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百年里院丨保护性修缮留历史痕迹 宁阳路片区首批项目6月开街
提起宁阳路,可能许多“老青岛”都不一定知道,因为它并不长,是一条只有200多米长的窄巷。虽然毗邻青岛火车站,却是老城区闹市中的僻静所在,这其中还隐藏着多个百年里院,大约再过2个多月,这里将迎来大变身。
记者戚钰艨:这里是宁阳路17号,是一座始建于1920年前后的老里院。目前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保护性的修缮工作,历经百年沧桑的这里,正在迸发新的活力。
宁阳路长255米,街宽7米,街区内有多处传统里院建筑,这也是青岛独有的建筑形式。而宁阳路17号向东直通泗水路,是一座三进式里院。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徐飞鹏:宁阳路17号这个院子这个地角离火车站近,卸下货物以后,要堆放货物,所以造成一层的层高都很高,这是当时建筑的一个通例,要有这样功能要求,院落里也成为一个货场。外廊是木头做的,而且底下不带立柱,用斜撑在墙上有一个石头的扭腿,加斜撑木梁,再与插在墙里跟楼板的大梁相结合的挑梁形成二层的木质的外廊,这是当时一个统一的做法。这个房子顶上的部分是历史的遗物,下半部分都是后期(各个历史时期)改造的。
工作人员修缮过程中,从青岛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处调取档案发现,宁阳路17号之前为宁阳路10号,曾是解放前青岛“四大巨贾”之一——傅炳昭的房产。1923年,傅炳昭共花费8000大洋申请改造,按照当时的物价,这着实是一笔巨款。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徐飞鹏:合院式集合住宅,并带有商业这样的建筑称为里院。房子的产权人一般都是大地主,非常有钱,一层就开为商业、商店,二层以住房为主。
改造征收前,宁阳路17号里共有居民34户,随着时间流逝,里院生活越来越不方便。作为中山路区域保护改造工程的重点项目,宁阳路片区从2019年11月开始有机更新,涉及包含湖北路35号、宁阳路11号、12号、17号、23号、26号、泗水路10号、12号8处里院,面积约1万平方米,改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历史痕迹。
原宁阳路17号19户居民王玉兰:反正我们家那个房子算个大的,是15平米左右。还有6、7个平米的。
原宁阳路17号11户居民赵常英:家家有吊铺,没有吊铺没法睡了,睡不开,所有的家里,我们家也是,一个大吊铺,姑娘在吊铺上睡,我们两口子在底下睡,都这样。
上街里·银鱼巷项目负责人韩斌:这面墙是经过了很多的历史时期,才形成了这种样子。它只是裂了,但是并没有起鼓,并没有脱落的地方,我们就尽量保留。然后脱落的地方,打上了一些墙固,手抹上去是不会有沙粒的再脱落的。这也是对建筑的保护性的修缮,就是不把它做成全新的样子。
宁阳路一度被称为银鱼街,项目改造过程中,也将上街里?银鱼巷的名字保留了下来。银鱼巷开街后,将引进简餐、咖啡、文创类业态,宁阳路17号则将变身高端民宿。
记者戚钰艨:今年的6月份,宁阳路将会正式开街,届时这里将会被打造成为集住宿、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特色街区。百年老里院,新生银鱼巷,对此我们也将持续关注。