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系”为何落子老城区?从青大、市北合作“两校一院”看青岛教育发展
11日上午,市北区政府与青岛大学教育合作成果发布会暨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揭牌仪式在市北区政府举行。
大学与基础教育的结合,不单纯是让中小学“傍名校”,而是为了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学质量提升,探索一套由高校引领的教育课程改革。
青岛四中和二十八中整合
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是在青岛四中和青岛二十八中优化整合基础上,注入青岛大学教学管理。校长卢宝山介绍,学校将依托青岛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和专业力量,通过深度合作,以专家引领课程改革,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打造老城区高品质教育的新名片。今后,初一初二学生将在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西校区,即原青岛四中校园学习,初三年级到东校区,即位于大连路的原青岛二十八中校园上学。
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是由青大教育集团举办的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位于大港二路原二十八中校址。学校理事赵霞介绍,学校面向全国招聘名师,将引入大学主导的众多中小学优秀课改成果和大学师范类教育专家资源。今年学校启动招生,招收一、二、三年级学生。校长由原上清路小学校长李华担任。
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由青岛大学师范专业专家团队组成,立足老城区,面向市北全域,探索特色课程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助力市北打造全域优质教育。
博士要到附中附小挂职
合作实现双赢。市北区教体局局长王本猛介绍,此次市北区与青岛大学教育合作,将加快促进市北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市北区老城区教育品质提升。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马勇军表示,高校基础教育研究者是一个特殊群体,身在高校,研究领域在基础教育,非常需要走进基础教育、了解基础教育、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
青岛大学教育集团总经理、山东青大教育集团理事长张贞齐介绍,集团将在每个区建设特色学校,青岛大学今年开始全国招聘名师名校长,服务于合作共建的附中附小。青岛大学师范相关学科的博士,要在附中附小挂职一到三年。基础教育研究院汇集全国名师名校长,打造平台,为各区基础教育提供智力支撑。“附中附小办一所成熟一所,坚决杜绝贴牌形式。”张贞齐说。
附属学校曾是教育“黄埔军校”
从名校获取好资源,寻求共同发展,是附中附小的成功之道。
挂上名校附中附小的牌子,最直接的好处是“名字好听,招生沾光”。大学附属中学的牌子一定会让人联想到大学的实力,爱屋及乌对附中附小也另眼相看。所以新建楼盘格外喜欢傍名校建附中附小,有了名校资源,房价也看涨。不过若是空有其名,热度持续不了多久。初中最多只需要三年时间就能验出成色。三年之后附中没有好成绩,学校没有积累起好口碑,家长一定不会再被冠名的名校“迷住眼”。
办附属学校,青岛有成功先例:1988年,错埠岭一小区配套小学建成,挂牌青岛师范附属小学。师资是青岛师范配置,师范生到三年级实训时,轮流到附小听课上课,青岛师范选取最优秀的毕业生留校任教……因为有优质师资,附属小学的办学模式异常成功。附小不但培育了学生,还为青岛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如今富源路小学校长臧文刚、枣山小学校长刘岩林、台东六路小学书记赵莉莉、海安幼儿园园长赵萌都曾是附小的老师。后来,附小成为青岛五十三中小学部。
本土大学纷纷牵手附属学校
医科大学办附属医院,“跑马圈地”、“一女多嫁”曾被专家诟病。所以大学办附属学校,也有人担心滥而不精。“青岛的附属学校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姜元韶认为,附属学校数量和青岛市三千多所中小学的体量相比,并不多。大学、附属学校同在教育领域,容易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借鉴。
近年来,青岛有了外地名校附属学校。同济大学附属青岛礼贤初级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附属学校……他们的合作多限于教师资源和实验室资源共享,比如教授到附属学校讲座、学生到大学研学。
和高校合作,青岛的中小学更倾向于本土大学,因为具有地缘优势,能和学校的结合得更为紧密。2003年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青岛39中)挂牌,同在大学路上,两所学校资源共享特别便利。管华诗院士带着三十九中的学生做课题研究、学生在海大的实验室里进行海洋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教授指导附中老师设计课程,一块牌子为三十九中学生带来了高起点大平台。2020年,青岛六十八中加挂“青岛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校牌,双方开展科技创新教育,进行生涯规划等课程研发,探索联合育人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
市北将成立教育产业投资公司
近年来,市北区积极推进学校建设,持续增加学位供给,广雅中学、滨海学校、市北第二实验小学、弘毅中学、市北中学陆续建成启用并迅速成长为优质学校,青岛市第四实验初中、同安二路小学即将交付投入使用,目前还有双山小学、浮山后三小区学校等一批学校正在加快建设。市北区持续深化以“初小共同体”和“集团化办学”为代表的教育改革,现有18个“初小共同体”,由各初中牵头带领对口招生小学或周边小学,全面实践贯通培养理念,打通学段间阻隔,建立学段间联系,构建“学段无缝连接、学校纵向协作”新型管理模式;成立8个教育集团,参与学校33所,初步实现从“名校集团化”到“集团化名校”的发展目标。全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青岛实验高中、青岛39中等市属优质学校合作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范围。近期,市北区还将成立市北区教育产业投资公司,助力市北教育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