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2022  建筑  2023  /峰会/  文化产业  /佟涛/

用文化视角呈现老字号百年变迁

  今年正值百年老字号荣宝斋成立35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五集人文纪录片《荣宝斋》,8月8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后,热度持续飙升。

  该纪录片分为《荣重书林》《宝增艺圃》《斋藏绝技》《文会知音》和《脉动新声》五集,片名以“藏头”暗扣“荣宝斋文脉”,从品牌文化、非遗技艺、艺术收藏、文化交流、创新发展等多个角度对荣宝斋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意义进行了挖掘和诠释,让数百年荣宝斋的发展脉络显得清晰明确。

  百年历程恪守初心

  纪录片《荣宝斋》以老字号荣宝斋的百年传奇为主线,通过以往鲜见的珍贵文献史料、大量历史影像,以及亲历者口述和珍贵的手稿日记,再现一家中华老字号代代坚守、薪火相传的百年历程,反映其恪守初心、永担重任、不断创新的信念与决心。同时,透过荣宝斋这一中国文化与艺术发展的重要缩影,尽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蓬勃生命力。

  荣宝斋始终肩荷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用诚信经营、尊重艺术的理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但凡荣宝斋售出的货物,质量负责到底。不合格的东西宁可毁掉,也不能出现在柜台上。”“荣宝斋信誉是第一位的,到什么时候永远不能卖假的。”这也许就是“荣宝斋”能在世事沉浮中屹立不倒的缘由,这块“金字招牌”的底色就是“诚信”。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说:“荣宝斋这块金字招牌已然闪烁了350年。荣宝斋始终秉承着诚信的传统、开阔的胸襟与精益求精的态度,躬身为艺,成为行业楷模。纪录片《荣宝斋》很好地展现出了这家历经沧桑的三百余年老店的底蕴与底气。”

  遍览古今笔墨丹青

  沧桑巨变中,荣宝斋见证了太多书画艺术的光彩时刻,烙印着太多民族文化的璀璨记忆。到目前为止,已收藏历代书画、古籍等珍品数千件,不仅涵盖明清诸家真迹,亦不乏宋元传世之作,如此丰富的珍贵藏品,更是为荣宝斋赢得了“国家画廊”“民间故宫”的美誉。著名书画家范曾认为,“荣宝斋”三字以其古朴、典雅、恢宏的精神,350年来深深地镶嵌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殿堂。

  荣宝斋也被誉为“书画家之家”,其发展史贯穿着与绝大部分中国近现代著名文化艺术大师的交往史,发挥着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当代大书画家启功先生将荣宝斋这座“艺术博物馆”奉为导师,“我从荣宝斋的墙上学到多少有关书画方面的技能,又在它的座位间见到多少前辈名家,受到他们多少教导和鼓励”,启功曾撰文这样讲述他与荣宝斋的缘分。已至耄耋之年的齐白石先生闲暇时仍爱在荣宝斋小坐,席间每次都有时令鲜果与小吃茶点,老人后来热情推荐道,“要吃橘子到荣宝斋去买,他们那里的橘子好吃”;每逢来京开会办事,傅抱石宁可不住饭店,也要住在荣宝斋里。有时只能住在饭店,他也会事先告诉荣宝斋自己的联络方式,抽出时间再去。用他的话说,“到了北京不管多忙,也得回家看看,要不心里总不踏实”……纪录片中,这些故事娓娓道来,证明荣宝斋与书画家们的知交是一种双向奔赴。

  技术加持纤毫毕现

  自设立“帖套作”、复刻张大千《敦煌供养人》伊始,直到1979年木版水印巅峰之作《韩熙载夜宴图》被故宫博物院定为“次真迹一等”,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术独辟蹊径,逐步成为逼真再现中国传统书画笔墨意趣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在荧屏上同样有技术加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运用4K超高清、8K超高清、探针式微距镜头以及二维、三维动画等技术手段,令中国书画艺术的精致、细腻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版水印、装裱修复的精细过程在纪录片中纤毫毕现,让中华文明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跃然于镜头之间。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贾广健说:“纪录片《荣宝斋》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显示出了荣宝斋350年的历史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活力。荣宝斋收藏宏富,在这部纪录片中让广大观众和书画爱好者一睹历代名家之作,这也是通过此片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书画艺术,接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美育精神的教育。对加强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故宫博物院书画临摹组组长、副研究馆员巨建伟则表示:“我敬仰荣宝斋作为经营企业却兼具博物馆、画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服务等多重责任和担当,以及一代代荣宝斋人对这份信念的坚守,也对自己曾经在故宫博物院所从事的古书画临摹技艺与荣宝斋之间的传承渊源感到亲切,我也振奋于荣宝斋所历350年,如今日新月异,生机蓬勃,作为青年艺术工作者更应紧随步伐,精炼技艺,苦修学养,不负期望,不负韶华,让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记者 牛梦笛)

  《光明日报》(2022年08月18日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