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2022  建筑  2023  /峰会/  文化产业  /佟涛/

河南博物院院长揭秘传统文化出圈密码

此前,河南博物院推出“考古盲盒”,一度一盒难求;春晚上一曲《只此青绿》,让“挑战青绿腰”风靡全网。文物“活”起来,文创“潮”起来,秘诀在哪里?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在委员通道上详解传统文化出圈密码。

马萧林说,近年来,从《国家宝藏》的播出,到《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的出圈,再到文创产品考古盲盒的火爆,都能看出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期待。“这也促使我们文博人以更加开放的思维跨界合作,不断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方式。”

对此,马萧林分享了三点经验。

一是深挖内涵,让文物“潮”起来,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考古盲盒,就是这种结合的代表。“大家能够感受到发现文物的惊喜感、代入感和满足感,考古盲盒,激活了年轻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奋点。”

二是创新表达,让文物“活”起来。《唐宫夜宴》从展示的文物中获得灵感,让彩绘陶俑从博物馆里走出来,幻化成鲜活生动的唐宫少女,还原活化历史场景,瞬间唤醒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不少网友惊呼——原来古老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这么时尚。

马萧林说,还有一点,就是科技赋能,让文物“动”起来。新技术为沉浸式体验提供了发展空间,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能够穿越时空,古今对话变得真实可感。新媒体又让文化精品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传播出去,引发公众“围观”。

马萧林表示,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物将不再是尘封的历史,会变幻出更多鲜活的姿态,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从‘活’起来到‘潮’起来的,不单单是文物和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心中泛起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马萧林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