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文化产业导刊 》青岛编辑部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艺青岛 > 岛城故事 >

青岛南山、东山路往事

作者:刘玉增   来源:青岛故事   时间:2018-06-29
  我从小就生活在南山下东山路大院里。70年从学校分配到外地工作,就很少回到---东山路64号大院了。前几年一次机会回青故地重游,发觉什么都变了,原先的东山路不知走向了,许多往日的大院也没有了,留在记忆中的大沟找不到了,南山也不是原先的南山了。见到的都是高楼,唯一不足的是闻到一丝丝腥虾臭鱼味。


 
  我们老了,南山、东山路年轻了。变,是对的,是时代的发展。但记忆中的南山、东山路没有变,绚丽多彩、充满想象的南山市场、东山路、东山路大沟和64号大院,还一直留在美好的记忆里。
 
  台东一路和桑梓路中间是南山,走向为东南至西北,东南高西北低。青岛人对方向感不是很在乎,因为地形无规则,道路房屋依地形而建,所以有人认为台东一路及桑梓路、东山路是南北走向。


 
  所谓南山,是太平山向西北方延伸的余脉,只是比周边突出一点的高地而已,其西北向是老台东镇,所以叫南山。南山的尾部有一个大粮库,粮库大门前下坡到人和路,右面下坡到台东一路,左面下坡到桑梓路、延安二路。粮库的后墙外是南山市场(东南面),市场里蔬菜水果日用杂品什么都有卖的。记得小时候到台东一路大光明电影院看电影,经过南山,顺便买支3分钱的冰棍、喝碗5分一碗的凉粉或买包诸如爆米花的零食。那时到大光明看电影大都是学校包场,票价5分钱。


 
  南山有一个小剧场(粮库后墙对面),实际很少演剧,大部是说书。硕大的棚屋内摆放着很多条凳,稀稀拉拉没几个人,台上说完一段下面就有收钱的,有的给3分,有的给5分,大部分不给还继续听,我们这些小孩就混迹于其中玩耍嬉戏。


 
  桑梓路曾是南山一带比较像样的路,西北端与登州路相交,东南端与延安路相接,长约800米,那时路上几乎没有汽车。南山市场有不少地摊,西北段有几个像日用化工厂那样的公私合营的小厂。与桑梓路相接的道口路有个大庙,叫清溪庵,每年春节初九,是庙会也叫萝卜会,说是萝卜会,其实什么都有卖的,就像现在四方的海云庵糖球会一样。小时候就盼望着去庙会玩,看热闹。庙会上有卖棉花糖、卖糖球、卖凉粉的,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小摊小贩。那时的孩子,大人领着或自己有点钱就奔着去买吃的,没钱的就闲逛,去看耍猴的、变戏法、拉洋片、练武术的,看人家打气枪打中了就给人喝彩。至于那些卖日用品的货摊,孩子们是不屑一顾的。


 
  东山路与桑梓路平行,长约400米,规模远不如桑梓路。在与桑梓路相接的三角地有一个公共厕所,那时叫“大茅房",是周边棚户区住户方便的地方。在东山路与桑梓路被万寿路切断的夹角有一个粮店,是周边居民买粮的地方。那时,粮食只有国家粮店可卖,按人头定量供应。除粮食外还卖熟食,如杠子头火烧、一斤一个的大馒头。东山路除了东南端有一个酱园外,没有一个企业和单位。


 
  在东山路与桑梓路中间夹着的是成片的棚户区,它是一百年来周边农村到青岛港讨生活人栖身的地方,相当于西镇的西大森。东山路本身没有太多的故事,只是一条三四米宽的土路,有故事的还是住在东山路两旁大片棚户区内的祖祖辈辈求生人的经历。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东山路大沟,我原先住的东山路64号大院就在大沟的西南沿。大沟很早以前是一条水质很清的的溪流,它起源于太平山,经过标山路顺聚仙路穿过延安路,形成了东山路大沟。
 
  大沟顺着东山路边沿向西北流淌,穿越登州路与威海路交接处,顺着道口路边沿,在清溪庵处进入同泰橡胶厂,最终流入海泊河汇于后海。以前溪流的水很清,清溪庵由此而得名。后来,随着周边居民的不断增多,排污量逐年增加,东山路大沟也就变了样,成了名副其实的臭水沟。解放后,大沟进行改造,将沟沿用石头砌起约2米多高,5米多宽的沟底用石头铺平,中间留有50公分的小沟,平时污水就顺着小沟流淌,避免了大面积污臭。


 
  记得60年代初,随着父亲到标山路印染厂宿舍外这个沟溪边开垦了一小片菜地,用沟溪里的水浇菜。以前,大沟排水量很大。每当下大雨,从太平山上下来的洪水将大沟涨的满满的,有时还漫过沟沿。大水将沟里的污秽冲的干干净净。我们盼着下大雨,每到下大雨,大院的孩子就站在大门外的桥上,瞅着从上游冲下来的杂物,有用的就用钩子捞上来,像发了大财一样高兴。东山路大沟的潺潺流水比不上大河的滔滔激流,但那是儿时心中一段美好的记忆。


 
  位于大沟西南沿的64号大院,是青岛印染厂家属宿舍,住着近百户人家,是东山路唯一独立成院的地方。老人讲,这里原是日本占领青岛时建的工厂,有三栋二层楼房的厂房仓库。一栋日式二层楼的宿舍,木楼梯,房间内部都是日式装饰,床在墙壁里带拉门,看来是管理人员住的。大院四周是平房。五十年代初搬入住户后就变成了家属院。
 
  大院内有一个直径大约3米的水井,过去为工厂生产生活用水,后来安上了压水泵,成了住户的洗衣洗碗用水。水井的水质很好,它是南面太平山的渗透水,在此位置有涌泉出现。所以说东山路大院是个风水宝地。拆迁后这里盖起了大楼,大水井没有回填,但在大楼地基里永存了。那时大院里的孩子大都在辽宁路小学上学,辽宁路小学原是印染厂子弟小学,后归教育局搬迁到了宁海路。我们这帮孩子,从小就在一起玩耍,打闹。


 
  东山路大院过去也有不少故事,如,“大跃进”时大院里支起了“小钢炉”,各家各户的锅碗瓢盆只要是铁的都要捐出炼钢铁,风箱拉、煤炭烧,结果练出来的是一堆堆废铁渣。大院里各家没了做饭的家把什,成立了大食堂,每到饭点全家都到食堂排队取饭。没维持多久就散伙了。三年“自然灾害”时,大院又被各家圈占、翻地,种上各种各样的农作物。


 
  东山路大沟与延安二路西北端是一个面积很大的煤店,周边居民每月都拿着煤证排队买煤,主要为了买上好烧的煤,有时还供应点火的木柴。东山路大院东南墙外就42中学。我是63年第一届的学生,快毕业时赶上了“文革”,也不知道是哪位老师发起了两派学生武斗。我参加的那一派不知道是造反派还是保皇派,反正是在楼上,被楼下那派打的不轻,楼上的窗户玻璃都砸碎了。闹腾了一阵后,感到没意思,我们几位同学就天南海北“大串联”去了。


 
  延安二路有中学的怀念,也有儿时的足迹。休假、课余之时,到42中隔壁的海军汽车连宿舍下,听战士拉手风琴。斜对面是延安路百货大楼(现三百惠),经常去买学习用品,旁边有一个蔬菜店,家里人经常到那里买菜。百货大楼对面小花园路角上还立着一块“外国人不得入内”的牌子,指延安二路以上的太平山,因为山上有部队雷达站。


 
  往南有延安二路小学,学校有单独的大操场,我们经常到那里踢足球,玩耍。再往前就进太平山(现榉林山)了,那时,山下是一片槐树林,每到五六月份槐花开的时候,香味扑鼻,美极了。我和同院的小伙伴在此爬树摘槐花时摔伤了脚,是小伙伴把我背回了家。
 
  太平山上有又粗又高的橡子树,有挺拔秀美的松树。还有方形大碉堡,黑咕隆咚的山洞。这些都是我们经常去玩的地方。
 

(南山花卉市场)
 
  如今的南山、东山路已退出了昔日的灰色单调的历史,迎来了今日色彩斑斓的时光,面貌焕然一新。不管它变成什么样,它都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我爱南山,爱那座山、那条大沟,还有消失的东山路64号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