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中国电影业如何实现新变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使中国的电影业停摆一个半月了。因为人们的忧虑和心理的惯性因素,电影业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会面临挑战。
北京市近日出台的电影行业复工防疫指引(1.0版)中规定,在复映初期一定时间内,按隔排隔座售票。但何时能够复映,尚待有关部门根据疫情作出决定。可以想见,未来影院复映后在一定时间内依然会面临挑战。那些原本排在春节档准备大卖的影片,即便重启,前面所做的宣传投入,也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消解了,重新登场,还得继续投入巨额的宣发费用。
除了疫情带来的行业暂时困难,更重要的是,超长的“疫情假期”,人们隔离在家,有足够时间研究、熟练使用新技术,在家中观看电影,体验其超乎期待的观影效果,并对它产生依赖。这对影院系统的后续市场,冲击更为巨大,影响更为深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普通数字影厅受到威胁。这次长达三四十天的居家隔离,让大家尝到在自己客厅里,用高清电视,或激光投影电视,观赏蓝光、4K级画质电影大片的甜头。因为屏幕足够大,在自己客厅和家庭影院的观赏效果,和一般影院的数字影厅相比,差距正在缩小。普通数字影厅的优势开始丧失,吸引力会下降。
网络观影进一步拉低票价。现在在电视上观看高清大片的价格只是影院票价的1/5,更低能到1/10乃至1/20,这对相当一部分观众来说,影响不可小视。
网络能够提供更丰富优质的片源。通过网络可观看的电影内容,要比影院丰富得多,其资源之丰富和可选择的灵活性,是电影院无法比拟的。
家庭观影提供了更多的方便性。在家庭中看电影的自由度和方便性自不必说,而且不需承受交通拥堵,停车麻烦以及时间和金钱上的额外开销。
5G技术的逐步普及,将全面提升家庭观影效果。过去大家选择去电影院,是因影院提供的是“新鲜”的观影体验,这些在日常家庭难以获得。而随着5G技术配合超大屏幕电视(含激光投影电视),更多的4K、8K级超高清电影通过网络顺畅地进入家庭,在电视机上也可以获得良好的观影体验。
此外,由于疫情影响,正在拍摄的电影几乎全部停工,后期制作全面失速。短时间内,新的电影项目启动,又普遍面临电影行业的资金压力和档期紊乱。
中国电影面对空前的疫情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从国家电影主管部门,需要给予中国电影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与创作空间,更多的政策激励、资源倾斜乃至金融政策的支持。
对于电影创制作行业来说,应密切关注目标观众正从院线向网络转型的现实。当前电影的主流观众大多是网生代人群。“超大屏幕电视+网络”的观影模式,使他们在这次疫情中,尝到自由选择、价格低廉、优质观影效果的甜头,这会加快他们未来在观影选择、衍生产品和游戏娱乐消费上向网络转移。因此未来的电影创作制作,从内容创作,到影像风格、到价值观的植入,都需要深入研究观众和新的观影环境对电影接受的影响。
对于院线来说,需要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单一的依赖新片上映的窗口期所得票房,作为核心收入来源的好时代,可能难以为继,未来应把院线系统,当作一个以电影为核心的数字娱乐体验中心来看待,在此基础上开拓新的娱乐项目和收入来源。
未来的中国电影商业模式或许是,以新技术的发展为契机,重新进行顶层设计,将互联网模式和传统院线模式融合,系统性改革现有院线制度,一方面打造以数字影院为核心的数字娱乐体验空间,另一方面,传统影院也需要积极参与到网络院线的建设,增加发行渠道,丰富电影类型的多样化供给,以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总体来看,疫情对中国电影业的冲击是巨大的。但疫情也让电影业各环节有了难得的反思机会,只要抓住内容建设这个核心,在主管部门和电影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电影业一定可以化“危”为“机”,实现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