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2022  青岛  文创  建筑  2023  文化产业  /峰会/  /佟涛/

青岛切实保护企业和企业家财产权利 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去年以来,青岛聚焦产权领域各类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积极探索依法保护产权的新方法新举措,推动全市法治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吸引大批企业来青投资创业。2019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1.83万户,增长10.77%,其中,新增企业12.12万户,增长18.08%。今年上半年,在疫情不利影响下,仍实现新增市场主体16.28万户,同比增长6.76%,其中,民营市场主体16.16万户,占比99.3%。

组织推动坚持三个“顶格”——

全市政法机关出台54个文件726条具体措施

坚持顶格倾听。按照依法保护产权、创造让企业家感到舒服的营商环境部署要求,我市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和项目制度。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等形式,与企业和项目主体沟通交流,直接听取意见建议。组织开展“千名干部联系服务万户企业”,从市、区(市)两级机关选派1000名党员干部,每名干部联系服务10户左右企业,助推民营和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建立联系企业、走进企业、服务企业长效机制。

坚持顶格协调。建立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任总召集人,市政府办公厅、市发展改革委、市政法各单位等32个部门组成的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联席会议,配套出台《青岛市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意见》,明确议事规则、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产权保护实际问题。

坚持顶格推进。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明确产权保护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市委政法委围绕保护企业产权研究制定34项举措,组织全市政法机关出台54个文件726条具体措施,加大对企业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同时,我市将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工作作为改革创新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具体考评标准,倒逼依法保护产权责任落实。

疏通堵点实行三个“狠治”——

推动91家失信政府部门全部履约或达成和解协议

狠治“有权就任性”。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等部门制定《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民意调查规定》《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办法》《青岛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合法性审查规定》《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提高公共政策的法治化、科学化水平。坚持从源头上规范政府履约行为,制定修改进一步规范市政府合同签订有关事宜、进一步加强市政府合作协议管理工作等文件。

狠治“新官不理旧账”。出台《青岛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首推政务服务践诺守信“五个一”工程,驻市行政审批大厅的48个政府部门全部签署践诺守信承诺书。针对企业反映的“新官不理旧账”问题,自2019年4月集中开展了党政群机关履约情况专项清理,推动91家失信政府部门全部履约或达成和解协议,目前履约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妥善处置。集中开展涉政府产权纠纷专项治理行动,梳理因政府失信、政策调整等产生的产权纠纷85起,逐一建立台账,实行跟踪督办,限期予以解决。

狠治“惠企政策不兑现”。持续推进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落实工作,公开选聘5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免费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政策解读等服务,推动政府部门自觉兑现政策承诺。组织开展政府向企业所作承诺未兑现事项清理行动,对省政府反馈的10个未兑现事项进行集中清理,促使6个政府部门向企业履行承诺,履约金额达20亿元。

产权保护把握三个“尺度”——

“三个严格区分”保护企业和企业家财产权利

把握好政策尺度。我市对按照不同所有制类型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2019年以来分别对照机构改革、现行开放政策、市场化法治化要求、流程再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了5轮专项清理行动,对460余件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评估,对41件地方性法规、35件规章、53件规范性文件提出清理、修改建议。

把握好司法尺度。今年,为支持企业促复工保经营稳发展,我市升级出台《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不予处罚清单(2.0版)》,规定对涉及11个市场监管行政执法领域的33项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为复工复产提供更宽容的制度环境。全市司法机关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准确把握经济违法行为入刑标准,坚决厘清经济活动与违法犯罪的“六个界限”;对确需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的,坚持“三个严格区分”(严格区分违法所得、其他涉案财产与合法财产,严格区分企业法人财产与个人财产,严格区分涉案企业负责人个人财产与家庭成员财产),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财产权利,开辟办理涉民营企业“绿色通道”,切实加强和改进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

把握好办案尺度。我市出台《关于办理涉众型非法集资犯罪案件的实施意见》《办理涉及民营经济权益控告申诉案件工作标准》,统一执法办案尺度。对历史原因形成的产权案件坚持有错必纠,及时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响较大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从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先后开展“昆仑”“云端”等专项行动,捣毁制售假窝点400余处,缴获假冒国际知名品牌商品数百万件。落实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规范调查取证、证据审查、侵权判定程序和标准。在审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时,既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惯例,又严格遵循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2019年以来累计审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214件,依法保护了中外当事人的知识产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