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2022  建筑  2023  /峰会/  文化产业  /佟涛/

青岛:历史建筑如何“向史而新”

通过挖掘传统建筑修缮工艺,青岛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过程中充分发挥“古法”作用,创新融合现代施工技术,以期“修旧如旧”——

历史建筑如何“向史而新”

李勇和历史建筑结缘,已经50年了。

彼时,他从学校毕业后便被分配到市南区修建公司,负责房屋日常维修工作,一干就是30年,这让他对历史建筑原本的结构和工艺都颇为熟悉。如今,随着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启动,年过70岁的李勇决定重返建设一线。

“见到这些历史建筑,就和见到饱经风霜的老朋友一样,我盼着它们能重焕新生。”像李勇这般的老工匠们,有情怀有技艺,掌握传统工艺、熟悉符合规制的建筑物料,是历史建筑与年轻建设者之间“对话”的桥梁和纽带。

修复历史建筑是个细致活儿,需要靠有经验的工匠们手手相传地去做。“年轻人没见过历史建筑以前的样子,他们愿意学我就愿意教。”如今的李勇体力不输年轻人,每天辗转于40多个里院内,指导修缮工作,虽然很苦很累,但他甘之如饴,“不为别的,把老工艺做法传承下去,本身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事。”

“匠”之不存,“技”之难在。悠悠中华文明史的存在,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国工匠的传承。万里长城的雄伟、敦煌壁画的惊艳、苏州园林的精致、龙门石窟的庄严,这些“传家宝”如今风采依旧,无不凝聚着无数匠人的心血。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很多城市都将历史建筑的保护放在重要位置,这既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传统风貌、提升城市品质意义重大,同时也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

在此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工匠技艺。

前不久,青岛历史建筑价值要素保护工匠技能比武大赛再度启动,这已是青岛连续第三年举办该项赛事。今年,“工匠大赛”吸引了更多目光:“更具操作性、更接地气”,与前两届大赛固定场地、固定项目的方式相比,本届比赛创新采用“实体实战”方式开展,竞赛要求融入项目建设,开展为期3个月的比拼。

变化的背后,传递出一个信号——目前大赛已成为青岛传统建筑修缮工艺挖掘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正渐渐成为本行业工匠队伍培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借由此,让修缮技艺代代传承,让那些穿越时光而来的沧桑建筑,更好地“走向”未来。

把历史建筑当成“工艺品”

北京有四合院,上海有弄堂,青岛则有里院。如果说,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瑰宝,那里院对于青岛来说就是“瑰宝”当中最具特色的那一块。

青岛:历史建筑如何“向史而新”

青岛历史城区不少建筑已焕然一新。张若洋 摄

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北方传统合院式建筑与外来因素相结合,由此衍生出青岛里院建筑:这种具有围合态势的商住(或居住)建筑形式,是近代中国“里”式建筑在青岛的地域性诠释。里院一般为中国人建设并使用的商住两用建筑,临街一层多为店铺,二至三层为住宅,沿地块、地形周边布局,多采用错层形成院落,院内每层设置外廊和楼梯连通住户。

纵观历史长河,从六千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到五千多年前半坡遗址木骨泥墙建筑,直到殷商时期初步形成中国特有的木构架体系和建筑风格。青岛的里院,也正延续了木构架风格,木梁、木柱、木廊、木檐等彰显出传统中国建筑的古朴精致之美。

然而,这也给修缮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干千年,湿千年,干干湿湿两三年”,反映的就是不同温湿环境对木材使用年限的影响。据李勇回忆,由于长年累月的干湿交替,修缮前绝大多数里院的木制房梁都已坍塌、破裂、腐朽……而修缮工程最难的地方就是要把原来已经腐朽的、坏掉的木构件,照原样加工修补上去。

“瞧!以前这个梁的梁头部分腐朽严重,我们就用夹板结构加固,再开展防虫、防火、防腐处理。破损严重的木体也要同步更换。”

“修缮历史建筑,一砖一瓦、一木一梁,都有各自的‘道道’,就像房梁上的木梁纵横交错,每一颗螺栓打在哪个位置,都有力学讲究。”

……

青岛:历史建筑如何“向史而新”

李勇(左)和贾东鹏一起研究建筑工程图纸。王冰洁 摄

在位于四方路28号的维新里,谈起当初的修缮经历,李勇滔滔不绝。在他看来,要把这些历史建筑视为工艺品,修缮时不仅要精益求精,更要尊重历史,把原有的木构件最大程度利用,这种“旧”,不仅是为了保持历史建筑本体的原真性,也延续了维修技艺的传统性。

建筑修缮是“内外兼修”的工程,经过设计和施工,不仅要还原建筑外表,更要确保其内在的安全、合理。现代化科技手段便能在这方面派上“大用场”,微钻阻力仪、地质雷达、红外热成像仪……有了这些先进的设备,使历史建筑检测技术从表层探测向深层分析过渡,无损检测精度有了很大提高,进而成为历史建筑得到合理保护、延年益寿的重要支撑。

工匠大赛中,还将历史建筑的墙面修缮工艺,作为竞技专项之一。

先上好粘结抹灰层,将白灰、水泥、细沙以一定的配比调成晃晃灰,再用专用刷蘸取后对着“皮灰”墙面一点一拉,依靠晃晃灰的塑性及粘结力顺势拉出一个个立体花毛,勾勒出建筑外墙面的艺术性装饰。这种工艺就叫点晃晃,名字取自青岛的方言,操作起来十分考验工人的耐性和稳定性,只有始终用力均匀,才能排列自然、富有美感。

“点晃晃、扒拉石这些都是青岛地区独有的工艺,看上去简单,其实需要很多道工序。”张福秀是去年工匠大赛的获奖参赛者之一,他告诉记者,一面墙的外部修缮就要经过近十道工序,有时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往往需要将各类原料适配至少几十次,“只要肯花心思,总能找回历史建筑最初的模样。”

不久前,青岛首次里院建筑全面普查顺利完成:青岛现存里院建筑370处,全部位于市南、市北两区。截至目前,已完成修缮活化利用的有176处,正在开展修缮的104处,已纳入修缮计划的15处,其他75处将根据老旧街区改造等工作适时开展。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中心工程师王俊峰介绍,此次工匠大赛结束后,青岛还会及时推出大赛成果——《青岛市历史风貌建筑修缮传统工艺工法图集》,以期对本行业从业者开展历史建筑修缮起到一定引导与借鉴作用,更好促进历史建筑保护工作。

“工匠精神”在历史建筑修缮中传承

历史建筑修缮,人是关键一环。由于传统工艺复杂难学,绝大多数年轻人不了解传统工艺,导致这个行当普遍出现青黄不接现象,有“工”没“匠”。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岛的建筑繁博多姿,在我国近代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要想让这些历史建筑再现当年风采,传统工匠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

“95后”建设者贾东鹏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最感激的人就是李勇。“望板、檩条、椽子等等,最初听到这些传统词汇,我们都听不懂。”尽管是土木工程专业出身,但贾东鹏在大学期间所学的施工对象都是工业与民用建筑,“说白了就是钢筋水泥混凝土,还好有李师傅手把手带我们入门。”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李勇却并不担心,“只要他们积极好学,我就会倾囊相授。”上了年纪的李勇不会用绘图软件,便用笔纸把每座里院修缮要点和工艺结构画成草图,还周密地用文字注明解释和注意事项。

这些手稿既是年轻建设者的“锦囊秘籍”,同时也成为里院规划设计的重要参考。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经过李勇几年来的“传帮带”,贾东鹏快速成长起来,如今已成为独当一面的项目总工,也是李勇口中最得意的徒弟。“这些年轻人有文化有水平有责任心,很多老技法他们只是没见过,但一点就通,学得可快哩。”话到此处,李勇的笑容由心而生。

其实,在时下青岛历史城区火热的历史建筑修缮场景中,像李勇和贾东鹏这样“师与徒”的身影,还有不少。老师傅们为仍能发挥余热而振奋,年轻人则为拥有一技之长而感到踏实。

人在则技在,技在则艺传。“工匠大赛的持续开展,初衷就是为了培养一批年轻的‘工匠’手艺人,走出一条历史建筑修缮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市保护和更新处赵娜介绍,在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过程中,保护内容不单是建筑本身,也延展到建筑文化、施工技法等诸多元素。通过师徒“传帮带”,传承的不仅是手上的技能,更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历史建筑修缮中的“变与不变”

历史建筑修缮是一个“内外兼修”的工程,不仅要还原建筑外表,还要达到建筑的保护、历史信息的留存与延续和兼顾未来使用之间的平衡。

在上海杨浦滨江地区的改造中,总设计师章明一开始便明确了设计思路——“向史而新”。在他看来,城市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看待过去的态度,“时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留下痕迹,我们当下建筑师的工作就是如何把蒙在历史信息上的那些浮尘拭去,让时间的厚度慢慢地在城市中凸显出来。”

他们将历史看作一个连续且不断叠加的过程,新介入的元素既保持着对既有环境的尊重,同时又以一种清晰可辨的方式避免和既有环境的附着与粘连,与之形成比对性的并置关系。建筑的目的既在于包含过去,又在于将这些过去转向未来。

这种新与旧的同存,其实就是历史建设保护修缮中需权衡的“变”与“不变”。

既要保护,又要改造,如何保持两者平衡?“价值要素”是一幢历史建筑的灵魂所在,是区别于其他建筑的根本特征。在更新保护中,青岛格外重视对历史建筑“价值要素”的保护。“我们采用‘田野调查’方式,进行多轮数据普查,实地梳理每一栋现存历史风貌建筑的‘价值要素’,陆续编制完成《青岛市历史建筑图册》《青岛市传统风貌建筑图集》《青岛市一级保护风貌道路图集》,为保持历史城区的传统风貌特征提供第一手原始数据资料。”据王俊峰介绍,去年,省人大常委会还批准通过《青岛市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条例》,专门为青岛历史建筑以及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提供法规依据。

与此同时,邀请专家采取“查、看、问”等方式对建筑保护等级和价值保护要素开展分析判定,从源头把控每一栋建筑的“价值要素”保护方案,还原每一处建筑的历史风貌。此外,寻访民间工匠艺人、房屋修缮企业,深层次挖掘“价值要素”经典工艺工法,整理编制《青岛市近现代历史建筑修缮施工导则》,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充分发挥传统工艺工法作用,以“绣花功夫”打造“修旧如旧”修复效果。

相较于基于历史价值的“不变”而言,以现代使用需求为出发点,在内部空间设计上开敞成为一个大开间,以最大程度地释放净空,适应后期的灵活使用,是为“变”;在按照原材料、原形制、原做法的基础上,修缮手法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时代新元素,也是为“变”。

前不久,大学路网红墙修缮工作顺利完成,其中便创新融合现代施工技术:探索加挂不锈钢钢板网对墙体全面加固;增设耐碱防裂网格布,有效防止墙面开裂;墙面抹灰层采用红色水泥砂浆、红色耐碱腻子,确保红色永驻;“宫廷红”粉刷增加面层厚度,采用“一底三面”,转角部位“一底五面”,极大提高了红墙使用寿命和整体效果,既为网红墙“强筋健骨”又“添妆上色”。

青岛:历史建筑如何“向史而新”

建设者正在认真修缮大学路网红墙。王冰洁 摄

在历史文化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通过工匠大赛的持续举办,相信将有更多青岛历史建筑“向史而新”,也有更多年轻工匠在日复一日的技艺修炼中实现人生价值,将我们宝贵的传统建筑艺术传承下去。(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王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