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2022  建筑  2023  /峰会/  文化产业  /佟涛/

三个关键词,看青岛蓝谷改革这一年

功能区,是一座城市为追求特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而“划出的一个圈”。它承担着城市发展的特定专业功能,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黄海之滨、鳌山湾畔,青岛蓝谷,作为青岛市为助推海洋强国战略而打造的、以海洋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毫无疑问是青岛发起“海洋攻势”的主战场,“双招双引”的排头兵,承担着打造经略海洋科技和产业高地的历史使命。

2019年10月25日,作为青岛市首批试点改革功能区之一,青岛蓝谷管理局新班子正式到位,迈出关键一步。一年来,围绕市委“瘦身、强体、放权、搞活”的要求,青岛蓝谷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把改革作为抓落实的“冲击钻”,进行系统性、整体性、重塑性改革,让功能区这个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提升功能、加足马力,奋力蹚出一条开放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青岛蓝谷这份年度成绩单的含金量到底如何?以下三个关键词,或许可供窥豹一斑。

三个关键词,看青岛蓝谷改革这一年

关键词一:体制瘦身

青岛功能区的改革,从人开始。围绕改革发展主战场“赛马”“相马”,青岛全面取消功能区机构规格,打破身份界限,按照“全体起立、重新上岗、择优选配、统筹安排”原则,全出竞进公开选聘管委会主任、副主任。最终,全市共有427名干部报名,竞争比例20:1,经过面谈考察、好中选优,完全打破论资排辈,谁能干谁上,所有正职均为新选聘人员,班子副职新选聘人员占到了80%以上。

在这场变革中,青岛蓝谷的体制机制也“脱胎换骨”:按照“小管委+大公司”的理念,青岛蓝谷进行了“瘦身”“强体”,将内设机构由13个精简到8个,包括综合部、党群工作部、经济发展和投资促进部等。全员竞岗之下,蓝谷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实现进一步优化,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从43.7%提升至64.8%。

2019年10月25日下午,青岛蓝谷管理局召开全体干部大会,新领导班子亮相。即墨区委书记、青岛蓝谷管理局党委书记张军在会上表示:青岛蓝谷要为全市功能区改革作出表率,奋力走出一条开放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新班子的带领下,蓝谷全体干部对“到位就是火线”“起步就是冲刺”的工作姿态达成高度一致,只争朝夕、马不停蹄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首先拉开改革大幕的,是平台公司的成立。借鉴企业管理经验,青岛蓝谷管理局成立了专门的平台公司,并组建海洋技术装备、海洋信息、海洋生物、众创服务、高端服务、金融6个产业事业部。青岛蓝谷把平台公司打造成蓝谷建设发展的市场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开发建设、产业招商、资本运营等职能全部交由平台公司承担。这个平台公司构建起1家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公司、4家主业明晰的业务子集团的“1+4”国资总体架构,成为蓝谷城市建设运营商和产业发展“服务商”。

12月11日,蓝谷管理局面向内部全体人员发布了平台公司选聘产业事业部工作人员的通知。12月16日,产业事业部首批30名工作人员到位,6个产业事业部组建仅用了6天时间。当天,青岛蓝谷管理局召开产业事业部工作动员大会,宣布6个产业事业部正式组建并开始运转。

“6个产业事业部就是六个小平台,各有各的产业定位,各自形成自己的产业集群;6个产业事业部也是一个大平台,协同发展,形成了蓝谷特色的大产业集群。”青岛蓝谷管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肖焰恒表示,青岛蓝谷将以功能区改革为契机,不断深化改革,打造成为青岛改革发展的先行区、创新的示范区、转型的引领区。

新的体制机制下,青岛蓝谷打破传统招商引资思路,以市场化、平台化、生态化思维,按照专门、专人、专注、专业“四个专”原则,重磅推出了“6+8+3”双招双引作战体系:

6,即6个产业事业部,是“双招双引”的“一线作战部队”,每个事业部负责一个产业方向的组织工作,从产业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落地、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链条专业化推进,为项目从洽谈到落地建设提供一条龙、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

8,即蓝谷管理局局属的综合部、党群工作部、经济发展和投资促进部等8个工作部,是一线作战部队的“战略支援部队”,共同构建双招双引“两线作战体系”;

3,即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温泉街道、即墨区与青岛蓝谷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是3个“后勤保障部队”,全力配合前方部队推动产业发展加速迈向新高度。

乘着机构改革、体制机制改革的东风,青岛蓝谷的双招双引驶入加速车道,全域发展掀开了崭新篇章。

三个关键词,看青岛蓝谷改革这一年

关键词二:产业强体

启动功能区改革后,摆在蓝谷新任领导班子案头的第一大课题,就是如何将蓝谷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作为青岛市主动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产物,青岛蓝谷肩负着海洋科技源头创新的重大使命。历经八年沉淀,青岛蓝谷已集聚起一大批海洋科技领域“国之重器”和高端人才,包括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深海基地、大洋钻探船等“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26个,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院所24个,各类科技创新平台65个,以及各类人才6200余人。放眼全国乃至全球,都很难找到一个区域像青岛蓝谷这样,实现了海洋领域顶级研发机构、大科学装置、人才等创新资源高度集聚。

占据了海洋科研高地后,青岛蓝谷步入全新发展阶段。正如肖焰恒所言:青岛蓝谷正在由创新资源集聚期,大踏步向产业发展期迈进,让集聚的海洋创新资源转化为更多落地生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青岛争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蓝谷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用好科技成果存量,破解转化难题,无疑是效率最高、见效最快的一条路径。青岛蓝谷坚持市场化思维,研究提出成立产业化平台公司的三种路径,解决研究院事业单位身份限制问题,探索以市场化方式实现“自造血”。目前天大、川大已成立产业化平台公司,武汉理工、天大、西工大等均在积极推进。蓝谷还出台促进科教产融合发展政策,引导研究院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主责主业,目前已深入高校院所征集梳理了300余项可转化成果,其中成熟度达到8级产品级以上的占比近50%。此外,青岛蓝谷还发起成立青岛海洋创新创业联盟,吸纳涉海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49家单位,搭建了立足蓝谷、辐射全市全省全国的协同发展平台;为服务科技成果转化,还组织15家中介服务机构成立了蓝谷首个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为入驻蓝谷的企业提供涉及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财税服务、金融服务、设计服务、投资服务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

如今,在青岛蓝谷就地转化的科研成果项目,正呈现出来轸方遒、纷至沓来的喜人态势:山东大学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友明院士团队以技术入股方式在蓝谷成立青岛德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新型固氮杀虫杀菌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工艺”项目试生产成功,向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与鳌山卫街道、海信、即墨国资等各方合作,在蓝谷建成山东大学微纳光电子科技与技术研究中心,将学院集成电路中试技术和能力实现产业化落地,年度区域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7亿元;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攻克了技术难题并在蓝谷建成了产品中试线,后又在即墨建成批量生产线,填补了我国高端食品级液体软包装产品材料的空白,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今年以来,青岛蓝谷区域内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57亿元,超出去年全年交易额,其中横向合同约占80%。

存量盘活之外,双招双引做大增量,是增添蓝谷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自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以来,青岛蓝谷坚持用市场的逻辑、平台的思维、资本的力量、法治的环境,推动主责主业更加聚焦,明确了以海洋技术装备、海洋生物、海洋信息三大产业为主导,以金融、高端服务业、众创三大产业为支撑的“3+3”产业体系,以6个招商事业部为依托组建6支专业招商队伍,按照一支专业队伍、一个产业联盟、一个专业孵化器、一个专业产业园区、一只专业基金、一项专业政策的“六个一”的标准配备“武器弹药”。

三个关键词,看青岛蓝谷改革这一年

依托科研要素的集聚,坚持平台思维,青岛蓝谷的双招双引走出了不一样的“特色道路”:

以院所招商,借力院所朋友圈,利用院所校友会资源,拓宽双招双引路径,与西工大联手引进鸿道科技无人船项目,与哈工大联合对接法奥机器人、陶瓷膜新材料等项目,依托国家实验室超算资源优势建设海洋大数据与智能超算超算创新园;

以载体招商,重点引进了聚信汇智加速器、节点区块链孵化器、百潮众创空间等一批专业化、市场化平台机构,各类载体新增入驻项目42个,新增入驻面积1.6万平方米,实现平台招商乘数效应;

以大赛招商,举办第二届硅谷创新加速营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40余场,成功举办“创客中国”海洋专题赛,吸引全国20余地市240个项目参赛;

赴上海推介,举办以“申青互动、逐梦深蓝”为主题的2020青岛蓝谷对接上海专题推介交流活动,18个涉海、金融、现代服务业、世界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项目以及两个院士团队成功签约,项目总投资达63亿元……

新思维、新打法下,青岛蓝谷双招双引取得重大突破,引进项目数量、质量大幅提升:今年1-9月份,蓝谷新签约项目160个,总投资466.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是192%和90%。其中投资过20亿元项目8个、过亿元项目39个,世界500强项目3个,中国500强项目7个,央企、行业龙头、领军型企业项目26个,涉海项目46个,新基建项目23个。

这些接踵而至的项目,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市场主体的勃发:今年1-8月份,蓝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87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产业类项目完成投资70.36亿元,同比增长8.7%,占比56.8%;1-8月份,青岛蓝谷新增市场主体885家,同比增长73.2%——大项目有大力量,青岛蓝谷海洋主导产业集群式发展态势渐成。

关键词三:营商环境

一片全新的投资兴业热土,吸引项目、吸引人才的“筹码”,除了政策,还有环境。按下改革“快进键”的青岛蓝谷,改造思想方法、提高工作方法,从拼政策、拼底线,向全面提升服务创新创业环境上转型,全心全意打造让企业家和人才感到舒服的营商环境。

“您好!我是蓝谷管理局科技创新部的工作人员,咱们公司80万元奖励金已经拨付到位,请您查收一下。”不久前,山东小巨人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接到了来自青岛蓝谷管理局的电话,激动不已:“只是简单提交了材料,就拿到了这笔雪中送炭的资金!”

这是青岛蓝谷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三化三型”政务生态的一个缩影。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青岛蓝谷大力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梳理权责清单,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区域内项目审批事项闭环运行,大幅提升行政效能,工作亮点频出。例如:变被动申报为主动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等事项只要有上级文件证明,蓝谷就主动为企业兑现,不需企业自己申报。

为帮助科技企业发展壮大,青岛蓝谷还建立科技企业成长孵化服务体系,坚持“沉下去”,从“要我服务”变为“我要服务”,从项目场地、技术对接到市场推广,组建科技服务专员队伍,由管理局领导顶格服务,科技专员一对一辅导,帮辅企业快速实现小升高、高升规。今年以来,青岛蓝谷累计深入院企上门送服务、送政策、解难题130余次,累计服务创新平台、孵化载体257次,协助各单位共争取上级资金支持3.8亿元,兑现蓝谷资金约451万元,惠及企业31家。

金融与科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特别是金融投资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风险投资支撑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又反向吸引风险投资集聚。青岛蓝谷高度重视金融产业发展,特别是以基金为代表的风险投资行业。功能区改革一年来,投资类机构扎堆集聚蓝谷,新增投资类机构超过150家,累计注册资本金超过200亿元。

三个关键词,看青岛蓝谷改革这一年

人才是产业环境的核心要素。青岛蓝谷坚持“以人才集聚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加快人才集聚”的理念,紧紧围绕双招双引、科技创新、产业培育等中心工作,在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育得精”“用得好”上下功夫、做文章,加快集聚促进产业发展的各类紧缺急需人才。今年以来新引进各类人才700余人;引进院士2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2人;新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市级以上人才平台3家,人才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人才集聚效应逐步凸显。

引凤来栖,青岛蓝谷管理局实施住房保障、人才激励、产业提升、科教产融合发展、金融支持等五大工程,形成了“尊才、爱才、惜才”的人才工作生态。例如,为解决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批量人才公寓需求问题,蓝谷专门成立人才公寓定向配建专班,研究为其定向配建7万平米人才公寓事宜,帮助其缓解人才住房压力。又如,疫情防控期间,为助力人才返岗复工,蓝谷主动为人才减免2月份、3月份租赁型人才公寓房租、物业、供暖等费用50万元,惠及园区3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500余名人才。与此同时,青岛蓝谷还开发了人才公寓租赁管理系统,搭建人才公寓系统化管理平台,实现人才住房“即时办理、即时入住”。

为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住得好,青岛蓝谷精准施策,加速完善区域配套。针对科研人才及周边居民无法便利生活的问题,蓝谷依托百度大数据平台分析逐步开展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专项规划、商业设施专项规划、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及加油站等特殊设施的布局规划,开展了问海路海岸带总体整治设计方案和大任河运动示范带公园城市设计等景观配套的布局规划,从大环境、小气候、微生态等方面对蓝谷景观体系进行系统提升。今年6月,值总书记视察两周年之际,青岛蓝谷群策群力重磅启动小岛湾北岸海岸带综合整治,下定决心把6.2公里长的小岛湾北岸打造成全国绝无仅有、生态自然优美、世界知名的“黄金科研岸线”,为在蓝谷工作、生活的科学家和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

与此同时,青岛蓝谷还专门出台《关于加快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为加快区域服务业集聚提供了政策保障。截至目前,家家悦购物中心、燊红美食广场、脉搏体育健身基地等城市配套商业已投入运营,其中家家悦开业当天,实现交易笔数7552单,销售额114.79万元,目前稳定在日均客流3000人左右;银座新天地、肯德基、蔚蓝时光电影院、山大利群超市等项目正在加紧装修,即将开门营业。

“宜居宜业蓝谷,海洋科技新城”正在由蓝图变为现实。青岛蓝谷正以强大的资源聚集能力和生态环境魅力,吸引更多高层次海洋科研人才和产业项目前来。

然而,全面深化改革,翻过一山又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踏上改革步伐的青岛蓝谷将继续从改革中找出路、于变局中开新局,以开放创新思维努力把功能区改革引向深入,实现更高水平的海洋科技源头创新,释放出更高量级的产业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