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品融入黄河灵魂 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再现九曲黄河古今风情
▲在青海展区,一个名为“鲜花插在牛粪上”的作品引人驻足,上面的鲜花也是牛粪做的。
◤羊绒围巾蕴含鄂尔多斯青铜文化。
蕴含鄂尔多斯青铜文化的羊绒围巾、将草原废弃物变废为宝的牛粪画……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上,沿黄9省区以组团参展的形式,再现九曲黄河古今风情。
同心同向的背后,是沿黄9省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成熟体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范佳 师文静
“文化”加“创造”
牛粪画展现草原自然生态
据悉,今年的博览会在11个线下展区中继续设立了“沿黄文旅展区”。今年,在去年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沿黄省区全部参与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新企业亮相济南。
如何能让文化得以更好传承和展现?除了打好历史牌,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将“文创”作为了重要突破口。
“这次的文旅博览会,我们特地准备了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的文创衍生品——羊毛围巾。”在内蒙古展区,内蒙古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工作人员万茹介绍,这一系列羊绒围巾,将博物馆藏品中特色的纹饰和象征符号与十二星座相结合,设计成围巾上的图案。主要采用中国红、青花蓝等为主打色系,为大家展示最独具风格的内蒙古文化。
万茹展开一条粉蓝色系的羊绒围巾,除了双子座的图案,还有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长刀图案。“这是双虎首鹿羊纹柄青铜刀。设计这一系列围巾是想让老百姓把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带回家,让更多人了解鄂尔多斯青铜器的文化,了解中国文化。”万茹说。
在羊绒围巾旁边,一枚白玉印章格外精美,印章顶部造型是鄂尔多斯出土的一顶匈奴鹰形金冠,冠顶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雄鹰的头部、颈部都是用绿松石做成的,其头部有金丝通过鼻孔,连接到它的尾部,华贵而栩栩如生。
而在青海展区,一个名为“鲜花插在牛粪上”的作品引人驻足,只见造型颇为原生态的几枝鲜花插在牛粪之上。“上面的鲜花其实也是牛粪做的。”青海省祁连县古琅民俗文化石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忠祥笑着说,这是公司研发的创新产品,取材于牦牛粪。耗牛粪在藏语中称为“久瓦”,“久瓦”除了做燃料,还是一种有机材料。“久瓦”里熔铸了藏民族独特的人文色彩,经过发酵处理后,研发制作出花、鸟、动物等工艺品,将大草原的废弃物变废为宝,既绿色环保又时尚。
此外,来自川蜀之地、塞上江南、千年古都、厚重关中的文创产品及工艺品也集中亮相于沿黄文旅展区。如观众可以在这里看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同铜器,山西展区工作人员指着一个造型别致的铜火锅介绍,这是“九龙奋月”铜工艺火锅,是以全国龙壁之最的大同九龙壁龙形为题材,采用雕錾工艺制作,体现了九龙壁的神韵。
合作是融入更是共赢
“黄河声音”响彻泉城大地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条母亲河就像纽带一样,再次将沿黄9省区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沿线文化互动起来,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高效配置,也正是此次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召开的核心要义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设立沿黄文旅展区,2020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还将举办“2020山东沿黄文旅产业高峰论坛”。届时,国内重量级文旅专家学者、沿黄9省区重点文旅企业负责人、文旅产业基金负责人、知名文旅投资企业等领导嘉宾将齐聚一堂,聚焦沿黄文旅产业的模式变革与升级路径,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共同探讨合作机会与方向,搭建合作共享的文化展示、旅游宣传、产业合作平台。
站在另一个角度看,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之所以放在山东济南,也有其深意所在。今年以来,济南意欲打造“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就必须在国家战略中找准方位。
据悉,此次在9省区文旅部门的支持下,还会启动沿黄文旅特色产品和品牌推广活动,组织沿黄9省区特色文创、旅游产品等在博览会期间进驻济南的大型商超、酒店、景区,设立统一标识、集中展销的“沿黄九省区特色专区”,更好地推广和展示沿黄特色文旅产品。
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如此青睐“黄河文化”,究竟有何深意?
2019年9月18日,以黄河命名的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运而生。巧合的是,在第二天9月19日正式开幕的第八届山东文博会上,沿黄特色文化产业联展就首次揭开了面纱。
展会上,特色非遗、手工艺品、戏曲舞蹈……黄河水土养育下的特色文化本就珍贵,沿黄9省区的联合展览,可以说是突破往届传统山东文博会的最大创新之举。
从某种意义上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下的一盘大棋。如今距离战略提出已近一年的时间,对于取往届山东文博会之精华,重新改版升级的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再次加强沿黄城市彼此往来,为其搭建起跨区域的文旅产业合作平台,携手讲好沿黄文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