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以冲锋姿态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谋发展就是最大的担当。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作为传统农业大镇,工业基础薄弱,传统种植业附加值低、带富能力不强。为此,镇党委政府坚持问题导向,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举措,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党建统领,发展特色产业
“欢迎大场镇‘草莓书记’徐勇做客直播间,为大家一一展示南辛庄种植的7个品种的草莓……”近日,大场镇第六届草莓节启幕,4名新村书记轮番上镜,通过直播带货拓展草莓的线上销路,而这正是大场镇党建引领草莓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场镇大力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组织支部班子成员分批外出考察学习,广泛总结各地区草莓种植经验和发展模式,党员带头流转土地800余亩,建设“无柱钢管棚”300余个,吸纳了500多人就业,充分盘活村庄人力、土地资源,小草莓长成大产业,映红了百姓们的致富路,户均增收6万元,草莓收入占合作社种植户纯收入80%以上。全镇形成了以草莓为核心的生产、农旅、加工、集散“新六产”示范带,农业产业的内源动力和带动效应不断增强,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校地合作,共绘发展蓝图
大场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种植历史悠久,素有“菜篮子”、“粮囤子”之称,新区最大的两条河流--白马河、吉利河在此汇流入海,因此有“两水汇秀、果蔬飘香”的美誉。“我们依托先天地理优势,与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李彦华博士团队共同规划了120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青岛盛客隆现代农业基地、供销集团产业园为核心,布局循环型、智慧型、体验型和终端型农业产业示范区。”大场镇武装部长刘在成介绍道。通过高校专家指导和先进农技推广,多方协作攻关农业高效生产技术,制定蔬菜栽培标准化技术规程,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地的菜—菌轮作种植模式,有效解决了农企在蔬菜良种、秸秆综合利用、尾菜处理、集约化育苗等方面遇到的难题。
产业集聚,推动融合发展
大场镇以原工业园区为基础,升级规划3000亩乡村振兴产业集聚区,在统一规划、项目建设、基础配套和产业链拓展上同步发力。布局“智”能制造、食品加工、电商物流三大产业集群,新引进5个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新开工7个新旧动能转换项目;累计投资3亿余元,完善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六横六纵”路网框架初步成型;以“集聚效应”打造生态农业深加工新地标,用“工”字诀念好“农”字经,促进本镇农业接二连三,工业提质增效。“集聚区成功吸引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向镇驻地加速流动,吸纳本地劳动力560余人,带动增收3000余万元,实现了“激活一片区域、壮大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大场镇党委副书记董培岩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