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颖视角与鲜活表达传递时代足音 ——从网络纪录片《武汉莫慌,我们等你》说起
网络纪录片《武汉莫慌,我们等你》 资料图片
●总体而言,我国网络纪录片的精品内容还很不足,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发展不够完善,相比网络剧、网络综艺,纪录片受众群体还处于培养阶段。
●网络纪录片工作者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才能让文艺作品实现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的正向功能,精确地传递时代足音。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的一系列微纪录片作品陆续上线,迅速赢得全网关注和转发,让网友们在第一时间见证一个个真实的“抗疫时刻”。这些作品主题鲜明、制作精良,以“短平快”的方式,用真实的影像力量和饱满的情感抒发,增强人们同舟共济、英勇斗争的信心,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
《武汉莫慌,我们等你》,时长仅2分钟,以主观视角切入,用新冠肺炎疫情前后武汉城市景观的鲜明对比,艺术化地展现了疫情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你看,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每一种爱,都刻进武汉的心脏。”“武汉莫慌,我们等你。也请你们,等等武汉。”这些来自一位武汉女孩的深情倾诉,流露出武汉人民抗击疫情特有的倔强与坚毅,引发广泛共鸣。
系列融媒体短视频作品《武汉:我的战“疫”日记》每集5分钟,将镜头对准身边的普通人,以网络视频日志的记录方式,从护士、记者、司机、普通市民和外国人的视角,记录在危难时刻众志成城的战“疫”工作,凸显了纪实作品的公共传播价值。
这些网络纪录片在非常时期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传播效果,表明网络纪录片这一艺术形式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拥有广博的发展空间。
真正的网络纪录片不是低成本的代名词、不是昙花一现的“流量作品”,而是坚持“内容为王”
十年前,我国在互联网中播出的纪录片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媒体,通过购买版权的方式将电视纪录片、电影纪录片在网络上进行二次分销。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络纪录片由新媒体或专业机构依托互联网生态系统主导研发、制作,并在网络端独播或首播。
随着生产数量不断扩大,内容质量不断提升,纪录片已不再是特定人群的专属,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文物修复类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起初在央视播出时反响一般,但在弹幕网站播出后“意外走红”,随后反向输出登陆院线。美食类纪录片《风味人间》上线播出仅3小时,累计点击量就超过上亿人次。这些口碑好、关注度高的优秀网络纪录片,在全媒体平台融合传播的助推下,显现出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国家政策指引和网络吸引高端用户的需求下,网络纪录片的题材范围不断拓宽。得到受众欢迎的,既有美食人文类《人生一串》等彰显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也有具备国际视野的自然类《蓝色星球2》《地球脉动2》《王朝》等重磅巨制,既有展现非遗特色的《了不起的匠人》、讲述历史故事的《如果国宝会说话》,也有聚焦当代青年人追寻梦想的《我的青春在丝路》等。真正的网络纪录片不是低成本的代名词,也不是昙花一现的“流量作品”,无数事例证明,新媒体时代要想获得市场认可和受众青睐,网络纪录片依然要坚持“内容为王”。
英国广播公司(BBC)与腾讯视频合作推出的纪录片《蓝色星球2》,点击量超过2.7亿人次,创造了全球纪录片收视新纪录,并获得豆瓣网站历史上最高评分(9.8分)。这部纪录片的成功,源于国际制作团队对大自然怀着诚挚和敬畏之心,他们运用尖端技术,足迹遍布全世界,精益求精,潜心创作,终成上品。同样,近年来我国美食类纪录片之所以能够既叫好又叫座,也是由于专业团队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和在视觉表现上的不断探索。延续自《舌尖上的中国》的《风味人间》团队,用精美的镜头、光线、角度,超微观摄影、显微摄影等拍摄手法,赋予日常美食以全新的观察视角,让观众不仅能观美食之色,还能够口舌生津。这部纪录片通过展现食物的流转,挖掘中华美食的美感与诗意,探寻美食背后的人生百味。
据《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46亿元,生产总值64.5亿元,2019年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虽然产业规模近十年来保持持续增长,但整体来看,我国纪录片市场还没有被充分开发,相比网络视频的整体营收,网络纪录片所占份额还很小,尚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国产纪录片的可持续性发展,不能长久依靠“赔钱赚吆喝”,在受众注意力愈显短缺的时代,上线产品能否带来流量是网络平台的重要评估因素。应该承认,现阶段,我国网络纪录片的盈利模式,已经突破电视媒体基本依赖商业广告的单一模式,开启了会员付费分账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网络纪录片的用户体验,拓展了纪录片的商业变现能力。但总体而言,我国网络纪录片的精品内容还很不足,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发展不够完善,相比网络剧、网络综艺,纪录片受众群体还处于培养阶段。
依托已有口碑节目,将优质节目IP作为项目进行持续开发,是未来纪录片市场能够得以良性运转的发展方向。基于已有现象级产品,腾讯视频和导演陈晓卿团队研发“风味”IP群,打造《风味人间》《风味原产地》等“风味”系列作品。去年,《风味原产地·潮汕》还被美国主流媒体视频巨头“奈飞”(Netflix)买断海外版权,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全球190多个国家与地区播出,成为“奈飞”采购的第一部中国原创纪录片。
系列IP对忠实受众有强吸引效果,也更容易获得市场青睐,同时,IP产品也具有周边衍生产品开发的巨大潜力。欧洲第一大零售商家乐福看重贴近生活的“风味”IP价值,陈晓卿与之联合推出《风味人间》,节目播出后线下超市门店实时上架“风味”食材,打通线上线下,形成销售闭环,实现了双方的合作共赢。
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也将衍生纪实节目作为节目IP运营的常规化操作。《这!就是街舞》衍生《这!就是舞者》,《这!就是灌篮》衍生《灌篮吧!兄弟》,将已有节目受众顺利导流到记录选手线下生活的纪录片中,同时通过纪录片继续拉动已有综艺节目收视,不仅保持了原有综艺节目的网络热度,降低了新节目的推广成本,还提高了平台对用户的吸附力。
用更趋近年轻语态的视听表达和更符合市场规律的叙事方式寻求突破创新
相关报告显示,影院大屏和移动小屏的两极化收看,已经成为纪录片收视的发展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速放缓,但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在2019年创下新高,达到6.2小时。腾讯视频曾公布一组数据,其纪录片频道30岁以下的用户占比达到七成,90后、00后成为网络纪录片的主力受众。如何贴近年轻人的接受习惯,适配移动化、碎片化的小屏观看场景,是网络纪录片获得成功的又一关键所在。
对用户的了解是互联网平台的天然优势和成长基因。网络纪录片在整个内容策划、制作和传播链条上都需要始终保持用户思维,依靠对用户收视需求和行为的准确把握,充分体现互联网“短平快”的传播特点。
具体而言,形式上,伴随短视频应用的普及和使用时长的快速增长,大量长度在30分钟以内甚至5分钟以内的轻体量短视频纪录片大量涌现。内容上,网络纪录片创作者要研判年轻人热衷的选题,用更趋近年轻语态的视听表达和更符合市场规律的叙事方式寻求突破创新。
与电视版《舌尖上的中国》不同,同样是美食类纪录片的《人生一串》放弃了包揽中华美食版图的雄心,在选题上聚焦中华美食的小众品类烧烤,用充满烟火气息的文案表达和大胆的镜头、时空切换,透过食物讲述人生故事。哔哩哔哩网站推出的《历史那些事》,借助弹幕文化互动性强、容易形成部落式观影氛围的平台优势,大量使用网络语言,用搬演的小剧场方式演绎历史故事,剑走偏锋地让节目更具有代入感,在圈层受众中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让互联网具备了个性化分发和智能推荐功能。为了能够广泛触达目标受众,网络纪录片创作者也要用大数据思维引导纪录片的精准营销。通过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微博、公众号、百度贴吧、知乎、豆瓣等进行全网裂变式传播,促进节目在社交媒体上的话题发酵。
历史文化纪录片《生活在古代》就借势热门古装剧《如懿传》热播,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展开内容策划和营销,在尊重史实基础上用年轻人喜欢的语言讲述乾隆时代的社会图景。而《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节目宣传海报将美瞳、奥特曼等年轻人熟悉的事物与文物建立连接感,海报中的文字也特意设计成“对话体”,反差感强,互动性强,富有年轻态。
恪守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的正向功能
纪实不仅是一种技术性手段,更是纪录片创作者面对社会的一种态度和观念。具有新闻价值的现实题材纪录片,因为能够洞悉社会热点而更容易受到关注,但传统纪录片往往掣肘于制作周期长、叙事难度大,降低了作品的时效性,面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网络新闻性微纪录片可以担当壮大主流舆论的生力军。
网络纪录片工作者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才能让文艺作品实现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的正向功能,精确地传递时代足音。在创作中,还要注意摆脱传统“说教”模式和自上而下的叙事方式,追求互联网生态的新颖视角与鲜活表达。
近几年来,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题材,一些网络纪录片努力用小人物讲述大时代,以小情节展示大情怀。腾讯视频《我们身边的40个细节》,在大历史、编年体的经典叙事模式之外,运用快节奏的叙事方式,关注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生活细节的变化。《我的青春在丝路》把目光投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懈奋斗的青年人,引发人们思考青春的价值和意义。
纪录片因其独有的美学特征,在形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除了重大题材和现实题材类作品,近年来一批传统文化类网络纪录片也受到网友的高度认可和喜爱。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对陌生事物有着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接纳心态,只要作品的精神内核与新生代群体的价值观产生契合,追寻传统文化和国风也可以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
从受追捧的网络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了不起的匠人》《寻找手艺》,再到《国家宝藏》等文博类综艺节目在网端的热播,可以看到,当代年轻人对兼具知识性和审美性的传统文化类视听内容的好奇和需求正在进一步扩大。
相比专业机构的专业生产内容(PGC),用户自制上传的用户生产内容(UGC)也越来越热衷于传统文化领域。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在两年内迅速火爆,吸引了国内和海外视频网站千万粉丝的关注,是大众影像时代用户生产内容(UGC)生产模式的成功例证。在视频里,住在村寨里的她依循不同的季节,亲手种植、采摘,制作各种传统美食,还有蜀绣、笔墨纸砚。古法工序、古老传统、古风衣着、古雅氛围……系列纪录片展现了一个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传递出传统东方之美,激发了海外受众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成功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海外输出。
互联网的传播优势给纪录片行业注入强大的新鲜活力,在多方的合力推动下,我国网络纪录片迎来发展黄金期已经成为业界共识。纪录片从业者需要用全新的姿态拥抱媒介生态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创作健康向上的优质内容,让国产网络纪录片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