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东:焦裕禄的精神就在前方
焦裕禄 (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
焦裕禄出生在山东省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1月,焦裕禄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焦裕禄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兰考县地处豫东黄河故道,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焦裕禄踏上兰考土地的那一年,正是这个地区遭受连续三年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年。他到兰考第二天,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1964年,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正在上映的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用一个个温情细腻的镜头记录了焦裕禄书记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温暖立体的“人民公仆”。片中,郭晓东出演了河南兰考县原县委书记焦裕禄。
坐在镜头对面的郭晓东说,这是他等了太多年的角色,他所有的人生感悟和表演经历都在为扮演焦裕禄铺垫。同时,这也是一部他不敢去看的电影,只要回想起一些拍摄中的细节,郭晓东就会止不住地落泪。表演中的亢奋、积极和投入的感情,完全化作他心中的感悟,影响着他今后生活的点点滴滴。
从犹豫到紧张再到说不出的自信
演焦裕禄,郭晓东对自己有一个要求——所有的表演必须对得起焦裕禄这三个字。
1990年,由李雪健主演的影片《焦裕禄》上映,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观影热潮,观众被焦裕禄的人格魅力所感动,缅怀着那个虽然艰辛困难,却充满斗争豪情的年代。
珠玉在前,郭晓东自然会有无形的压力,但他也清晰地认识到,《我的父亲焦裕禄》的不同角度会让这个角色有全新的展现可能:“李雪健老师表演的版本是经典,我学习了很久,还上了很多党课。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两部电影毕竟不同,角色也有不同的角度,两个版本没有可比性。表演要有演员对世界、对事物的独有认知和态度。”
不过,演焦裕禄,郭晓东对自己有一个要求——所有的表演必须对得起焦裕禄这三个字。这个“死命令”,在外界看来,多多少少都会给演员带来压力。但当机会摆在郭晓东面前时,他只知道一件事,就是自己“真的太想、太想演焦裕禄了”。
事实上,焦裕禄一直是郭晓东的精神偶像,也是他的引领者。他甚至觉得,之前所有的人生感悟和对于表演的专业感受,都在为这个机会做铺垫。
接拍《我的父亲焦裕禄》的过程中,郭晓东的心态也出现了巨大转变,从犹豫到紧张,再到一种说不出来的自信,他认为,演焦裕禄他是合适的。一是他和焦裕禄都是山东人,也都是农村娃出身,外形相似;二是他们性格相仿,都是那种做事坚持不懈的轴人。“焦裕禄和我都有极其厚重的责任感,这一点上我很懂他,也能走进他的内心,为把事情做好能付出一切,就像他要救兰考的决心,不治理好绝对不离开。”
此外,焦裕禄家人的肯定也给郭晓东的塑造带来巨大的鼓励。
《我的父亲焦裕禄》是以焦裕禄二女儿焦守云的视角,为观众展示焦裕禄人生的三个阶段——“洛矿建初功”“兰考战三害”和“博山生死别”,影片更多是从女儿的视角去描写焦裕禄是一个怎样的父亲,焦守云担任了影片监制,选择郭晓东扮演焦裕禄,也是她拍板定下的。
弥留那场戏,三天三夜没吃没睡
我从81公斤瘦到了66公斤,朋友都说我瘦脱相了,我却觉得战胜了自己。
影片筹备初期,焦守云曾委婉地和郭晓东说,“你跟我父亲长得很像,但就是有点儿婴儿肥”。郭晓东一听就明白了,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让自己瘦下来。
“表演尽管有技巧,但是你必须在身体发肤上把自己活成角色,要在外形上极致地接近,在镜头前心里才会有底。”那段时间他一边“迈开腿”,去焦裕禄生活过的地方体验生活;一边“管住嘴”,每天只吃少许蔬菜:“家里吃饭就是我的‘酷刑’(笑),儿子总会劝我吃几口,必须要经受住诱惑。最快乐的事就是称体重,我从81公斤瘦到了66公斤,朋友都说我瘦脱相了,我却觉得战胜了自己,但至少外形上不担心了。”
为了更加真实地接近人物,拍摄过程中,郭晓东从头到尾没有化妆,尽量少洗澡,很多时候还会给自己脸上抹点儿灰或泥,不拍摄的时候就在太阳下暴晒,也不喝水。
为了呈现最后焦裕禄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的片段,他三天三夜不吃不睡,到了片场还要做俯卧撑。“我必须不睡觉才能让自己处于极度倦怠、恍惚的状态,这种感觉是演不出来的。我大概是个很‘笨’的演员,只有心里有了,才能体现出来。”
用焦裕禄的标准,要求自己
在焦裕禄的身上找到了很多共情的地方,他是一个有温度的人,希望这种温度能温暖人。
关于焦裕禄抗风沙、阻内涝、改盐碱的事迹,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事实上,在成为英雄之前,焦裕禄首先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片中,一直被放在老家的二女儿,因为常年没有和父亲一起生活,见到陌生的父亲后始终不愿意叫一句“爸爸”。“(焦)守云大姐告诉我,她最遗憾的就是能叫爸爸的时候没有多叫几声,我在演那场戏的时候真的深有感触。”
郭晓东一度哽咽,“中国人对爱的表达非常含蓄,甚至有时你会觉得冷漠,《我的父亲焦裕禄》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让观众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你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有多久没有喊爸爸了?”
在郭晓东看来,很多时候忠孝难两全,焦裕禄为了他的工作没法陪伴家人,他很固执,即使母亲生病也得工作;自己病入膏肓了也惦记着百姓。
“作为演员,我也经常和家人聚少离多,我太懂他的那种迫不得已,在他的身上也找到了很多共情的地方,他是一个有温度的人,他的故事是有温度的,我希望这种温度能温暖人。”
影片杀青时,所有演职人员都因为参与了该片的拍摄而感到骄傲,“我们这一辈子从事电影行业,能参与拍摄焦裕禄的故事,真的此生无憾”。郭晓东沉默片刻,他说自己真的被焦裕禄这个角色洗礼了:“戏演完了,但精神还留着。现在的我,生活的每一处都会拿焦书记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今后的奋斗路上,焦裕禄的精神就在我身边,我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