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以民间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陕西大荔县阿寿村村民在进行花苫鼓表演。花苫鼓是用刺绣服饰将鼓围起来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 王端 摄
“民间文化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乡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王勇超在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发挥民间文化艺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作用的建议》中表示,要不断地把各类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推动我国乡村事业发展繁荣的精神动力和物质支撑,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作出积极贡献。
戏曲、剪纸、泥塑、皮影、社火、石雕等民间文化艺术,贯通着物质与精神,联系着传统与现代,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又是地域文化的结晶。近年来,陕西各地通过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延续历史文脉,凝聚乡村群众的精气神,开拓产业发展,为助推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头雁”引领壮大乡村振兴动能
破解农村文化建设关键问题,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人才队伍体系。在安康市汉阴县,“文化使者”行动让众“村宝”活跃了起来。据介绍,“寻找村宝——文化使者行动”充分发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群众文化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先进人物、退休教师以及本土乡贤能人等多方面主体的社会力量参与,实施文化使者“头雁引领”行动,通过“送文化、种文化、传文化、启文化”的宗旨和方向,以文化传播、文化引领、服务社会为目标,发挥乡土人才在技艺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本村的建设发展。汉阴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张渝鑫表示,通过建立业余文化人才信息库,让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丰富的文化生活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了乡村振兴精神动力和创造力。
近年来,陕西省文化馆与基层馆联动,采取将课程、将专家送到田间地头的方式,深入各地,连续举办乡村振兴巧娘(巧匠)传承技艺系列培训班,不断壮大民间技艺人才队伍。据初步统计,2017年至2021年的5年间,陕西省文化馆每年都会举办3到4期巧娘、巧匠类培训班,包含剪纸、刺绣、面花、草编、藤编、安康塌辣子石雕等多个非遗项目,每期学员60人左右,培训对象都是当地拥有某一技能的普通百姓,共培训学员1000多人。陕西省文化馆培训部主任孙静表示,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举办乡村振兴技艺培训班,就是要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与时代接轨,让民间技艺贴近市场需求,真正成为提升群众生活水平、促进乡村振兴的得力助手。
民间文化魅力凝聚发展动力
地处黄河之滨的渭南市大荔县羌白镇阿寿村,历经千年,留给了后人丰富的文化财富,是远近闻名的“文化艺术村”。全村80%的村民都有跑汉车、花苫鼓表演和面花制作的本领。不久前,阿寿村村民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跑汉车活动,这一源于先辈们“祈年成”和庆丰收的习俗,在村里村外备受关注。在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对该村的“二月二庙会”民俗事项进行了搜集、挖掘和整理,面花、花苫鼓、跑汉车等民俗知名度更大了。
此次活动的半个月前,以“大美大荔·非遗出彩”为主题,由大荔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大荔县文化馆承办的大荔县非遗锣鼓项目调演活动在当地举办,其规模更大,参与者更多。来自许庄镇的醒狮队和南留锣鼓队、官池镇的打花棍和背花锣代表队、韦林镇的韦留锣鼓代表队、两宜镇的高明锣鼓代表队等9支锣鼓代表队参加展演,通过或高亢激昂、或豪迈粗犷、或舒缓柔和的表演,挥洒着文化自信,展现出大荔群众热爱生活、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大荔县地处黄河、渭河、洛河交汇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11项、市级保护项目33项,先后荣获“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大荔县将通过举办非遗展示展演、非遗进校园进景区等活动,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旅品牌,在宣传地方文化魅力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大荔县文化和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艺术乡村”助力高质量发展
“我也要给我的爸爸擦背!”在西安市鄠邑区一个街头公益广告《孝道》宣传画前,6岁小朋友合合的这番观画感悟,让牵着她的小手的父亲无比欣慰。这幅名为“孝道”的农民画出自老画家刘知贵之手,曾入选全国网络公益广告作品库,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范儿·讲文明树新风网络公益广告”栏目进行展播。
这类善于从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中捕捉创作灵感,极具乡土气息和美感,向广大群众传播正能量的优秀农民画作,遍布西安市鄠邑区的主干道及各类公共活动场地,通过生动讲述乡村故事,展示乡村形象,构筑起新的乡风文明精神家园。鄠邑区也因此获评“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今年1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计划,建立非遗传承人、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专业人员、相关机构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对接机制,推动建设一批“艺术乡村”。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强省目标,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持续加大投入,落实主体责任,把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好、传承好,推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建设及与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使优秀民间文化艺术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合生活、融入产业,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记者 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