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演艺——面向未来的戏剧革新
沉浸式演艺打破了固定观众席面向舞台的传统剧场规则,重新定义了观演关系:演员边表演边互动,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打造出的近乎真实的戏剧世界中,观众可以较为自由地穿梭在剧情里,所到之处和所见之景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观剧体验
反观当下的一些沉浸式创作,有些只是为形式而形式,一些创作者过度追求表现的出新和独特,却忽略了作品的内涵。这样的作品可能会带来一些视觉冲击,但缺乏感染力和思想深度,不会受到持久的欢迎
面对社会节奏的加快,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满足观众文化体验需求方面,遭遇巨大挑战。沉浸式演艺正好提供了这样一种形式,回应人们对个性化、参与性和互动性的文化诉求
晚上6点半,上海市江宁路与北京西路的交叉路口,一栋外表朴素的奶黄色建筑外,一群年轻人正有序地排起长队。这种情形,生活在附近的人们早已习以为常。8年前,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以下简称《不眠之夜》)在这里首演,直到今天,观众的热情还未减退,演出所在地麦金侬酒店已经成为旅游打卡地。
近年来,沉浸式演艺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的热门选择,也成为当代演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沉浸式演艺打破了固定观众席面向舞台的传统剧场规则,重新定义了观演关系:演员边表演边互动,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打造出的近乎真实的戏剧世界中,观众可以较为自由地穿梭在剧情里,所到之处和所见之景都成为独一无二的戏剧体验。
多感官介入,重塑艺术边界
沉浸式演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剧场的时空界限,通过改造或重新塑造某一空间,将其转变为互动式的演出场所,让观众更加沉浸其中并感同身受。这种沉浸感,源于对文本、表演、形象、声音和装置等多种元素的有机融合;也强调观众的全身心投入,包括大规模的场地互动、与演员一对一的交流,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到故事叙事当中。可以发现,多感官介入,是沉浸式演艺区别于传统艺术表现的关键所在。
以《不眠之夜》为例,这部较早尝试沉浸式戏剧的引进作品,不仅在视觉、听觉上给予观众强烈的冲击,还通过场景的布局、演员的行为以及与观众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梦境般的氛围。演出开始时,被随机分配到不同楼层的观众,都被要求戴上面具扮演一名“幽灵”,去探索莎士比亚《麦克白》如何在整栋大楼的上百个房间里立体上演。观众可以触摸每个房间中的道具,并从中找到探索剧情的线索,或去三女巫的房间里观看神秘占卜,或在小酒馆里围观麦克白与班柯之间的激烈冲突……这些剧情同时进行、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每位观众都能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体验《麦克白》的故事,使得每一次观看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冒险”。
更好地与观众共鸣共情,是戏剧不断追求的目标。为此,早在20世纪初,打破镜框式舞台“第四堵墙”的戏剧观念开始萌芽,甚至发展为中心演出、观众围坐的环境式戏剧。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编排了很多街头剧,因地制宜地将四周环境与抗日救亡的剧情相结合。比如,剧作家陈鲤庭创作的《放下你的鞭子》,以一对卖艺父女的悲惨遭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近在咫尺的表演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剧场戏剧、环境式戏剧风靡,对观演关系也进行了持续探索。随着现代舞台技术的提升、表现手法的丰富,戏剧家开始寻求更开放的演出形式,以增强观众与演员间的互动。这促进了环境式戏剧向沉浸式戏剧的转变。
环境式戏剧将舞台延伸至非传统空间,利用特定环境增强表现力,与表演配合营造氛围。环境式戏剧中的演员主要与环境互动,观众多为观察见证。而沉浸式演艺更强调观众的深度参与,体验也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这种深度参与,与科技和艺术的协同发展密不可分。数字影像技术的多变与灵活为这种表达增添了丰富的语汇,既可以写实又可以写意。智能灯光系统可以根据剧情和观众位置自动调整亮度和颜色,并跟随演员的行动而发生变化,使得表演呈现出较强的连贯性和较高的流动性。智能音效设备能够模拟出逼真的声音,并且根据观众的行动轨迹进行定向播放。此外,还有一些可穿戴设备可以为观众提供剧情线索或互动提示,进一步增强沉浸感,引发更深层次的共鸣。
是技术的支持,更是情感的触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类技术手段也成为创作的工具。创作者能够在虚拟空间中自由地构建和呈现作品,而观众也可以通过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与作品互动。比如,沉浸式戏剧《双重》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剧场,没有灯光、舞美,却和与现代人关系最密切的手机深层次结合。该剧展现一宗绑架案,观众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姐姐”,通过手机应用的引导寻觅线索,并在他人帮助下找回失踪的“妹妹”。观众穿梭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校园里,手机会用新闻弹窗、短视频以及人物内心自白等形式推动剧情的发展,并不断转换场景。虽是悬疑题材,但作品结合直播、网红等社会热点话题,对人性以及自我进行深入探寻。沉浸式戏剧的形式不仅带来了观剧的新奇感,也更深入地引导观众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在社会中的角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沉浸式演艺的表现方式固然重要,但一个剧目的成功并非仅仅依赖炫目的呈现效果。技术只是手段,情感的有效传递才是其最终目的。在来自英国的沉浸式音乐剧《声·音》中,观众的眼睛会被蒙住,当视觉关闭,另外一些感觉会更加敏感和活跃。观众被带进剧场后,歌者在现场来回游弋吟唱,营造环绕立体声。这大概就是沉浸式的美妙之处,伴随着空灵的和声,演员们如同精灵一般在身旁穿梭。有时是耳畔的低吟,有时如同草原上的呼唤,有时声音潮水般从远方涌来。这时,有人渐渐靠近你,温柔地牵起你的手,慢慢贴近、拥抱,很多观众都情不自禁地感动落泪,“这部剧用声音和温度唤醒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一位观众在留言处写道。
《声·音》看似简单,但所有的形式都为情感的迸发服务。反观当下的一些沉浸式创作,有些只是为形式而形式,一些创作者过度追求表现的出新和独特,却忽略了作品的内涵。这样的作品可能会带来一些视觉冲击,但缺乏感染力和思想深度,不会受到持久的欢迎。主打在非传统剧场空间进行沉浸式演出的蛇口戏剧节,今年就遭遇了这种情况。某些作品因观众中途退场导致参与人数不足,完成度受到影响。鉴于此,创作者应聚焦于演艺作品的文本内容与表演水平,在兼顾沉浸式背景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创作质量。
个性化、定制化、多元化文化体验
沉浸式演艺之所以能够迅速流行并非偶然,其背后不仅有着新型信息技术的推动,还伴随着文化消费心理的变化。面对社会节奏的加快,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满足观众文化体验需求方面,遭遇巨大挑战。沉浸式演艺正好提供了这样一种形式,回应人们对个性化、参与性和互动性的文化诉求。
未来,随着虚拟现实、动作捕捉、全息影像等技术的发展,沉浸式演艺的表现力将进一步增强。近期国外上演的戏剧《绿野仙踪》,制作公司采用增强现实技术,观众通过使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进行创作,可以将场景中如梦似幻的效果呈现出来,甚至拍出完全独创的戏剧作品。从艺术教育意义上来说,沉浸式演艺这种新形式更加吸引年轻观众,从而激发他们对舞台艺术的兴趣,为市场培育潜在的观众群。对于艺术创新人才而言,沉浸式演艺的创演需要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促使他们不断学习、自我升级。
沉浸式演艺也积极赋能文旅产业。2021年,《“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将“沉浸式体验”置于推动文化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以当地故事为蓝本创作的沉浸式演出,如“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缘起湄洲”等大型沉浸式综合性文化体验空间,突破传统艺术的界限,打造虚拟和现实交织的艺术体验,扩大了城市旅游的外延,深化了文化体验的内涵,增强了城市吸引力和游客认同感。
沉浸式演艺赋予戏剧新的活力,为观众带来新鲜的艺术体验和深层次的情感满足,正在开辟一片艺术新天地。
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9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