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2022  建筑  2023  /峰会/  文化产业  /佟涛/

假唱等文艺界乱象得到深度治理 现实主义创作受重视

近年来,文艺界一些乱象备受诟病。例如演员片酬过高与演技不成正比、影视剧随意注水让观众不得不N倍速观剧、歌手假唱、艺人失德违法现象频出……

记者注意到,在深入推进“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的同时,相关部门继续针对这些行业顽疾,开展了深度治理。

演员应严守道德底线

先来探讨一个问题:衡量演员的标准只是演技好坏吗?

非也。

11月16日,在国家广电总局召开的“我们的新时代”主题电视剧重点项目推进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给出了答案——

“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心性纯良才能作品纯粹,德行端正才能作品有力。”

聂辰席指出,参与主题创作的电视剧工作者特别是编剧、导演、演员,要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注重自我修养,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严守道德底线,秉承职业操守,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始终积极传递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

失德艺人,禁止复出!

那么,违法失德的艺人还可以重回舞台吗?

记者注意到,相关部门的意见十分统一:禁止复出。

早前,国家网信办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11月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指出,国家网信办最近部署开展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专项整治,禁止一些劣迹艺人的账号被处置封禁以后“转世”、“穿马甲”出来捞钱。

而国家广电总局此前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向全国广电机构提出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

11月12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和北京市广电局也分别发声,强调演出举办单位要严格演员背景审核及选用,禁止使用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序良俗及言行违法失德失范人员。同时,要求从业者提升道德素养,不给劣迹艺人曝光机会。

假唱等文艺界乱象得到深度治理 现实主义创作受重视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天价片酬?注水剧?假唱?整治!

对于网友吐槽已久的一些文艺行业顽疾,广电总局要求各级管理部门持续加大治理力度、提升治理能力,完善落实行业治理相关政策措施,坚决整治不良倾向、不正之风,破除天价片酬、“唯流量论”、注水剧等,抵制浮躁作风,确保行业健康发展。

同时,文化和旅游部则针对假唱再次发声。

近日,文旅部在《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里提到,演出经纪人员不得为演员假唱、假演奏提供条件,违反者由县级以上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报文化和旅游部撤销其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唯流量论”改善了吗?

在多部门的组合拳下,近几个月来,各家卫视和各大视频网站在节目和影视剧的阵容上开始“去流量,强文化”。

“我觉得有非常大的改善。”电视剧《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单元的编剧宋方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从创作风气和创作态度来说,行业对现实主义题材比较重视,整个行业也比较规范,“天价片酬至少不会再有了。”

针对“流量演员”,宋方金提出,当下多个剧组已经尽可能地用合适的演员,而不是带有流量的演员,“有流量无演技的演员,不会再成为创作的中心。”

编剧汪海林近年来一直在抨击“唯流量论”。如何从源头破除这种顽疾,他坦言,目前各个播出平台和制作机构需要反思用流量来评估的体系。

“核心的问题是购片、广告投放等结算方式,还是在用流量在计算。”在汪海林看来,明星受欢迎并非错事,重要的是通过炒作和数据造假来打造盈利模式,“因此关键是改变当下的流量模式,打击造假。”(完)

(记者 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