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2022  青岛  文创  建筑  2023  文化产业  /峰会/  /佟涛/

农业"大咖"齐聚青岛 支招破解农业工业化和数字化难题

4月11日下午,由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主办,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莱西市政府协办的“在湖边•青岛站”创业沙龙在莱西经济开发区凯盛浩丰现代农业智慧产业园举行。中国农业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顾问余玲兵,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马铁民,阿里云农业解决方案架构师马俊杰,信息管理专家涂子沛为青岛农业支招,破解农业和数字化难题。

13时整,离“在湖边•青岛站”创业沙龙开始还有半小时,阶梯教室后五排已坐满了来自青岛、内蒙古、浙江等地的农民企业家,对于这场“头脑风暴”,各位企业家表示期盼已久。

13时30分,沙龙正式开始。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马铁民作为第一位分享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农业存在的问题。“当前,农业规模种植已达到一定规模,如果技术和组织没有根本变革的话,继续扩张的边际效益便开始递减;传统的露天种植风险高,靠天吃饭,传统的温室种植弊端也很明显,产出效率不高;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开始不足,粗放式发展无法持续;从消费端看,国内市场崛起,消费升级来临,对农产品的质量、品牌都提出了更高要求,2C市场大有机会,但农业供应链急需重构。”

马铁民以浩丰农业大脑为例给出了解决方案。浩丰农业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脑:通过左半脑,将农业技术、操作流程与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技术结合实现标准化,变成可复制的产品。通过移动设备赋能给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指导上游进行科学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通过右半脑,建立数据服务平台,打通种植、销售、加工、物流和金融等横向资源信息,上游农民可以按照平台发布的农产品需求来按需种植农产品,也可以在平台中发布农产品,将种植信息集中到平台,可以解决供需两侧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数据是农业现代化变革的重要生产要素,由农业大脑控制的“智慧温室”产能是传统温室种植的5倍,是传统蔬菜大棚的5-6倍,人工减少了2/3。

农业"大咖"齐聚青岛 支招破解农业工业化和数字化难题

农业的全产业链涵盖的范围极其广泛,从研发、种植,到流通、加工,再到消费端的交易与服务。而农产品流通环节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我们把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比作一个交通系统,全国各地上百个大规模农贸批发市场,就像高速路网一样,连接成了农产品流通的骨干网络。”中国农业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顾问余玲兵说,要想确保高速公路畅通,就要打造一个反向定制的数字供应链”。

简单说,就是把下游小菜贩的需求集中起来,到上游去做集中采购。上游和下游都是确定的,再通过集中物流配送把两端连起来,以此形成“按需定产”的数字化供应链。这样一来,对于上游的菜农来说,种什么、种多少不用靠猜,可以按订单需求来生产;对于下游的小菜贩来说,不用自己凌晨跑“一批”市场,只要提前线上下单,就会有人把新鲜蔬菜送到自己档口。

通过数字化手段,把下游的订单信息汇总到原产地或“一批”市场,再通过配送网络和“二批”档口,把菜及时地送到下游小菜贩手里。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层层转手过程中的资源损耗,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余玲兵进一步解释,为了完成这一步,就要用信息化来搭建供应链,首先要解决数据收集与结构化处理问题。买菜这事儿事无巨细,品种、产地、价格、品质、重量等等,组合起来有几千上万个SPU,而且都是非标品。第一步就是先去上游农贸市场和下游小菜店,把数据采集回来,做结构化处理,把非标的事儿变成类标。

沙龙结束,不少农民企业家还意犹未尽。“这次沙龙我获益颇多,更指明了农业升级改造的方向,我全程都录了视频,回去后我要反复学习下。”青岛金豆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