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之恋:女子因爱情坚守灵山岛办民宿 见证海岛产业振兴
灵山岛优美的自然风光,山顶上就是孙洪玉家的民宿。
孙洪玉、陈国社夫妇。
近年来,灵山岛依托海岛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海岛特色民宿经济和渔家宴,依山面海、临海而居,打造风格多样的特色民宿和渔家宴,同时全面提升道路、沿街商铺、民宿外观设计、民宿服务质量等软硬件水平,全面助推了海岛旅游经济的发展。
36年前邂逅的海岛之恋
景美人更美,乡村振兴,需要执着追求理想的建设者。在灵山岛毛家沟村有个非常火的民宿叫渔笙·无忧,是灵山岛上海拔最高的店,环山绕海,卧看海上日出。
“我非常喜欢灵山岛,愿意扎根海岛,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民宿的主人叫孙洪玉,是一个思想紧跟时代潮流的60后女实干家,她的创业之旅还要从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说起。现年56岁的孙洪玉从小就向往大海,这个愿望得以实现,还要感谢36年前的一次美好邂逅。这次邂逅开启了她的爱情之旅,也让她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洪玉的丈夫是陈国社,比她大4岁,他头脑灵活,喜欢做些小买卖。1984年秋天,陈国社去诸城售卖墨鱼盖,在路上打听消息,碰上的人就是孙洪玉。这次邂逅,两人互生好感,互相留了地址。那个年代,通信不发达,陈国社为了制造见面机会,多次前往诸城售卖墨鱼盖。一来二往,两人最终确立了恋人关系。经历了三年的异地恋,两人在1987年阴历二月正式结为夫妻。
陈国社是灵山岛人,恋爱的三年时间里,孙洪玉不断从陈国社口中听说那个风景宜人的人间仙境,但她从未踏上海岛一饱眼福。好奇的她,不断向身边的亲戚朋友打听灵山岛,但无人知晓。她还一度怀疑陈国社骗了她。直到结婚,她才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认识了这座岛。
结婚时新娘“缺席”了
结婚当天还发生了一件好气又好笑的事情。那天天气十分恶劣,没有通往灵山岛的客船。34年前的灵山岛客船,并不是现在这种快船,而是岛上渔民的渔船,海上风浪太大,谁也不敢出来接新娘子,结果就出现了新娘子在岛外望眼欲穿,新郎在岛上宴请宾客的场面。结婚新娘缺席,这样的经历换做谁恐怕都会终身难忘。现在岛上的老人,提起孙洪玉和陈国社的婚礼,都还有说不完的话。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岛。不经意间,孙洪玉对灵山岛产生了感情,在这个充满未知与浪漫的地方,她经历了婚姻和创业两件人生大事,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定格在这里。初来灵山岛,方知岛上条件之恶劣,资源之匮乏,消息之闭塞。陈国社兄弟姐妹七人,家庭条件十分贫苦,结婚时甚至没有一间像样的婚房。但因为爱情,孙洪玉并没有把这些看得太重,她看好的是人。好在,夫妻二人都特别能吃苦,婚后两人先后养殖过扇贝,贩卖过墨鱼盖、虾米、鲍鱼,下过小海拖网,张笼子等,因受岛上条件影响,生活只能勉强解决温饱。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十几年,直到2000年,孙洪玉夫妻接触到了旅游这个行业,开始转行做灵山岛旅游,是岛上第一家渔家乐。但是,刚开始的那几年,来岛上的游客甚少,只能寄希望于五一和十一这样的大节日,其他时候几乎没有游客,挣的钱还要投在店里的硬件维修和改造上。
升级渔家宴引入民宿元素
孙洪玉说,自己是个倔脾气,凡事认准了,就不会轻易放弃。虽然那几年没赚到钱,但是她看好旅游这个行业,一直坚持着。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终于在2008年,她迎来了自己事业的转折点。
2008年的一天,店里来了三个人,他们是岛外一个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专门做夏令营和拓展业务,非常看好灵山岛,想在岛上开拓新的项目,做海岛夏令营。这三个人非常看好孙洪玉家,因为孙洪玉的店在岛上是规模最大的,能容纳近百人同时食宿,而且她家有一个大场地,可以进行拓展训练、夏令营等活动。之后的几年,孙洪玉除做海岛夏令营外,还丰富了自家业务,开始承接公司团建、亲子互动、自驾游、烧烤轰趴等。她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爱钻研的人,通过她的勤奋努力,她家店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团队来到岛上。日子也渐渐好转起来。
2017年,是她事业的一个上升期,前面的初尝试,让她赚了第一桶金,但是,她并不满足于眼下,她深深的意识到,提升文旅品质,才是灵山岛旅游业的未来。国家对创业人员有资金扶持政策,这让孙洪玉更有底气去大胆创业,她从银行顺利贷了15万元,这笔资金可谓是雪中送炭。2018年初,她开始转变经营理念,升级改造渔家宴,引入民宿主题元素,把家底全都拿了出来投入到分店的建设中。“家里人觉得赚到钱了,就不想折腾了,但是我想的不仅是赚更多的钱,我要在这里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释放压力“渔笙·无忧”
孙洪玉还是个急脾气,说干就干,在陈国社的支持下,孙洪玉很快做通了家里的工作,开始了新店的建设。灵山岛基础设施简陋,人工成本较高,每遇到大风天气还不通船。经历过两年多的时间,三层楼的新店终于开张了,孙洪玉也长舒了一口气,两年里,她不仅晒得黑了,也变得憔悴了许多。
多年的创业历程,内心反而变得更加平静,新店取名叫渔笙·无忧,是孙洪玉和丈夫陈国社共同的想法,希望大家能够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重归自然的怀抱,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领悟生活的真谛。希望多年后,渔笙·无忧能成为前来驻足游客的人生驿站。“更是希望来店里的每一位游客朋友,能够释放压力,抛却烦恼,余生无忧!”
说起自己的店,孙洪玉就有说不完的话,渔笙·无忧共有27间客房,其中10间无敌海景房,全部采用落地大窗设计,将海上日出这一自然奇观展现得淋漓尽致,真正做到了躺在床上看日出。“7间山景房,将岛上的山之恢宏尽收眼底,推开窗,深呼吸,融入自然,放空自己。还有升级版套房2间,每间40余平方米,可以和友人喝茶品茗,谈天说地,很是惬意!4间亲子榻榻米,可以体验渔家生活,另有4间,下一步将打造成院落,可以走出去的房间!”孙洪玉说。
孙洪玉说,灵山岛成就了她,她也感恩灵山岛给她带来的美好,那些旧时光里的点点滴滴,早已酿成一杯陈年老酒,芬芳了灵山岛的春夏秋冬。
辞去教师回岛做起民宿
城口子村拾光客栈的80后任涛,也是做民宿青年人里的杰出代表。大学毕业的他考上了西海岸新区的教师岗位,对象也在学校当老师,一家人日子安稳幸福。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家乡灵山岛,任涛总是心有不甘。在他看来,灵山岛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但是搞旅游业的业主们大多抱残守缺,不愿意提升自己的品质,整个民宿业也平淡无奇。随着灵山岛网红民宿初心民宿的出现,让任涛做出了改变,开始学习创新性的经营理念。想干一番事业的他不顾家人的劝阻,辞掉了教师的工作,用了两年时间打造了现在的拾光客栈。在这期间,他不仅在岛上学,在新区学,还转遍了大江南北,吸收了很多民宿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
让他最苦恼的还是岛上施工的困难性,有时候遇到大雾天气不通船,工期就会延误,“我觉得要做的事,我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正是这种灵山岛村民固有的精气神,让任涛一步一步走向了希望,走向了致富。现在每逢周末,拾光客栈就会出现满客的状态。在先行者带领下,现在灵山岛民宿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
■致富经 海底建“别墅”,耕海牧渔奔小康
从渔民到开渔家宴,再到开办民宿,海岛产业振兴让村民富了起来。灵山岛附近海域,一直是青岛近海的重要渔场。灵山岛无论是原居民,还是来此扎根的坚守者,都在这片海中耕海牧渔逐梦未来。
耕海牧渔
“说来难以置信,我在来积米崖时几乎不会游泳,见大海的机会也不多,可是我竟把创业的目的地设在了灵山岛这片大海。”在灵山岛海域经营海洋牧场的贾泽华告诉记者,历经几年不懈努力,实现了耕海牧渔的初衷,和村民实现抱团发展,同走致富路。
据了解,贾泽华的海洋牧场公司叫青岛灵山海域生态海产有限公司,注册地和办公地都在灵山岛李家村,这么多年来,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灵山岛人。1995年,20多岁的贾泽华跟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一样,走出聊城老家,来到陌生的城市打工。“我虽然不识水性、不了解大海,但我觉得积米崖这里离青岛近,应该会有更大的发展。”打了四年工后,攥着一直舍不得花的几万元辛苦钱,贾泽华只身来到积米崖,与几个人共同出资买船下海捕鱼。
从熟练的工种转向全新的职业,光有信心和决心是不够的,得有真能耐、实本领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边学边实践,较短时间,他和伙伴便能熟练驾驭船只“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仓”了。熟悉并教会合伙者海上捕捞业务,贾泽华鼓励大家再迈出一步,用积攒的资金买船,各自为战,增创更多的经济效益。
昼夜劳作
“倡议”提出后,他第一个作出决定:他先买船干,先行先试做个榜样。创业翅膀渐硬的贾泽华开始“单飞”,跟着海上的潮汐和渔汛昼夜劳作。汗水、心血每每都变成一网网沉甸甸的收成。回头看几位曾经同驶一条渔船的伙计们,也大都成了打鱼捞蟹的行家里手,对此,他感到很是欣慰。
“老家有好多同龄人依然在土地里劳作,地少人多,不少富余劳力无所事事,来积米崖灵山岛从事渔业生产,换种方式创收何尝不是实现脱贫的理想方法?”打定主意,贾泽华先后多次回老家聊城传授自己成功经验,引导大伙放远眼光,放大创业胆量,用辛勤汗水和不服输的信念鼓胀“腰包”。如今,泊在积米崖渔港里的渔船有24艘是贾泽华老乡的。船上100多位捕捞业者都是贾泽华从老家动员来的,收入比在老家增长近10倍。
船多了,从事捕捞的人多了,渔获数量也不断增长,有时这些捕捞上岸的水产品无法短时间销售出去,冷藏保鲜,无形中给渔船业主增加了运营成本。贾泽华抓住这一机会,迅速扩展经营范围,上马了水产品加工储藏业务。不少“船老大”都说:“大贾的水产品加工业务,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控制了我们的运营成本,同时还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全天候渔获供应,可谓一举多得。”
海洋牧场
事业一天天做强做大的同时,他也一直做着耕海牧渔的大梦想。2014年,他了解到国家有关支持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他就决定申请建设一处海洋牧场,努力总有收获,在当地政府的帮助支持下,贾泽华在灵山岛西南侧的海洋牧场获批建设。
拿出多年积攒的资金,跑银行争取贷款,寻求合伙人,贾泽华连续几年忙得不可开交。“这些年,我把精力都投入到海洋牧场的建设上了,我几乎天天都在灵山岛,想的都是海洋牧场的建设。”到现在贾泽华已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购买并沉入海底报废船只90多艘,放养海参、鲍鱼、蛤蜊等100多批次。“大贾的海洋牧场如今已呈相当好的状态,已为海珍品们建起了若干幢‘别墅’,为海洋物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良条件。”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渔部门工作人员对此评价说。
“海洋牧场中生长的鱼、虾、参、贝、鲍等海珍品不属于我个人,它们属于大海,属于大家。在接下来的建设中,我还将继续努力。”贾泽华少有豪言壮语,但这些简单的话语中,却透露着他耕海牧渔逐梦未来的精神和情怀。
养殖致富
而在灵山岛城口子村,目前村里养殖黑头鱼的已有100户左右,从事渔家宴工作的有99户。村里养殖业和渔家宴如火如荼的发展,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苗在山的努力,他为了帮助乡亲父老奔小康,注销了自己经营的公司,到村里干起支部书记,一个蓬勃向上的青年,脸上也慢慢长起了皱纹,他也成为城口子村美好生活的守护者和见证人。
顾永珍和陈士民就是在苗在山的带领下,开始了水产养殖,两口子早期在育苗场认识,1991年结婚,开始养殖黑头鱼,由于要3~4年才能养成,风险大一直是两口子的最大难题。“现在政策这么好,我觉得只要肯出力,找对方法,就是自己的一套经营路子。”顾永珍每次说起这些年的养殖过程,总是很自豪,现在还把自己的房子出租给岛外老板做起渔家宴,收入有了保障,日子过得很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