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火与诗意间生机勃发 青岛小鱼山文化名人街被年轻人“刷屏”!
这条“街”与时尚旅游所暗合的文艺范儿,已经被年轻人“刷屏”
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在烟火与诗意间生机勃发
“浓郁的阿拉伯建筑风格、可以俯瞰美术馆大殿的视野、精美的中古花式地砖和浪漫怀旧的石头旋转楼梯……”日前,青岛市美术馆伊斯兰楼对外开放,这座始建于1934年的两层建筑,经过时光洗礼,首度接纳参观者,为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增添了一个簇新的文艺看点。
青岛一共有两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街,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即是其中之一,其由环绕小鱼山的福山路、鱼山路、大学路和莱阳路4条街道及黄县路等周边小巷构成。所呈现的跨文化对话图景,堪称青岛文化记忆保持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和青岛市历史文化的最好见证之一。这里既有着天生丽质的海岸线和山际线,也有着开放式博物馆式的厚重历史人文价值。
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堪称青岛文化记忆保持最完整、最丰富的街区之一。
过往的历史烟云与当下的流量簇拥,使得这里文化浪花一朵朵,在今年爆发式增长的旅游需求中,升腾出诗意而别样的文旅魅力。
天生丽质的文化高地
一派天生丽质,一方文化高地。小鱼山文化名人街是一个迷人的指向,有着近现代文人名士惬意且中意的闲逸生活。这里曾酝酿和升腾出中国近现代城市文化的繁花似锦,曾缱绻和旖旎过多少你侬我侬的青岛故事,种种风物已经被打磨与历练为厚重的文化符号和清新的文艺地标。风过处,无论是过往的羁旅文人,还是当下与之邂逅的普通人,都会对这里心驰神往。
鱼山路、大学路拐角处的红墙。
青岛文史专家王开生介绍,1923年,康有为入住福山支路上的原德国总督副官官邸,成为寓居小鱼山的第一位文化名人。1924年,私立青岛大学在小鱼山西北侧成立,是后来山东大学的前身。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青岛,文化名人荟萃,以康有为、老舍、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郁达夫、苏雪林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名人先后来青定居、执教、寓居、旅游。他们留下的气息像一道割不断的血脉,使城市的记忆有了纵深开阔的驰骋空间。这些名人故居连缀起来,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往事知多少”的福山路,精致的镂空花纹铁门在诉说曾经的辉煌,盘绕红瓦黄墙外的爬墙虎绿意层叠,红色的蔷薇和紫色的泡桐从院墙里送来隐隐的暗香。
在这里,仿佛能触摸到名人的印记,遐想着他们在青岛的岁月曾经如何温柔而安逸。昔日巴金应沈从文之邀来青岛,沈从文把福山路自己的居室让给巴金住。巴金写道:“我可以安静地写文章、写信,也可以无拘无束地在樱花林中散步。”
梁实秋则说:“福山路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曾在鱼山路寓居的梁实秋晚年念念不忘在青岛的日子,字里行间飘散着一种“乡愁”。翻开中国近代名人的一些著作或者回忆录,经常会出现“青岛”的字眼,与之相连的无不是和作者追忆幸福过往有关的大段美文。在他们轰轰烈烈的人生中,青岛旧居几乎是“世外桃源”般的温柔乡,他们在青岛写就了一批有分量、自己引以为豪的巨作,给青岛的城市文脉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循着从大学路分岔的一条不起眼的小路,在眉目分明的历史线索与交错重叠的文本影像之间,一路按图索骥追寻到了黄县路。没有到过黄县路的人,很难体会到青岛小巷的宁静和素朴。一条不算狭窄的路,静静地在信号山下延伸着,没有丝毫张扬。这条路上有斑驳的石头墙和沧桑的小马牙石路,流转着浓郁的老青岛风情,妥帖地安放了青岛人的怀旧情愫;这条区区1000多米的小街上,住过老舍,住过杨振声,住过赵太侔,住过黄宗江三兄妹,也有宁修恩、赵震寰、朱养吾等民国时期诸多名士闻人的故居,为黄县路刻下了别样的韵致。
大学路一处小院。
文艺浪花一朵朵
从青岛老城区的地缘解读,小鱼山文化名人街恰好处于当下风生水起的老街里和八大关之间,三块区域像一条项链,串联起青岛老城最美的一部分。小鱼山文化名人街的民居相对较多,在烟火与诗意间,更显生机勃发的艺术之城魅力。
“小鱼山文化名人街是与主城街区市井生活联系密度极低的街区,所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文化气氛。漫长历史中,由财富堆积的建筑物,由专业知识背景构成的人居,西装与长衫、洋车装点的街景,是这个区域的显著特色。”青岛文史专家李明认为,这些区域的僻静与寂寞相伴,滋生着倦怠与慵懒,而这恰恰成为当下慢生活与深度旅游的一种必备要素,深得年轻人的青睐。
事实上,小鱼山文化名人街与时尚旅游所暗合的文艺范儿,已经被年轻人“刷屏”了,在他们常用的小红书、知乎、微博上,这里成为最上镜的网红打卡地之一。大学路与鱼山路的交汇处,更是成为一处“转角遇到爱”的浪漫地标。而原本一直默默蛰伏在大学路侧翼的黄县路,则成为诸多外地游客的白月光。
石头路、老房子,薄薄的晨曦,黄县路跟成都的宽窄巷子、丽江的四方街、上海的田子坊和新天地一样,留存着百年未变的街景。这里很幽静,不熟悉的人会将它错过。但细细品味,才发现这是青岛最有味道的马路之一,于简单的温情中飘散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氤氲和淡淡的怀念。现在,黄县路的街景、由老建筑改造而来的骆驼祥子博物馆、不舍昼夜咖啡馆等场所,既是游客街拍和打卡的旺角,也是很多影视剧组的绝佳“外景地”。
航拍鱼山路街区。
事实上,如何让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呈现更好的文旅体验,也一直是本土学者关注的话题。记者从市南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工作办公室了解到,今年区“两会”期间,他们就曾收到“将黄县路打造成‘叁零’人文步行街区”的提案,提出黄县路街道狭窄,聚集了民宿、咖啡吧、小酒店、书店、文创店等,双向行车比较困难,完全可以将其改为文艺氛围浓郁的步行道,也更有利于提升游客与文创项目的积极互动。
在小鱼山文化名人街,体量和历史皆可圈可点的青岛市美术馆,既以“红墙美事”的形式感留住了众多参观者的脚步,也以自带的“IP”魅力积极营造氛围感,在管理和文创方面“破圈出阵”,拉动了整个街区品质提升。
今年元宵节一早,很多游客和市民惊喜地发现,青岛美术馆双门齐开,除了鱼山路37号的入口之外,还可以通过大学路7号入口进入参观。美术馆馆长迟涛为参观者送上的文创大礼包,也让人们直呼惊喜。迟涛介绍,这个大礼包里有美术馆自制的日历、T恤等,均为自主研发,提取了美术馆的时令、建筑和馆藏作品的艺术元素,自春节在罗马展厅一楼销售以来,成为很多游客“到此一游”的精美手办。
“今年青岛市美术馆还将进一步丰富业态门类,打造全新文创空间,形成青岛老城区新的文旅消费圈,实现文旅消费升级,让观众在美术馆有更好的观展体验。”迟涛说,青岛是著名的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青岛市美术馆身处的大学路红墙更是知名的网红打卡地,如何借由“红墙”这一概念破题文旅融合,将网红墙的热度带到墙内,青岛市美术馆正在做出新的尝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文 王雷/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