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水下考古”协同!青岛首次联合开展水下考古勘查工作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与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组队完成天津市武清区北运河水下考古调查。这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首次联合开展水下考古勘查工作,标志着双方协同实施水下考古任务走出“第一步”。
本次调查采用多波束、旁扫声呐、浅地层剖面、磁力仪等多种物探手段,累计完成测线600公里,实现对北运河北部河段的全覆盖测量。下一步,双方将围绕破解水下考古勘查工作中的瓶颈制约、探索建立水下考古探测技术方法体系、充分发挥海洋地质工作基础性先行性作用等方面,共同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前置工作,为水下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地质力量。
近年来,山东先后组织开展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大运河、明清海防遗址等水下考古项目,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整体走在全国前列。但相对田野考古,山东水下考古工作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同时因水下考古工作对水下地形地貌、船舶及水下探测装备要求高,需要推进海洋地质调查与水下考古勘探任务协调发展,联合优势单位,共同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工作。
今年8月,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与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山东省海洋文化遗产区域性普查考古,联合创建水下文化遗产考古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实施山东水下考古任务,联合开展考古研究、人才培养与科学普及,共同推进水下考古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水下考古工作发展的技术瓶颈,共同推进水下考古事业长远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