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抢占“新”机,下好文旅经济“先手棋”
今年的“五一”假期,有望成为青岛文旅着力激发新动能增长“乘数效应”的一个重要起跳点。
一方面,海内外游客新订单纷至沓来:携程榜单上,青岛是“00后”十大热衷旅游目的地城市,排名入境游热门目的地城市第五位;途牛数据显示,青岛与上海、成都、长沙、重庆、北京等城市备受20至25岁年龄段游客群体关注;途家民宿平台上,青岛预订量排名居全国第五……
另一方面,城市文旅新场景密集开放:青岛湾栈桥码头即将启用,公交、地铁、游船可“一票通城”;青岛极地海洋公园二期主题场馆完成升级,新场馆“深海奇幻——水母秘境”和“海平线剧场”正式开业;青岛方特大型原创舞台剧《猴王》开演,带游客感受惊喜欢乐的“丛林秘境”……
游客与城市的又一次“双向奔赴”开启在即,如何将文旅的大“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量”,一个关键就是要看其对游客多元需求的回应精准度。而这种精准度的实现,有赖于对自身资源禀赋、发展优势、问题短板的深刻理解和辨证认识,在此基础上加快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深耕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开启一场抢占“新”机、应对变化、掌握主动的加速跑。
要读懂游客期待,增强核心竞争力。大众旅游新阶段,旅游成为美好生活的“刚需”,推动行业朝着灵活、个性、多元的方向发展。从本质来看,体验是旅游的核心,好的体验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产品。北京环球度假区京外游客占比超50%,充足的客源和高频次复游助力度假区形成产业链联动闭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年度观剧人数超过1200万,河南省外游客占70%,中牟县成为“中国主题乐园第一县”。由此可见,要让“流量”背后真正看到“留量”,必须加快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加强谋划招引,争取引进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辐射带动性强的大型文旅项目,发挥其自身能量和溢出效应,快速拉动区域消费和产业发展,让假日和旺季“流量”可承接、可转化。
要讲好青岛“故事”,提升品牌穿透力。增进情感交流、缓解紧张焦虑、感知美好生活……开启一段旅程的理由可能五花八门,但“说走就走”的冲动深层次上却与能否获得情绪价值息息相关。一张张富有情感张力的品牌名片,对旅游目的地来说必不可少。要用好热播影视剧做品牌,借鉴《去有风的地方》催热云南乡村游、《繁花》带火上海都市游等经验,将《南来北往》等影视作品取景地串珠成链集中推介;要用好海洋旅游资源做品牌,积极宣传推介“海上看青岛”系列旅游产品,丰富帆船、游艇等特色旅游体验,增加海上旅游运力,将其打造为来青游客的“必选项目”;要深挖历史文化元素做品牌,特别是在历史城区,既要融入潮流业态,更要做好文化挖掘、传承和保护,让日游夜游同样精彩。
要培育新型消费,发挥综合带动力。青岛是首批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肩负积极培育壮大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和水平的责任。要积极培育“跟着节会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等特色模式,在做优做精节会活动上下功夫,全面激发市场活力;要积极推动文商旅融合,顺应旅游消费向旅游景区、度假区、街区和商圈集中的趋势,做好资源整合、业态嵌合、要素聚合、政策统合,以首店、首发、首秀、首展等吸引游客;要积极创新农文旅融合,加强露营、民宿、采摘等场景的管理和运营,捕捉年轻游客注意力。此外,还要不断探索各行业与文旅的“适配性”,如在交旅融合、金融赋能文旅等领域先行先试。
旅游城市的“走红”,往往源起于一段段“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佳话;旅游城市的“长红”,离不开以资源禀赋为载体的长期产业耕耘。我们要用好“五一”假期这样难得的假日样本作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放大镜”,增强面向市民和游客的主动服务意识,创造温馨、舒适、精致的旅游消费环境,让国内外游客在青岛感受到“好客山东、礼仪之邦”的文化魅力,并从中思考和探寻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