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2022  建筑  2023  /峰会/  文化产业  /佟涛/

民俗润泽乡间 激活振兴力量——我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与弘扬现状调研

民俗润泽乡间 激活振兴力量——我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与弘扬现状调研

2021中国龙舟争霸赛在屈原故里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举行。新华社发

  编者按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文化振兴可发掘、可利用的重要资源,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动性要素。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地涌现出一批葆有民族特色、承载民族文化、凝聚民族力量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动。鉴此,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从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入手,聚焦各地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现状,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和江西省浮梁县等地深入探访,分析了我国民俗节日文化活动的创新模式及现存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推动民俗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提出对策建议。

  元宵节,挂灯笼、猜灯谜、围篝火、闹元宵;中秋节,做剪纸、赏皮影、听戏剧、享团圆;春节,逛庙会、赶年集、看社火、吃年饭、过大年……在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游客一年四季都能在传统村落中感受浓浓的民俗节日氛围。

  “过节不就是图个氛围嘛,这里年味儿足”“体验了关中民俗,浓浓的烟火气很不错”“让娃娃们见识一下咱陕西人的正宗过年习俗”……袁家村通过“修旧如旧”的老街区和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打造“关中印象体验地”民俗文化品牌,举办“唐风纳凉节”“中秋诗歌会”“春节大庙会”等沉浸式、体验式、场景化的民俗文化活动,游客们流连于民俗街区、工艺作坊,感受乡村民俗风情,体验传统节日文化。

  传统民俗节日具有很强的仪式感和较高的群众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想象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传统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弘扬呈现哪些新特点?

民俗润泽乡间 激活振兴力量——我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与弘扬现状调研

春节期间,游客在江苏淮安楚秀园游玩。新华社发

 

  1.民俗节日 数量种类众多,承载丰富文化内涵

  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形式复杂、丰富多样。例如,按民族来分,我国有区域民族的节日(如泼水节等)和全国性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按节日对象来分,有少年的节日(如彝族的娃娃节),有老年人的节日(如重阳节等),等等。

  若按节日主题来划分,可把节日分成农事、庆祝、祭祀、纪念四大主题。其中,农事节日以农林渔猎等生产活动习俗为主要内容,往往是以一定的祭祀活动来表现,如汉族在立春时节的“打春牛”活动、壮族的春耕牛王节、彝族的采药节等;庆贺类节日,不少地方以扎花灯、赶歌、社火等喜气洋洋的社会交往活动来庆祝节日,其中最热闹的当属各民族的“年节”;祭祀节日和纪念节日主要以祭祀天地神、祭祀祖先以及纪念历史重大事件和人物为主要内容。

  这些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中国民俗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它们内容多元,包罗了服饰、饮食、礼俗和游艺等与群众传统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文化内涵。它们形式多样,同一个节日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习俗。春节吃年饭,“北水饺、南汤圆”,南北方各有喜好;端午节“赶鬼”,对于挂钟馗像还是挂蒜头、挂石榴花,各地习俗也不尽相同。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这些传统节日都寄托了人们对于家庭团圆、生活喜乐的美好期许,重视传统人伦亲情,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厚人文底蕴的直接体现。

民俗润泽乡间 激活振兴力量——我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与弘扬现状调研

游客在陕西省西安市永兴坊品尝腊八节特色美食。新华社发

  2.传承现状 常态化融入生活,文化与产业共促

  “点火!”随着一声响亮的吆喝,火苗迅速蹿升,火堆熊熊燃烧起来。一名青年助跑一段后,纵身一跃,矫健地跨过火堆,一旁围观的人群里响起阵阵掌声。这是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赤山村“跳火光”的热闹场面。每逢元宵,村里都会举办“跳火光”民俗文化活动,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跳火光,祈乐安康,真有意思!”“我也很想试试”“以后一定要去这个村看看”……疫情防控期间,里水镇策划了“跳火光”元宵节直播活动,有12万多名网友线上围观了“醒狮贺岁”“主帅公巡游”“跳火光”等民俗节日活动。打破空间限制,广大网友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调研发现,各地的传统民俗节日,已经常态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实现文化与产业的共融共促。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根本,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有组织地开展群众性活动,传承传统民俗节日。“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我们的节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凝聚邻里乡情,经过多年积累,已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文化工程。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抓手,推动文化繁荣。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传统庆典、节日仪式、民俗活动等文化项目。例如,南海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66项,其中2项国家级、11项省级、2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对这些非遗活动,区、镇、村通过纪录片展映、数字化展览、少年宫传习、“非遗进校园”活动等分别开展不同类型、多种多样的展示和传承活动。各地文旅部门组织的“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等活动,推动非遗保护和节日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影响。

  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驱动,创新节日形式。老陕性情、关中民俗、传统美食、乡愁思念、创意青春……袁家村在春节期间,以“五味”打造经典民俗节日活动,“吃、住、行、赏、玩”等深度体验吸引了八方游客。调研发现,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已成为传承节日文化新的增长点。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旅游办事处共同主办的2021“天涯共此时——中秋节”全球统一品牌活动,推动传统节日欢乐祥和的气氛跨越国度。传统民俗节日成为各地新的打卡热点,文创、文旅、手工等新经济形式成为传承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要推手。

  结合数字乡村建设,由农业农村、网信、文旅等部门牵头,以数字化方式传承传统民俗节日。伴随5G和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乡村文化发展、传统节日传承的必要基础。数字网络触角的延伸,使得传统民俗节日传承得以享受发展红利。如不少地方发展起了与民俗节日相关的乡村手工艺品电商,以线上文化传播活动“带货”,带动产业业态进一步拓展;一些互联网公司推出“村播”“春耕”等计划,支持农村非遗和民俗类产品线上销售。

民俗润泽乡间 激活振兴力量——我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与弘扬现状调研

山东青岛一位小女孩展示一款传统虎年生肖花饽饽。新华社发

  3.创新路径 民俗节日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唐代诗人白居易名篇《琵琶行》中的“浮梁”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这里的瓷茶文化已有上千年历史。春节期间的云村晚、汉服秀;清明节期间的“茶瓷对话”“开山节”;端午节期间的沧溪风华录、露营大会……浮梁县借助其“世界瓷都之源,中国名茶之乡”的文化底蕴,举办一系列活化传承、推陈出新的民俗节日活动,不仅带领游客体验历史文化风情和优美生态环境,也打造了乡村振兴新业态。

  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书香金瓯、文武岭西、古韵简村、和善百西、淳和新河……美丽文明村居建设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在挖掘和打造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实践中,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思路。

  价值引领型。调研中,有些地方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价值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有些地方将民俗节日文化与红色文化紧密结合,以乡村振兴实践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红色基因。这些方式推动了传统民俗节日助力培育乡村文明风尚,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社会治理型。调研中,有些地方注重节日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相辅相成;有些地方统筹协调、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打造品牌,共同服务于乡村振兴。这些都发挥了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所内含的文化治理功能。

  人才创意型。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浮梁县推行“乡创特派员”机制,发动一批企业家、创业者、社会工作者等,与农村基层组织共谋发展,激活在地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共建人文乡村。调研中,有些地方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些地方注重发挥外来人才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城市与乡村在交流中相互形塑。

  产业转化型。袁家村、南海区、浮梁县等地均立足各自的特色民俗文化,激活文化产业新动能,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研中,有些地方以文创赋能,丰富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内容,创造乡村新IP,打造乡村文化新品牌。有些地方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牵引力,对内开展群众工作、凝聚共识,对外承接各类市场主体,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为传统民俗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民俗润泽乡间 激活振兴力量——我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与弘扬现状调研

山东台儿庄古城举行“龙抬头”开河仪式。新华社发

  4.瓶颈制约 文化治理、创新转化有待提升

  不少传统节庆仪式复杂、技巧性高,却无法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和参与,导致节庆活动渐趋老龄化;许多特色民俗的教学、宣讲、交流等活动,投入颇多,传播力影响力却十分有限;一些节日的仪式还存留封建迷信、重男轻女等不良观念,如何去粗存精,做到现代文明风尚与传统民俗的平衡成为必须重视的一大问题……传统节日和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已经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但其传承和弘扬依然存在不少瓶颈制约,亟待解决。

  文化治理功能有待进一步强调和凸显。眼下,民俗节日文化虽做到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其传承与弘扬却依然面临乡村空巢化、留守化等难题,村庄组织力不足、基层统筹规划力不足也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如何发挥民俗节日文化的基层治理功能,激发群众主体性,协同部门联动,调动基层人才主动性,值得进一步探索。

  民俗节日文化的活化和转化程度不高。目前大多数地方的民俗节日主要是与文旅相结合,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缺乏新思路,缺少激活乡村自身资源要素的创意。特别是其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还有待提升。在“Z世代”(1995年—2009年出生的人群)主导新国潮的背景下,传统民俗节日的表达和呈现如何进一步吸引年轻人,得到他们的关注、参与、认可,推动民俗节日文化真正“活”起来,还需破题。

  传承弘扬民俗节日文化需要因地制宜。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常常出现“一个模式、高度同质”的状况。各地政府在实践中需进一步强调差异化和地方特色,也需探索如何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留地方文化风貌、关照各民族群众心理。

  5.发展方向 创新民俗节日传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

  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推动战略协同、部门联动,明确乡村振兴部门文化职能。将民俗文化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创建等工作中。建议成立县级以上民俗文化活动领导小组,整合部门力量,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农业农村部门的文化职能,将民俗节日文化纳入农业农村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农业农村与文旅部门分工协作机制,提升农业农村部门对文化治理的认知和管理水平。

  扶持社会力量,培育在地组织,共同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广泛动员志愿服务、企业、媒体等社会组织和力量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发挥“专精特新”的中小微企业和社会机构的积极作用,把新理念、新形式、新内容和新玩法引入乡村,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共同探索民俗节日文化传承和乡村文化振兴的新模式。鼓励、支持和引导乡村当地的文化类活动团体参与文化的传承弘扬,提升乡村组织力和社会活力,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民俗文化节和民俗文化示范基地。可在全国有显著民俗特色的地区打造多个民俗文化节,据此创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示范基地。在全国各地发起“传承弘扬民俗节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主题活动周。由国家乡村振兴局认定和支持一批典型示范,或建立有关民俗节日文化传承弘扬的国家级案例库、课程培训体系和大数据共享云平台。借助乡村民俗节日文化大数据共享云平台,激活各方主体的主动参与意识,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信息服务。开发相应课程,帮助基层干部和群众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其中。

  以文化产业推动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文化创意赋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焕新、唤醒乡村传统文化,增强审美韵味,培养美育意识。以民俗文化推动研学、特色民宿、沉浸式体验、亲子互动、国风国潮、健康养老等文旅业态提升。以数字化等现代科技让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活起来”,推进乡村旅游从单一观光向数字化、沉浸式、互动性等方向多元化发展。

  推动建立乡村文化振兴指标体系。将传承弘扬我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落实情况、相关效果纳入基层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真正实现有力有效、常态化推动。可从人才评价、活动内容、产业提升、媒体传播等多个维度评价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机制有效性,发布乡村文化实力年度指数,完善乡村文化振兴评价机制。

  (作者: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胡钰、沙垚、庄臣、石文婷、赵平广、庄万里)

  《光明日报》(2022年03月24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