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建筑  /峰会/  文化产业  2022  2023  /佟涛/
让古籍里的文化走进生活

让古籍里的文化走进生活

据媒体近日报道,从2020年暑假起,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韩超、史星宇把清朝文人、美食评论家袁枚的《随园食单》翻译成了一道道活色生香的菜肴,吸引了不少读者追更。 虽然袁枚对美食的研究广为人知,但公众对他的了解,大多停留在...

变“味”的露营:亲近自然变成了拼装备 嗨完留下一地垃圾

变“味”的露营:亲近自然变成了拼装备 嗨完留下一地垃圾

原标题:变味的露营 我的整个朋友圈都在露营!大家不是在搭帐篷,就是在去搭帐篷的路上。重庆两江新区市民张先生感叹说。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露营堪称顶流。数据显示,川渝地区露营热度涨幅最高。 然而,记者发现,本为亲近自然的露营...

“五一”假期消费观察:露营成新时尚 房车旅游迎机遇

“五一”假期消费观察:露营成新时尚 房车旅游迎机遇

原标题:五一假期消费观察:这个假期怎么过? 五一假期结束了,各地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结合实际挖掘消费潜力,使人们的假期生活丰富起来。 多地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激发消...

贵州榕江:传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榕江:传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5月2日,村民在榕江县塔石乡乌吉苗寨制作蜡画。 位于雷公山深处的贵州省榕江县塔石乡乌吉苗寨是黔东南州苗族蜡染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其苗族刺绣、苗族蜡染、苗族百鸟衣等民间技艺均被收录进国家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一顶帐篷就有诗和远方吗? 露营火了,问题来了

一顶帐篷就有诗和远方吗? 露营火了,问题来了

原标题:一顶帐篷真能带来诗和远方吗 □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坤 □ 本报记者 赵 丽 在离家不远的公园里扎上帐篷,铺上野餐垫,精心摆放食物,然后拍照发朋友圈今年五一假期,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的吴强照例选择和朋友一起去野外露营,选择诗...

国家植物园,不只是看起来很美

国家植物园,不只是看起来很美

近期,位于北京香山脚下的国家植物园,成为热门打卡地。4月18日正式揭牌的国家植物园,分南、北两园,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经扩容增效有机整合而成,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春季赏花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