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文创  青岛  2022  建筑  2023  /峰会/  文化产业  /佟涛/

跨界、出圈!不断变“潮”的中国民乐从国内火到了海外

跨界、出圈!不断变“潮”的中国民乐从国内火到了海外

由共青团中央等联合制作的民乐演奏视频《兰陵王入阵曲》在B站上点击数已超过1300万次。(图为B站截图)中央民族乐团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与游戏《王者荣耀》合作全新主题音乐《赤焰之缨》。(图片来自赵聪微博)制图:冯晓瑜

“血脉里的基因被唤醒,怎能不爱这荡气回肠的音乐。”最近,由共青团中央等联合制作的一条民乐演奏视频《兰陵王入阵曲》火了。在主要受众为Z世代的B站上,它的点击数已超过1300万次。

由B站琵琶UP主柳青瑶,携手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打击乐演奏家王佳男合作演奏的这首《兰陵王入阵曲》,融入建鼓、中国大堂鼓、琵琶等传统乐器,密集的鼓点和有力的弹拨,奏出了“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气势。视频中的两位演奏者身穿北齐时期形制的汉服,燃炸的画面和鼓点唤起了千百万青年“知音”的共情与共鸣。 “我也想学琵琶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鼓敲得我起鸡皮疙瘩,此曲只应天上有……”从弹幕中不难发现,当代青年对以民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欣赏与热爱超乎想象。

成为爆款的不仅仅是一首《兰陵王入阵曲》,在B站上,民乐区近年来一直格外红火。年轻的UP主们用民乐对动漫、影视、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很多视频不仅占据了流量高地,也通过Z世代的积极转发持续“破圈”传播。而主流民乐从业者亦在更努力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近,中央民族乐团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与游戏《王者荣耀》合作了全新主题音乐《赤焰之缨》。青春国乐还从国内火到了海外,一支名为《左手指月》的中国女孩古琴弹奏视频,仅在YouTube就有上千万的播放量。当下,民乐正向世界发出最“潮”的自信之声。

民乐正在不断变“潮”,受众也愈发年轻化

如果说过去民乐在人们心中,还多少有些“高冷”,那么这些年民乐正在不断变“潮”,受众也愈发年轻化。比如,在深受年轻网友喜爱的B站中搜索关键词“民乐”,点击数最高的视频《权御天下》是一首筝鼓和鸣之作。在视频中,演奏者身穿汉服,振奋人心的鼓点和铿锵有力的古筝弹奏,让这支视频获得近1300万次播放量和超过30万的点赞数,被称为B站的“镇馆之宝”。

《权御天下》并不是一首传统的古筝曲,它最初是一首由电子歌姬洛天依演唱的原创歌曲,B站UP主墨韵Moyun以其为改编原型,在2015年发布了民乐版,曾以一晚上11万的点击率创造了B站的纪录。除了这支视频,墨韵还用古筝翻奏其他作品,凭借其扎实的演奏技法、超燃的改编效果征服了广大的年轻粉丝,甚至成为青春电影《闪光少女》中的古筝高手“千指大人”的原型。

事实上,在B站、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不乏墨韵这样被称为“大神”的民乐博主,他们可能是出身专业的学院派,也可能是热爱传统乐器的业余学习者。无论他们专业与否,共通之处是努力让古老的民族乐器发出这个时代的声音——把国乐与动漫、手游、影视曲目、流行歌曲等结合起来,配上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演奏画面,获得年轻人的欣赏与认可。

跨界融合,激发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美和内涵

当传统乐器的独特音色和表现方式已然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如何进一步用原创作品激发国乐的更多可能,激活民乐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底蕴,成为这一两年民乐从业者认真思考的课题。

近期, 《王者荣耀》云缨主题音乐《赤焰之缨》上线。作品由中央民族乐团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携手青年作曲家刘冬共同创作,从曲初几声琵琶俏皮的弹拨,到高潮段落指尖与琴弦的华彩碰撞,拨奏、轮指、扫弦等手法行云流水,仿佛让玩家“听”到游戏人物云缨以“赤焰”掠火枪的画面。 《赤焰之缨》还运用京剧节奏、摇滚曲风等元素,打破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赵聪认为,在把民乐推向Z世代时,不能对传统奉行拿来主义,而是要融合现在的音乐语汇,结合传统民乐技法,才能让民乐真正走进年轻人心中。

“民族音乐的潜力是非常大的,需要好的创作人创作出适合当今文化潮流的音乐。”在某音乐平台上,有听过《赤焰之缨》的网友这样留言。为了满足年轻受众对高质量音乐的期待,也让他们更多地感知传统文化的风采,不少游戏中的配乐都融入了民乐元素,其中包括上海米哈游公司出品的《原神》。而近年来的热播综艺《国乐大典》围绕民乐所进行的各种创新,也让人们认识到国乐拥有更深层次的美和内涵,通过与丰富的艺术类型、音乐风格相结合,将创造出引领当代音乐文化潮流的更多可能。

凭借自信表达,搭起古今中外对话的桥梁

在《兰陵王入阵曲》 《权御天下》等民乐视频的留言区里,有不少引用诗词的评论,比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事实上,民乐之所以在B站等平台上如此红火,基于的正是中国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在眼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民乐爱好者、创作者,用他们充满创意和自信的表达,在海外网站上掀起一波接一波的民乐潮流。

以主要成员为80后、90后的自得琴社为例,他们演奏的《长安十二时辰幻想曲》,仅在YouTube的播放量就超过了200万次。打开视频,犹如打开了一幅“活过来”的古代画卷:淡黄色背景如尘封千年的画纸,身着唐朝服饰、盘着发髻的乐师们或轻抚古琴,或拨弹琵琶,悠扬的笛箫声时不时响起……“在我看来,中国传统音乐是人类历史中最独特、最有活力、最有故事性以及最有感情的音乐。”这是来自一位外国网友的深情留言。因而,有人把自得琴社称为“音乐圈的李子柒”,因为他们的视频都成功地让老外感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与美好。

以民乐搭起古今中外对话的桥梁,这样的雄心壮志在一代代中国音乐人身上薪火相传。如今,从拥有知名度的演奏家,到擅长编曲、具有前沿音乐理念的音乐人,从热衷传统曲目和中国风改编的“古风派”,到拥有国际化音乐背景、致力于中西合璧的“融合派”,再到热爱国风的Z世代,相信通过彼此跨越代际、打破边界的交融和碰撞,更多民乐作品将代表中国文化的面貌获得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