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2022  建筑  2023  /峰会/  文化产业  /佟涛/

青岛这座600多岁的古城,周末节假日秒变“网红打卡地”

田横镇藏着一部“海防史”

古城、古村、活化石……600多岁雄崖所周末节假日秒变“网红打卡地”

每逢周末节假日,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雄崖古城都会秒变“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的市民来到这里,走进海防博物馆,登上古城楼,沿古村拾级而上,参观军屯、练武场,穿越回到明朝,感受600多年前这里发生的海防故事。这个春天,雄崖古城接待游客数万人。“五一”假期前夕,青岛早报记者来到雄崖古城探访发现,这里不仅是目前山东省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海防遗存,而且整个古村落生态保护完好,市民和游客在这里零距离与古人对话,探秘明代海防英雄抗倭的历史密码,收获的是文化与休闲旅游融合所带来的灵魂乐趣。

周末秒变网红打卡地

一座古城,一个古村落,是一部海防史,更是一座英雄之城……走在雄崖古城的道路上,古朴的石板路仿佛在诉说600多年的沧桑巨变。青砖墙,石头路,十字街贯穿南北,建筑古朴,民风淳朴。

青岛这座600多岁的古城,周末节假日秒变“网红打卡地”

雄崖古城。

今年开春后,记者曾多次在周末来到雄崖古城,发现平时安静的古村落在周末和节假日会突然热闹起来。青岛市区和周边的许多市民自驾来到这里,感受历史文化带来的幸福感。来的游客多了,当地村民就将自家的农产品拿出来,摆在古城道路两边,让前来古城的市民挑选。

田横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雄崖古城是山东唯一保存完整的海防文化历史遗迹,经过这几年的保护工作,保持了很好的原生态文化面貌遗存,构建起了当地全域旅游的新画面,也加速着当地“文旅融合”的新发展,每逢节假日都会有成千上万市民前来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据统计,清明假期累计有超万人来到这里休闲旅游,预计今年“五一”假期,人流量将创新高。

穿越历史与古人对话

600多年前,“一李双王陈韩陆”的军户祖先们从安徽、江苏、河南、云南等地长途跋涉,迁徙而来,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先民们一面屯田种地,一面保卫边疆。朝代更替,风云变幻,雄崖古城由军事重地变为古村落,因为保存较好获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成为明代的最后一座明代所城。雄崖古城内现有南城门、西城门、古城墙、观音庙、玉皇庙等历史古迹,后来建成的雄崖所海防博物馆,讲述着明代将士抗击倭寇的英雄故事。

其实,7000多年前已有先民在田横镇这片土地上生活。随后的数千年间,这片热土上不断变迁,尤其是海洋渔家文化的传承一直不曾断流。在雄崖所建成之前,因为战乱频仍,加上金朝对汉人的杀戮,使得人口大量死亡、外逃,这片枕山瞰海、东临大海、西扼群峰、易守难攻的土地一片荒凉。到14世纪前后,倭寇经常侵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掠夺百姓及财产,“倭夷寇即墨、诸城、莱阳等县,沿海居民多被杀掠”。百姓苦不堪言,加上内患未除,朱元璋决定在沿海冲要之地成立卫所,筑城堡、墩台,守以重兵。从洪武五年(1372年)开始,先后成立了胶州千户所、灵山卫、鳌山卫等。1402年,雄崖守御千户所经过军户的艰苦建设正式成立,因白马岛上有雄伟的赭色大断崖,古取名雄崖所。作为守御千户所,雄崖所的级别高于普通的千户所,直接隶属于山东都指挥使政司。

青岛这座600多岁的古城,周末节假日秒变“网红打卡地”

西门看海。

时间因历史而生动,历史因精神和思想而丰赡。几年来,雄崖古城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入选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试点首批古村落,村民们尽可能保留遗迹的原生态,传承着不可间断的雄崖古城历史基因,他们以理解的姿态,再创了一种与古人一起生活的方式。整个村落,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或前朝旧制黑色的小青瓦覆盖,或后人翻建黏土红瓦罩顶,斑驳陆离之中一抹抹亮色传承着人们的生活。

沧桑古城讲述“海防史”

漫步在即墨区田横镇的雄崖古城墙上,满目的颓垣和斑痕皆是历史的风景。脚下的一砖一瓦任风雨沧桑,依然波澜壮阔,从容自如。

因为朝代更替,城内四所大门现在仅存两个:南门和西门。村里的老人回忆,在新中国成立前,住在雄崖古城内的村民晚上睡觉一般不用关门,四个城门一关,固若金汤,一个人也进不来。雄崖古城不大,但管辖的墩堡、军屯遍及周边,形成了“雄崖所地域”现在的大部分带有“屯、营”等名字的村落,都是当时的军屯和练兵、屯兵之地。

青岛这座600多岁的古城,周末节假日秒变“网红打卡地”

雄崖所南城门。

游走在小城之内,记者发现在南门和西门周围都有聚在一起聊天的老人,尤其是西门,城内西高东低,从西门看下去整个小城和海相连,不远处的白马岛(如今已与陆地相连)犹如巨大海龟在海面遨游。老人聊古谈今,惬意的姿态与村庄的古朴静谧相得益彰。老人说,闲暇之余,村民们都爱在城墙下晒太阳,不管冬天多冷,只要到城墙下一坐就会感到温暖如春;而到了炎热的夏天,城门的通道里就像装了“空调”,是乘凉的好去处。

雄崖所为周长2公里的正方形城堡,城墙上用青砖砌成垛口,墙外有护城河环绕,建有“奉恩”“迎熏”“镇威”等城门。走进南门的城门洞,脚下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两旁内壁的夯土与石砖,仿佛在告诉我们,“金戈铁马”曾经从这里奔腾而过,荷锄牵牛的农户曾经从这里往来于集市、农田间。

在南城门的城墙上,俯瞰全城,两条主要街道由此向东、西伸展,笔直地贯穿南北东西四个城门,地势也是西高东低,呈梯级延伸,全城以这个十字为中轴线,四面辐射开去。在南城门上方的庙宇主殿供奉着观音菩萨塑像,观音殿两侧设有两个偏殿,分别供奉文昌帝君和文财神塑像。现在周围的村民仍然会来到这里赶庙会。

此外,雄崖古城还设立了雄崖古城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先民溯源、卫所设立、明清海防、屯田民俗等8个展区。如今,雄崖村民世代守护着这座古城,为更多前来了解海防历史的游客提供各种服务,传承着先祖留下来的这笔宝贵遗产。

记者观察

休闲旅游青睐“文化味儿”

如今,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更加追求文化精神层面的享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市民,趁节假日学习身边的传统文化,大家在与古人的“对话”中、不断从发现解锁青岛厚重的历史文化密码中有所收获,一种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让深藏在田野乡村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在信息互联网新时代,去过雄崖古城的人,用一部手机将古城文化不断传递,让这座深藏于乡村田野之中的海防文化古城逐渐被更多人了解,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当地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为子孙后代保护好这座明代古城,让更多后人了解这段灿烂的文化,透过这段历史故事,将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一城山水画卷,千年人文雄崖。正是保存完整的原生态海防古城,吸引着众多目光。雄崖古城历经沧桑的城墙,冲破了历史的阻隔,以开放的胸怀滋养了当地的村民,撑起了和平的岁月。随势起伏的长街,令人回味着曾经热闹的生活和波澜壮阔的历史,更给予了前来感受海防文化的游客更为丰富的遐想空间。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撰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