,实现“让文物活起来”的总目标。500余场次的馆外授课,受众5万余人次。”
青岛市博物馆还有系列“线上打卡”的活动。2023年里,“博悟正青春”红色线上打卡研学,是基于《青岛史话(四)》展厅开展的;“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延安精神”线上研学,契合红色主题展《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近期,依托《五月的风——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展》,推出“博悟·战火中的青春”线上研学答题活动……线上活动更为及时灵活,也可以让更多人受益。
2023年暑假期间,青岛市博物馆推出了“我是城市推荐官”活动,以游馆打卡的方式让观众们化身城市推荐官,跟随通关手册上提供的线索,走近青岛,了解青岛。2024线上冬令营——国宝小卫士,探访青岛重要考古遗址发现。系列活动将在今后继续完善,让博物馆真正融入大家的生活之中。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贾小飞 实习生 朱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