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柳腔做鸟笼 外籍友人走进即墨区移风店镇体验非遗魅力
早报3月19日讯 3月19日,来自青岛通济实验学校的外教Julian Millidge走进即墨区移风店镇,沉浸式体验地方传统戏曲柳腔,观看大欧鸟笼制作,近距离感受中国非遗。
“柳腔起源于即墨区大沽河流域,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其表演清新质朴、风趣生动,被誉为‘胶东之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柳腔博物馆,讲解员向Julian介绍了柳腔的起源与发展。随后,在柳腔演员的带领下,Julian穿上戏服扮成小生,沉浸式学习柳腔。
“贤妹,你来看。”水袖一甩,眼神一定,他一板一眼的学唱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柳腔演出,体验感非常好,柳腔太棒了。”Julian对柳腔表演赞不绝口。
随后,Julian又来到大欧村的鸟笼记忆馆展馆,深入了解大欧鸟笼的发展历史,参观了鸟笼的成品及其延伸物件。在近两米高的鸟笼前,讲解员告诉Julian,完成这样一个作品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太神奇了。”对于中国手艺人的精湛技艺,Julian不禁感叹起来。现场特意安排了体验环节,Julian动手学习了穿笼丝。据了解,大欧鸟笼制作始于明代,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大欧村是目前中国江北最大的鸟笼加工专业村。
通过深入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Julian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在青岛生活了7年,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国非遗,感觉非常棒,希望以后能有机会了解更多中国的传统文化。”Julian说。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袁超 通讯员 于思玮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