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2022  建筑  2023  /峰会/  文化产业  /佟涛/

“十三五”时期国家级、省级珍贵古籍保护状况显著改善 数字化成果丰硕

人民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刘佳)“做好古籍保护工作,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责任重大。要按照中央有关精神,把古籍保护工作纳入整体布局,继续深入推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在12月8日举行的2021年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座谈会上表示。

会上,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熊远明作了近年来全国古籍保护工作报告,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进展及经验体会。“十三五”以来,全国古籍资源分布和保存状况基本摸清。普查完成古籍270余万部另1.8万函,共2861家单位完成古籍普查登记工作。通过普查,新发现《乾隆御定石经》、明初拓本《汝帖》、宋刻残本《杜工部草堂诗笺》等一批珍贵文献。

国家级、省级珍贵古籍保护状况显著改善。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3026部珍贵古籍和203家单位入选;20个省区建立《省级珍贵古籍名录》,收录古籍25476部。全国1000余家古籍收藏单位不同程度地改善库房条件,使超过2000万册件古籍得到妥善保护。古籍修复总量超过370万叶,古籍影印出版成果显著。“十三五”期间,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为各省各单位影印出版的古籍就超过1.5万种。

古籍数字化成果丰硕,“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数字资源10万部(件),全国39家古籍收藏单位在线开放共享古籍数字资源超过2.2万部。“海外中华古籍书目数据库”累计收录美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万条书目数据,一批流散海外的珍贵古籍得以回归。

古籍保护人才队伍规模和专业素质整体提升。探索建立培训基地、高等院校、传习所“三位一体”的古籍保护人才创新培养之路,累计举办古籍保护各类培训班500期,培训学员超过2万人次。“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拓展到全国21个省(区、市),帮助基层单位整理编目古籍超过186万册(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