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老城蝶变注重历史文脉传承 城市更新让记忆重建
“十四五”开局之年,城市更新行动成为国内各大城市发展的主攻方向,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更成了各方热议的焦点。记者梳理发现,如今“城市更新”的字眼频繁地出现在中央各大重要会议和规划纲要中,已经成为助力城市转为内涵式发展所达成的全国性共识。
“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狭义上的物质环境改善,而是更多着眼于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上,最终目的是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在某种程度上说,城市更新既是一座城市的复兴之路,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全新增长点。
按照这一方向,青岛的城市更新已行动起来。作为百年青岛的发端,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行动全面启动——从国际邮轮母港开工,到广兴里重新开街;从济南路拓宽工程启动,到国风大酒店拆除,当下发生的一切都预示着,青岛老城蝶变在即,将重启它的梦想与荣光。
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青岛就一直进行老城区复兴的尝试。以中山路为例,到2012年,中山路已经经历了第五次大规模改造,但百年老街仍难现商业“霸气”。不破不立,如今的青岛老城区,正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一场顶格推进的系统化更新工程。这次能否成功?我们试图从方方面面,找寻答案。
“微改造”,“保护城市记忆”
不知史,则难以鉴今。
自1900年第一版城市规划到2000年,经历一个世纪的不同历史阶段,青岛湾滨海区域、中山路、馆陶路及大港,始终承担着金融、商贸、旅游、航运等中心功能,是名副其实的老青岛“城市中心”。尤其是中山路,在鼎盛时期,短短千余米就云集了洋行、咖啡馆、酒吧、舞厅、旅馆等百余家商业体。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中山路的年营业额能达到50亿元,日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
但随着市政府的东迁,以东部为代表的城市空间成为新青岛的代表,而在这场城市发展空间的腾挪中,由于人口流失严重、产业动力缺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老城区活力不足。
重振老城区,青岛一直在努力。1994年,青岛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5年,在《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中,编制了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为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奠定了重要基础;2002年,我市又编制完成《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一步明确保护范围,划定核心保护区面积 490.13公顷;2016年发布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正式划定总面积28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保护范围;2019年编制完成《青岛万国建筑博览区规划》……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痛点、堵点。“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在新路径的牵引下,此次城市更新摒弃“大拆大建”,而是“保护城市记忆”及“微改造”,即在保持城市肌理的基础上,对已有城市空间进行小范围、小规模的局部改造。悉数老城区近来的动作,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拆除还是重建,都是整体谋划、局部发力的慎重之举。
在采访中,记者能感受到此次老城复兴更加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对于老建筑,形成了分级评估修缮的改造思路,并对每栋建筑按照不同建筑保护等级,分别进行弹性设计与改造。“建筑本身是人的庇护所,但由于其承载的传统、历史、文化要素,而被赋予了重大的价值。”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徐飞鹏全程参与了历史城区老建筑的修缮工作。他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我市启动了历史建筑“一栋一策”保护图册编制工作,通俗来讲,就是弄清楚老建筑的“前世今生”,并对其现状进行“全身体检”,为历史建筑管理、使用、维护提供依据和准则。
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新编制的《青岛中山路及周边区域保护更新规划》中,也明确提到,在片区保护更新的过程中将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深度挖掘盘活老城区特有的历史遗迹、人文典故、老街巷、老字号等资源,讲好青岛老城故事,将该片区打造为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客厅”。种种信号印证,青岛已经深刻意识到城市更新中记忆重建的迫切性。
产业提升,新业态成功落地
城市更新中,人气是振兴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青岛老城区破题的关键。根据商业中心人口聚集热力数据分析,目前中山路区域已达不到市级商业中心的能级,工作岗位与消费人群聚集度都较低。如何再聚人气?记者了解到,在中山路及周边区域的最新规划中,已有了路径图。
“我们针对常驻人群、创业人群、商务人群和旅游人群的不同特性和诉求,将有针对性地进行设施和产业提升。”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透露,在此次规划编制过程中,我市将业态发展纳入物理空间统筹考虑。在片区分布上,大港以办公和休闲娱乐业态为主,馆陶路以餐饮和办公业态为主,中山路以餐饮和休闲购物业态为主。可喜的是,目前已有不少新业态成功落地。
此外,在设施配套上,老城区还会实施街头绿地、口袋公园等“微更新”;建设一批青年公寓、活力社区吸引青年人才入驻创业;布设配备5G通讯、海绵街道等现代城市功能,把中山路及周边区域建设成为活力、时尚、方便、温馨的历史街区。
市政协委员、市社科院城市所副所长冷静认为,应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贯彻落实到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城市工作各方面,把为市民谋幸福、让生活更美好作为鲜明主题,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从而让城市更新更有温度和情怀。通过各方的共同参与,最终实现最理想的“生活态”:背包客游有内涵,年轻人重返有望,产业发展有前途。
明确更新策略,激发内生活力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包括市中心衰败、人口流失等问题都将出现。只有通过城市更新来提升和改变城市产业结构,注入新的文化和创新要素,打造更加宜人的居住和商业环境,才能激发城市的内生活力,再造城市繁荣。而截至2019年底,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74.12%。因此,对青岛而言,城市更新既是历史发展阶段,也是现实社会需求。
从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到令人心潮澎湃的规划蓝图,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青岛老城区破茧成蝶、再现辉煌的强劲内生力。其实不仅是老城区,当下我市老旧小区改造、老工业厂区改造等也都干得火热,这些动作都剑指城市更新。与此同时,我市还启动了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将进一步明确全市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及其更新方向、目标、时序、总体规模和更新策略。
放眼全球,但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城市更新都是必经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更新已经成为西方大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巴黎、奥斯陆等西方城市更新的历程中,共性便在于:注重物质环境改造和产业功能转型的有机结合、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注重包容性发展。
青岛市城市经济学会会长雷仲敏认为,青岛要充分吸纳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进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