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应该走向大众
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呼唤文艺评论的新作为。这就需要文艺评论工作者改变一些固有的习惯,包括文艺评论的姿态和腔调,以更加多元、更加多彩、雅俗共赏的面目与读者见面。
令人遗憾的是,当下不少文艺评论依然在追求着“高大上”,远离普通读者。比如很多学院派出身的评论家们出手“大方”,动辄上万字的论文,却难于覆盖到多数大众;另外一些评论家则为了显现高人一筹,说些让别人看不懂的“黑话”,将原本鲜活的文艺评论弄得面目可憎……局限在越来越狭隘圈子里的文艺评论和研究,对于真正的文艺发展并没有起到积极地介入和推动作用。
“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这段讲话,强调了文艺评论的责任和使命。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无论线上线下,不管传统现代,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发挥文艺评论的价值引领功能,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今天社会上一些文艺乱象,很多是因为不辨美丑、缺乏有效引导造成的。要切实发挥文艺评论激浊扬清的作用,就必须关注和回应大众需求,成为大众释疑解惑的良师益友。那么,新时代的文艺评论该如何跳出自说自话“圈子”,从而去引导舆论、市场和大众呢?
马克思曾说:“我们的阐述自然要取决于阐述的对象。”文艺评论的对象是普通大众,文艺评论文章应尽可能体现其通俗性,用浅易的表达方式,真诚的评论态度,来赢得大众的认可。具体来说,开展文艺评论,首先需要明确坚持什么样的标准。要引入群众观点,把群众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作为评论文艺作品的重要标准。其次是在评论话语的选择和使用上,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文艺评论指向艺术世界,为文艺经典的构建和文艺教育的完善而努力的同时,抵达人性,抵达真理,但终究要面向读者大众,还需深入浅出,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清楚的,就没必要依靠那些晦涩难懂的生硬语言,能用千字文说清楚的,就没必要长篇大论。除此之外,文艺评论的批评风格最好也能明朗透彻,直抒本意,不隐晦,少暗喻,慎反讽,以免使大众误读,造成评论主体与广大受众间的交流不畅。
在大众文艺如火如荼发展的新形势下,改善文艺评论,使之贴近大众、走进大众,引领大众、带动大众,增强“大众化”效果,发挥“大众化”作用,文艺评论“说人话”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换言之,文艺评论能不能走向大众,根本上还取决于评论主体是否以大众生活为本位,与人民大众保持密切血肉联系的真诚态度与实践。通过文艺评论引导大众,提升大众审美素养,文艺评论工作者首先要对大众的现实生活与审美心理、审美期待和审美情感有所理解和把握,要体恤基层群众,用寻常百姓的身份和话语,用真心、诚心、热心去交流,把正确的积极的价值取向传递给人民,不断为社会发展集聚正能量。
总之,如何写出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地气的文艺评论,怎样用优质的文艺评论成风化人,不仅是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个着力点,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着力点,值得文艺评论界认真思考。(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