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感受创新激情 中关村村史馆升级后重新开馆
中关村村史馆一瞥。
在北京西北部,有一个“村”,它见证了中国科技创新从弱到强的历史进程,标注着一代代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接续奋斗的精神高度。
这个“村”就是中关村。
2021年7月,升级改造后的中关村村史馆开馆。一帧帧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当年的爆款产品,娓娓诉说着感人的创新故事,将人们带回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提起中关村,你会想起什么?电脑、人工智能、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总之,与“村”完全不搭界。
时间回到20世纪初,中关村却是名副其实的“村”。季羡林先生曾在《中关村感旧》一文中写道:“举目四望,不见人家,但见野坟数堆,暮鸦几点,上下相映,益增荒寒……我当年到的那个地方,应该就是今天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一带。”
中关村的兴盛始于1951年,当年11月,中国科学院第一座现代化科研建筑——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破土动工,迈出了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第一步。1953年,大楼建成,此后这里走出了7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几十位两院院士,有着“共和国科学第一楼”的美誉。1961年,中关村街道办事处成立,标志着中关村作为行政区划名称的确立。
一项项共和国第一在这里诞生,一个个科技成果在这里面世,中关村已成为一个熠熠生辉的创新符号。“从地名到行政区划再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中关村内涵丰富,我们用展览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把中关村精神展示出来。”村史馆建设负责人张奕说。
展厅内,两栋灰色老居民楼模型引人注目。它们的原型是中关村街道科源社区13、14、15号楼,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科院专门为安置海外归国的顶级科学家而建造,名为“特级专家楼”,简称“特楼”。
特楼里先后居住过60多位科学家,其中,有9位1948年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有32位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有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为了加快新中国科技建设的步伐,科学家们奋力拼搏,把家中的书房当作第二办公室,特楼的灯光经常彻夜不熄。
中关村街道如今居住着100多位两院院士,村史馆中悬挂着历年来采集的近100位院士的手模和寄语。“学好科技建设祖国,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目标始终如一”“打破砂锅问到底”……朴素的话语,流露出老科学家们对祖国和科学事业的无限热情。
“科学家们具有深沉的爱国情怀,这是他们成长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在中关村求学6年,看过展览,海淀区西北旺镇组织部干部徐恒对脚下的这片热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块落地玻璃幕墙,一条长长的时间轴。上方,记录着国家改革开放历程中一个个标志性事件;下方,展现着中关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创造的一项项不凡成就。
展厅里还有许多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四通公司推出的MS系列中文电子打字机,一举改变了中国人在机械打字机时代完全失语的局面。还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联想汉卡、金山软件……每一个物件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也是创新者不断超越的生动写照。
连村史馆所在的二层小楼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30多年前,这里曾是红火一时的双榆树街道联社,引进、开办了30多家企业,相当于中关村最早的企业孵化器。
“希望每一个参观者在重温中关村发展道路和辉煌历程后,能够受到启发,让‘敢为人先,善于破壁,报国情怀,卓越攀登’的中关村精神发扬光大。”中关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