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文化服务
|
让文化遗产绽放数字华彩
苏伯民
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明珠般洒落在中国大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文化遗产一直以来滋养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伴随数字化技术和文化遗产资源的融合探索推向深入,不断为人们创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文化新体验,受到人们青睐。
敦煌研究院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莫高窟数字化“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发展理念。经过30多年的数字化实践,今天的敦煌莫高窟创新成果多样,不断丰富应用场景,不仅满足文物保护、考古、美术等专业研究需要,同时灵活回应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
海量的高品质数字资源,让不可移动的石窟文物以多种形式走进千家万户。敦煌研究院在2016年上线“数字敦煌”资源库,借助互联网实现了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和相应的全景漫游节目的全球共享,访问用户遍布78个国家,累计访问量超过1950万余次。数字时代,展览形式也更加丰富灵活,“数字敦煌”系列展已在国内外举办29场,“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公益巡展”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56个大学和美术馆举办。
数字技术的应用,也更好地平衡了文物保护与开放参观之间的关系。敦煌研究院经过长期总结与科学分析,建立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在展示中心为游客提供《千年莫高》等沉浸式数字体验节目,确立了“总量控制、线上预约、数字展示、洞窟参观”的旅游开放新模式。在新模式下,日游客承载量从此前的3000人次增加到6000人次。
创造性地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资源,还可以分众化地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敦煌研究院与科技公司合作,借助增强现实技术推出“飞天专线游”,让观众在实体洞窟和虚拟洞窟中穿梭游览,实现“窟内文物窟外看”;通过互联网音频分享平台制作《“画”中有话 敦煌石窟百讲》产品,感兴趣的游客可以一边游览一边收听壁画故事,丰富深度体验。
面对数字内容再创作这一新理念和新兴文化传播形式,敦煌研究院2022年上线“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壁画元素进行识别与汇聚,19类专题6500份素材免费向公众开放。这一线上素材库的建立,不仅方便人们学习文化遗产知识,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创作和交流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上传并出售自己对素材的二次创作。在深受大家喜爱的“云游敦煌”小程序中,人们也可以进行数字内容再创作,比如自行设计敦煌丝巾图案并定制、为“敦煌动画剧”配音等。这些互动性较强的数字探索进一步拉近了社会大众和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让历史文化遗产可亲、可近、可学。
数字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也面临巨大挑战。面对丰富的数字化自主知识产权资源,敦煌研究院逐步建立基于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确权+授权应用+保护维权”的知识产权授权转化体系,培育了文物数字资源与出版、公共教育、数字创意等多领域跨界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产生了“敦煌诗巾”“敦煌奇境展”以及《敦煌女儿》《丝路上的敦煌》《写给青少年的敦煌》等基于敦煌数字知识产权资源授权转化的优秀作品。同时,探索建立区块链确权、数字水印等多维度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体系。如何既通过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惠及更广泛的人群,又做好数字资源知识产权保护,这是文博行业共同面对的挑战。
立足时代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创新前沿技术与文化遗产资源的融合发展。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开拓新的可能,为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为敦煌研究院院长)
文化供给搭乘数字技术快车
罗云川
如果你坐标浙江,打开小程序“浙里文化圈”,点击其中的“艺培”,数千堂艺术培训课程实时观看;点击“观展”,全省2000多个线下展览、600多个线上展览以及上万件数字藏品资源跃然眼前,线上游展、入馆预约,都可一键操作。这是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搭乘数字技术快车的小小缩影。
在积极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今天,运用数字技术整合文化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精准化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2017年,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建设的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正式投入使用。这一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依托覆盖全国的六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为实现艺术普及、开展公共文化领域重点工作提供安全可靠的算力保障,实现文化艺术资源数据的生产、存储、传输、分发和共享。日渐丰厚的艺术普及资源库群正在成为中华文化数据库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艺术普及。
直录播技术、云存储技术、多点分发技术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既加速公共文化优质资源汇聚共享,又提升各地文化馆数字服务能力。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订场馆、赶大集、读好书,是国家公共文化云的6项主要服务,近20万条以视频为主的数字资源面向公众,随时随地免费开放,迄今访问量已突破8亿人次。中央民族乐团、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等专业文艺院团的入驻,更是将文艺精品汇向群众指尖。在这一数字文化共享平台,江苏省文化馆开设昆曲、锡剧、扬剧等名师课程,安徽省文化馆线上传授庐阳剪纸……国家公共文化云助力各地公共文化机构特别是文化馆,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进而激活各地基层文化馆创造潜力,增强基层文化馆线上线下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广大人民群众受益于数字文化普惠的同时,也借由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反哺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生产者、提供者。比如,国家公共文化云推出的“乡村网红”培育计划,已培育100多位美丽乡村代言人,吸引一批文化名人踊跃担任志愿推介员,他们为乡村文旅鼓与呼,粉丝量累计超过1亿人。每逢佳节,各地父老乡亲踊跃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自编自导自演“村晚”,并在国家公共文化云集结亮相,展现出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云上广场舞”“云上大家唱”等一批品牌活动也在服务大众的同时,不断丰富云上公共文化资源库。
在融合数字技术、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道路上,集结优质文化资源、调动民间共创热情、扩大文化普惠覆盖面是基础,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智能化,则是目标和挑战。通过大数据准确把握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从而实现对不同用户的精准服务、对公共文化资源的科学管理调度和服务评价监测,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致力探索的方向。在北京市石景山“文E系统”的大数据墙上,各文化场所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客流量、性别、活动量,场馆开放情况、月度最受欢迎活动及场馆排行榜、各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的实时画面,等等,尽在眼前。这是当前公共文化智慧服务的探索之一。
面对未来,如何更好实现优质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如何让用户获取的文化服务更加个性化、更具交互性和体验感,都是有待在实践中破解的课题。目前,围绕公共文化大数据集成应用、用户画像、知识图谱、应用场景等关键问题,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依托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正联合高校、企业共同开展研究和基层试点。伴随公共文化建设不断推进,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智能化还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为新征程新辉煌凝心聚力。
(作者为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
推动知识服务智慧化升级
熊远明
积极发展智慧图书馆是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进一步发挥资源和专业优势、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图书馆作为传递知识信息的中介,一直以来都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排头兵”。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把信息技术引入图书馆领域,组织实施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计划、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等全国性重大项目,让用户不仅能享受到传统的到馆借阅服务,还能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等终端方便地获取电子图书、电子报刊、视听文献等丰富的数字资源和服务。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革新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特别是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等突破性成果的出现,预示着信息和知识传播进入新阶段。过去以纸质文献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智慧图书馆的出现,是图书馆行业主动适应当前技术发展阶段的自然演进,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高级阶段。一方面,数字图书馆建设积累下来的海量资源和软硬件基础设施,为智慧图书馆建设奠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数字图书馆在知识关联、线上线下服务的融合互动以及数字资产确权管理等方面的局限,则需要通过智慧图书馆建设实现突破。
如今,智能化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已显现出巨大发展潜力。例如,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合作,开发“《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对部分内容进行知识标引,上线“《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以多维度知识图谱等可视化形式,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典籍文化体验;上海图书馆东馆在新馆建设中,全面践行智慧化设计理念,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将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与资源服务、信息服务紧密融合,为公众打造全新的图书馆空间形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采编图灵”智能作业系统,应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工业自动化等前沿技术,大大提高图书采分编作业效率,为下一步继续推进图书馆业务的全流程智慧化管理提供借鉴。可以说,应用现代智能技术推动资源、服务、空间、管理等方面的智慧化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图书馆广泛共识。
在各地创新探索基础上,国家图书馆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即以全面提升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社会感知度和公众获得感为中心,搭建“1+3+N”的项目总体框架,包括智慧图书馆云基础设施、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全网知识内容集成仓储、多维融合知识服务平台以及遍布各地城乡基层的线下实体智慧服务空间。具体来说,推动智慧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线上线下呈现,一是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等项目积累的海量古籍数字资源为基础,加强中华典籍资源的关联标引与知识图谱建设,推动建立古籍知识化服务平台,提升典籍活化利用的效能;二是以智能书库、智慧预约、智慧导览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应用为重点,加强对各级图书馆及其基层服务网点建筑空间、设施设备的智慧化改造,推动实现线上多元内容和服务对线下阅读学习体验的拓展与提升。
相信在智能化技术的驱动下,以数字图书馆为基础,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将不断积累经验,更好发挥图书馆体系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作者为国家图书馆馆长)
版式设计:张丹峰 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31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