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刷新数字体验
本报记者 王 彬
图书馆案例
手机、机器人、无人机一体互通的智慧服务
秀洲区图书馆实现导航带读者寻书 秀洲区图书馆供图
一部手机就可自主完成图书证办理、图书借阅与归还;一个智慧书架就能精准快速定位图书并导航找书;手机、机器人、无人机一体互通,实现一系列智慧化服务……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已经融入广大读者的阅读生活。而在读者可见范围外,一批数字产品和技术思维也正高速运转着。
早间,当读者步入秀洲区图书馆,正对浩瀚藏书,透过投影可见一轮旭日从“长虹桥”上缓缓升起,美好阅读的一天就此开始。书山、书海、书桥彼此连接形成“书海架长虹”景观,是秀洲区图书馆的看点之一。作为2021年9月启用的新空间,这番设计不仅实现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也为图书馆数字服务和智慧产品带来了新挑战。
由于图书馆整体环境呈流线型,书架摆放并不限于传统的“横平竖直”,而是依需而设、据美而行,有许多异形空间布局。为更好地服务读者,秀洲区图书馆将快速精准找到图书作为首要目标,进行了相应的数字化设计。“传统空间尚且有找书难的问题,在新空间快速找书难度就更大,关键是做好指引。因此,我们为图书上了两道数字坐标。”秀洲区图书馆运营团队负责人刘晓清介绍,这两道数字坐标,即用数字标签精准标注图书所在位置、数字地图精准规划寻找图书线路,两者通过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和蓝牙技术相结合,能让读者跟着手机导航更快与目标图书相会。此外,该馆还开发了“随手借”手机自助借书服务,方便读者扫码即借,大大优化了相关流程。
“以前,图书馆的数字化技术更多应用于内部管理体系或管理平台建设。现在,我们在新空间更多是站在读者角度,提供适配用户需求的数字产品。”刘晓清表示。
除馆藏图书导航系统和手机自助借书,读者还能在此享受耳机森林、阅读太空舱、听书墙等音频服务,到朗读亭里体验声音角色扮演,用VR游览秀洲八景。
数字服务越是丰富,越要做好顶层设计,高标准的运营团队提前介入是重要前提。凭着多年担任省级图书馆馆长的经验,刘晓清带领团队梳理了一组数字服务需求,并根据基层图书馆条件和用户基础,进行了需求排序,按照优先级,分阶段分重点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数字服务不是推出一个新设备或单个产品,而是要形成一整套服务读者的系统。”谈及技术落地,刘晓清表示,秀洲区图书馆在建设阶段重点有一个负责技术总集成的供应商,对接多个技术供应商,统筹数字服务,提供技术维护,保障数字服务有序、稳定、长效推进。
“我们与技术集成方的沟通非常密切,确保技术运营能够有效提升数字产品质量。”刘晓清认为,与设备投入相比,运维投入甚至更重要,得让专业团队干专业的事,才能完成好数字服务或产品对更新迭代的要求。在这一方面,新空间的数字化更为超前、更加直接、更有效率,在保证基础之上需要有大量形态创新。
目前,秀洲区图书馆正在探索开发全馆数字馆员系统,由数据大屏、泛在屏系统及咨询机器人构成,为读者提供实时馆藏文献、读者流量、活动预告等信息,以及书目检索活动预告与查询等交互服务。只要读者站在数字馆员系统面前,数字大屏就能识别读者信息,根据其借阅记录推荐图书,或为新用户制定阅读计划,从PC端到移动端,数字服务一键触达,既是服务手段,也是推广渠道。秀洲区图书馆的目标是让数字服务跟上互联网、跟上群众的网络使用习惯和移动生活方式,让读者一走进这个新空间,就能与图书乃至其他读者实时互动起来。
“我们希望读者来到这里,心里不会因觉得过时而‘咯噔’一下,而是因便捷而感到舒适满足。我们倡导的是这样一种服务理念,借书如同快递一般快捷,阅读服务如同一顿大餐一样满足,数字产品如同网购云游一般随时可享。”刘晓清说。
美术馆案例
观众在元宇宙与画作“交朋友”
24小时美术馆的数字艺术展引发打卡热潮 受访者供图
有人是因为完全开放的空间布局,有人是因为炫彩的灯会,还有人是因为想象力十足的数字艺术展,来到江苏南京建邺区24小时美术馆(简称“24小时美术馆”)的人们,或许会留下不同的记忆,但大家的整体印象相似:这里能看到数字与艺术相结合的最新形式,这里能看到数字中国的灵动样貌,这里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别具匠心。
24小时美术馆由8个玻璃房升级改造而成,每个玻璃房大约20多平方米,散布于建邺区国际青年文化广场。在2018年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期间,24小时美术馆首期艺术展就充满科技感,巧用数字化,以各类装置和多媒介互动,让人们透过玻璃盒子赏名画、听心声、对话机器人等,吸引了各方关注。
作为国内首家全天候向社会开放的公益性美术馆,24小时美术馆以全新的空间理念,向市民展示着装置艺术及科技视听等作品。“这不是传统的、单纯的美术馆,而是让艺术融入城市生活,融汇文化、科技的新型文化空间和平台。”24小时美术馆馆长王小兰表示。从连续多次深度参与南京青奥灯会推出“时间塔”等数字装置艺术,到探索数字文化普及推广和公共艺术呈现,王小兰始终关注前沿科技的发展。“美术馆等新空间应该成为最新技术的试验场和展示台,而在文化领域的落地应用又会反哺科技的发展。双赢之事,值得努力。”王小兰一直在践行这一理念。
如今,24小时美术馆的这8个玻璃房既是8个独立空间,又是和谐统一于展陈主题的有机实体,既是服务市民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又是向世界展现南京之韵的城市客厅。
除了享受24小时不打烊的艺术氛围,每隔一两个月,人们来到24小时美术馆,就会发现展览主题又有更新。今年,反响最佳者是“平行生长——AR概念艺术展”。
冒冷汗的粉色小猪、有着机械身躯的甲壳虫、会说话的胡萝卜……只需手机相应软件扫描操作,一个个动态形象就“走了出来”,变得鲜活。“平行生长——AR概念艺术展”共分为“穿越元宇宙”“共生元宇宙”“聆听元宇宙”“凝视元宇宙”“瞬息元宇宙”5个主题,分设于5个展馆,共有101幅AR作品。在此,观众不仅可以进入元宇宙欣赏艺术作品,还可以在线创作设计属于自己的增强现实版内容,真正融入展览,与现实世界平行,与作者精神交互,采用数字化的观展方式与画作“交朋友”。
“元宇宙是一个新课题,也是必然要解读的新命题,我们希望通过作品参与其中,也让更多人在艺术体验中找到各自面对科技与生活的方法。”王小兰介绍,为开发各类新型数字文化服务,24小时美术馆汇聚了高校、科技企业、艺术家等各类优质资源,同时高度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些公共文化空间即便错峰服务,增加了夜间开放时间,也没能吸引太多年轻人。这对于24小时美术馆似乎不是问题。“我们一直跟青年群体在一起,也一直向着未来前行。”24小时美术馆策展人季源表示, 24小时美术馆始终保持对青年文化需求的敏锐度,并注重寻找合适的技术伙伴和数字形态。“每次参加高水平学术讨论或展会展览,我们都非常留心观察各类新技术研究成果和数字产品供应商,从中寻找目标合作伙伴,希望将艺术想象通过最新技术呈现出来,又能让每个人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艺术感受。”季源说。
看起来空无一物,实际上万物互联。在把握技术的前提下进行思维跃迁,在服务青年和更广大群体时实现文化引领,让24小时美术馆一次次拓展了公共服务的边界,也一次次推动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与碰撞。
在这里,人们看到了新空间的可能性和时代感。大众使用科技的方向,都是艺术展览可以尝试的目标,大众尚未感知的科技影响,也是公共艺术探索呈现的题材。新空间比个体的人更早迈出一步,就更有可能以艺术的形式引领人们理解和思考未来。
技术供应商
基于文化底色打造差异化数字服务
上海上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数字产品 上海上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经过近15年的实践,总结全国30余个省级行政区5000多家文旅场馆的数字服务需求后,技术供应商上海上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自己的“用户画像”。在供需体系里,其产品的每一个指向都变得很具体,并最终都指向了一处:以特而新的数字服务和产品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前几年,‘引流型’的产品需求很大,很多场馆是靠新技术迅速拉升人气。”回顾近年来的技术供给历程,该公司总监万玉枝举例说,许多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迫切希望新群体能走进场馆,因而会着力打造数字化新场景。“不过,总体而言,那时候的空间设置目标偏同质化。”万玉枝说。
一位图书馆行业资深从业者告诉记者,2018年前,他为更新馆内数字设备做了大量调研,结果发现不同场馆基本都使用差不多的设备,数字大屏、数字阅读器、音频馆等是标配,其余并无太大不同。“现在,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观,个性化服务大量涌现,原因是大家越来越知道自己要什么,需求导向会牵引技术服务商更新产品供给。”这位从业者的判断也在万玉枝的经验里得到验证。
近3年,各大场馆对于线上线下相结合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主要是针对群众“新口味”调整现有数字服务及产品的使用条件。“近期,大家更关注的是‘沉浸式’,在服务传统受众方面更强调所在地区的文化底色,将之作为差异化服务的前提。”万玉枝认为,沉浸式交互体验需求的集中爆发,反映出公共文化机构对群众文化需求的把握越来越准确。
紧跟公共文化发展走向,上业公司已陆续推出智慧预约系统、文艺云课堂等产品,并发力打造“沉浸式虚拟展厅+数字艺术画屏展”,建设沉浸式光影互动空间。目前,诸如线上展览等产品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市民感兴趣的文化艺术作品,实现共享与独有同步,每个用户都能各寻所爱。同时,会根据群众使用情况生成报告,为文化场馆策划数字服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在万玉枝看来,现在的新型文化空间普遍意识到线上服务不是线下活动的复制,数字产品也不是实体服务的再现。数字化意味着相对独立、更具实时性和灵活性的形态,这是符合群众真实需求的判断。
数字产品和服务可以是引导群众走到现场的一条先导片,也可以是群众云游新空间的另一个视角。据了解,像沉浸式环幕这类产品,正在成为文化场馆的新热门,通过感应系统与高清投影的连接,环幕大屏可以由人们触发作为启动器,展开不同点位的云游景观,以云视听的方式跨越时空限制,在新空间抵达不可及的远方,从而服务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伴随相关建设实践趋于丰富,文化空间正在创造新的体验维度。万玉枝介绍,元宇宙沉浸式数字场馆正在通过数字服务让传统文化实现“破圈”发展。“我们将支持以地方文化为蓝本孵化虚拟数字人,以此IP形象带领市民云游场馆,为市民提供云讲解、云导览、云观展、云直播、云演绎等服务,架起一座传统场馆与互联网新生代沟通的桥梁。”万玉枝说。
文化馆案例
沉浸式体验助力艺术普及
四川省文化馆数字文化体验厅 四川省文化馆供图
饱蘸墨汁、透屏临摹、落笔成书,书法爱好者用宣纸和毛笔写就的一幅字,很快就反映在数字屏幕上……这是四川省文化馆数字文化体验厅内,美术书法临摹带给人们的全新体验。对于这一新型文化空间的数字文化体验,人们显然抱有较高期待。
今年5月,就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印发一年之际,数字文化体验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公众的艺术学习和文化互动打开了新局面。
围绕全民艺术普及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文化馆核心职能,数字文化体验厅设置了全民艺术普及数字资源鉴赏区、全民广场舞普及互动区、沉浸式文化体验区等线下互动体验区域。在这里,市民可以便捷应用虚拟场景、AR技术、影像捕捉等现代技术手段,自主开展美术、书法、舞蹈等学习,也能在其配套的文创休闲服务区,享受安逸的休憩时光。文创休闲服务区提供以“安逸大熊猫”和天府文化为主题的特色饮品和轻食,与互动体验区结合打造了一种舒适、趣味又有一定知识性的文化体验氛围。
同时,数字文化体验厅不仅是四川公共文化云运营中心,还是全民艺术普及慕课资源数码制作中心、创客中心、“安逸”直播工作室等,已成为数字产品的“制作间”。
“自2019年起,就开始谋划建设数字文化体验空间的相关事宜,并为此进行了大量技术调研和产品测试工作。”四川省文化馆数字文化中心主任王实介绍,数字文化体验厅在服务方面有更强的针对性,目前正在针对青少年群体尝试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即便同一项技术或产品,在不同文化场馆服务场景中也会呈现不同面貌,我们希望以更多新项目吸引年轻用户。”王实表示。
尽管目前人流量的增长还不够明显,但新开放的数字文化体验厅整体反馈较好,尤其是前来打卡的文化爱好者和年轻人都提出了中肯建议。“数字文化体验厅是独立于我们文化馆主空间的一个新空间。未来,我们不会仅限于推出新潮的数字服务,而将发挥联动效应,创新打造更多更优质的活动,吸引更多青少年来现场参与,培育新的文艺爱好者,将数字化优势真正转化为全民艺术普及优势,与群众共同探索新的艺术生活方式。”王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