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文化产业导刊 》青岛编辑部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换身份,更要换“脑”!第四批151名青岛实训干部陆续进驻91家上海企业

来源:青报观象山   时间:2021-06-23

6月21日,夏至。黄海之滨的青岛,气温窜高,渐渐有了夏天的感觉;黄浦江畔的上海,正值梅雨时节。

在结束了为期四天的主题培训之后,今天,青岛市第四批151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迎来进入企业的第一天,他们挂起职务,成了一名公司“职员”。

挂起职务当“职员”,这是青岛对每一批实训队的反复“叮嘱”。打造“三化三型”政务环境、锻造“三化一型”干部队伍,正在成为这座“创业之城”“青春之岛”的城市自觉。搞活一座城,需要先搞活关键的人,这承载着青岛对年轻干部提升专业素质,开展集中“造血”的深切期盼。

换身份,更要换“脑”!第四批151名青岛实训干部陆续进驻91家上海企业

选派干部置身上海这个“最鲜活的实践场景”,其目的即是让青岛干部扑下身子,在企为企,把心沉到企业,放大格局、开拓眼界,学习上海企业运转的深层逻辑,进而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想效果。

聚焦现代服务业,从最初的专题授课到进入实训单位“实操”,151名专业实训干部有哪些新的认知,又将如何深入实训单位学,跟着实训单位干,围着实训单位转。在普洛斯(中国)、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浦银金融租赁、东方国际、科锐国际、同济大学等实训单位,专业实训干部度过了难忘的第一天。

01

来出差与当职员的“反差”

六月下旬,上海正处梅雨时节。今天,带着“案头”已经做的基础功课,151名专业实训干部一早就前往各自的实训单位报到。

在第一批18家、第二批63家、第三批78家的基础上,第四批实训单位拓展至91家。这些实训单位中,既有益海嘉里、复星集团、国药控股、德和衡(上海)、浦发银行等这样的老朋友,也有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临港科技创业中心、风语筑等新朋友。

换身份,更要换“脑”!第四批151名青岛实训干部陆续进驻91家上海企业

专业实训干部在普洛斯(中国)

早上8点30分,浦东新区张杨路附近行人匆匆。从居住地到普洛斯(中国)总部,路程不远,专业实训干部陈明、张政、卢园园讨论着他们初识的上海。

与一众年轻的面孔相比,在普洛斯(中国)总部的办公大楼,实训干部稍显突出,但进入这样的头部企业,大家并没有多少陌生。无论是第一批“破冰”,还是第二批、第三批的“拓展”,普洛斯都为实训干部付出了大量心血。公司相见,老朋友般热情,工位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公司相关职员忙前忙后帮新来的“职员”们安排。

“之前因为工作原因,曾多次来过上海,不过拜访企业都是走马观花,匆匆来、匆匆回,对这座城市的了解没有那么深入。这一次不一样,单位的工作已经‘脱产’,在上海呆100天,这应该是毕业后唯一一次持续时间这么长的集中学习经历,所以我们倍加珍惜。”陈明、卢园园谈到。

“一直在政府系统工作,到上海后,我成为了一名公司职员。深入企业、理解企业、服务企业,转换的不只是一个‘身份’,更是思想的重新认识。”张政说。

转换身份,挂起职务当职员,是赴上海专业实训的初衷。本次,作为一名“学生”进入企业,151名干部成了一名公司“职员”。置身于最鲜活的实践场景中,学习企业先进经验、体悟企业发展逻辑、锤炼自身过硬本领,正成为了每一个专业实训干部的自觉。

02

高能级与专业强的“恐慌”

功由才成,业由才广。一流的人才,才能干出一流的事业。当下,青岛正在奋力建设创业城市,“人”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也是最核心的资源。在前三批瞄定资本金融、航运贸易、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等基础上,第四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由市高级专家协会秘书长殷连刚带队,也看出青岛在人才招引、培育上的持续加码、持续用力。

换身份,更要换“脑”!第四批151名青岛实训干部陆续进驻91家上海企业

专业实训干部在科锐国际

科锐国际是第一次接收来自青岛的实训干部。作为国内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代表,目前在中国、新加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全球市场拥有110家分支机构,通过构建“技术平台服务”的商业模式,打造产业互联生态,为企业人才配置与业务发展提供一体化支撑。

“科锐国际在业界有‘中国猎头’之称,作为国内领先的以技术驱动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科锐国际持续通过精细化服务实现提质增效,并坚持技术驱动创新引领,赋能政企数智化。同时,力求通过产业互联生态平台的打造,多维度链接企业、政府、人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持续引领行业的转型升级。”

专业实训干部徐晶、郭晓妹“挂职”在科锐国际,在人才服务领域最高水平的“赛场”上,她们感到了本领恐慌:“实训突出‘专业’,就是要求我们融进去,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为此,我们将通过老师带教、座谈交流、走访调研等,努力在一个新的领域‘解剖’。”

换身份,更要换“脑”!第四批151名青岛实训干部陆续进驻91家上海企业

浦银金融租赁与专业实训干部进行座谈交流

来到上海,深入到企业后感到“本领恐慌”的,不只是徐晶、郭晓妹,而是大多数专业实训干部的一个集体共识。但体悟实训向深里做,往专业走,目的即是强化学习提升,克服“本领恐慌”。

91家实训单位中,既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这样辐射全球的要素平台,还有阳光控股、中远海运等这样的头部企业。可以说,每家实训单位都是一座“金矿”,有太多东西值得去学习、发现和挖掘。

因此,专业实训干部到了实训单位,都在尽快进入角色,缩短“磨合期”,不当“座上客”“旁观者”,而是准备深度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而得出“青岛之问”的“上海答案”。

03

先手棋与钉钉子的“紧迫”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杨浦滨江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指明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

换身份,更要换“脑”!第四批151名青岛实训干部陆续进驻91家上海企业

一流的城市必定有一流的治理,上海如何通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来提升国际大都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践行“人民城市”发展理念,贯穿到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和城市工作各方面,上海城市更新与功能重塑的路径探讨,对青岛城市更新有什么启示?

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及城市有机更新,同济大学、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商汤科技、深兰科技等相关实训单位,为实训干部提供了思路借鉴。

专业实训干部刘德义“挂职”在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他说:“黄浦江、苏州河两岸的重塑与打造,不是大拆大建,也不是刻意雕琢,而是在贯通和安全的基础上,根据两岸的产业、民生基础,将原来的底子慢慢着色。上海‘一江一河’的变化,蕴藏着上海城市空间的转型密码。”

换身份,更要换“脑”!第四批151名青岛实训干部陆续进驻91家上海企业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为专业实训干部举行欢迎仪式

再如“一网通管”,面对超大的城市管理基数,上海正在摆脱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以升级建设“一网统管”系统为抓手,通过综合运用数据汇集、系统集成、联勤联动,建设城市安全和管理平台,走出了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

“钉钉子”精神甚至细到一个流程的增减、一张清单的长短、一段时间的压缩。当下,每一个城市都在强调城市数字化转型,而上海这种久久为功的努力,让专业实训干部也不得不心生“紧迫感”。

“从今天开始,91家上海企业里将陆续出现一批来自青岛的‘职员’。通过大家第一天实训反馈回来的情况,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上海这些头部企业、商会协会的高效、包容与细致。”第四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书记殷连刚说,“下一步,我们将迅速转换角色,扎根上海、融入上海,用心体悟上海发展生态,切实让‘三化一型’融入血液、化为自觉、成为习惯。”

专业实训就像一场“接力赛”,一棒接着一棒跑,才能走得更远。但每一棒都有每一棒的使命,每一棒也都应有每一棒的精彩。期待着在未来的100天,151名专业实训干部能跑出“第四棒”的加速度,收获属于“第四棒”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